产业集聚与区域创新研究

被引量 : 13次 | 上传用户:qwertcb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永恒主题,是国内外众多学者深耕的学术领地。创新活动从一开始就和集聚联系在一起。产业集聚既是创新活动的特征之一,也是创新活动的重要推动力。作为技术创新活动较为密集的产业部门,高技术产业的成长、发展及创新活动直接关系到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创新型国家建设。当前,为摆脱经济金融危机、实现经济复苏的国内外经济刺激方案的投资重点也在新能源、新材料、信息产业等技术创新领域和产业部门。正是因为如此,本文以产业集聚与区域创新研究为题,“区域创新”包括区域创新绩效和区域创新体系两层含义。具体来说,本文以高技术产业为对象,研究我国高技术产业的空间集聚特征,高技术产业集聚对创新活动的影响,以及依托高技术产业集聚区(高新区)构建区域创新体系的可行性。改革开放后,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突飞猛进。在各地区高技术产业总体上获得发展的同时,地区差距一直存在并不断扩大,呈现了向东部地区聚集的趋势。与高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和地区不平衡发展并存,高技术产业地区间结构存在高度趋同。这就警示我们,尽管高技术产业是经济发展的支柱性和战略性产业,各地区在发展高技术产业的过程中,需要高度重视产业结构的趋同特征,避免重复投资和过度竞争。由于技术创新活动具有风险性较高、集聚性较强、层次较多样等特点,这就决定了技术创新的空间分布必然具有特殊性。本文利用了相关统计数据,计算并分析了1997-2007年间我国高技术产业生产性活动和创新性活动的空间集聚状况。结果显示,高技术产业的集聚水平比工业制造业的平均集聚水平来得更高,高技术产业创新性活动的空间集聚程度比生产性活动的空间集聚程度来得更加显著,高技术产业集聚现象总体上正在不断加强。借鉴对产业集聚形成原因的一般理论框架,本文进一步讨论高技术产空间集聚的形成原因,认为有三类因素可以解释集聚现象。第一,基于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是高技术产业集聚的基础条件,创新所需要的比较优势可能不是自然资源,而是企业家和科技人才、以风险投资为代表的金融资本和产生大量科技成果的大学和科研机构;第二,收益递增是高技术产业空间集聚的本质原因,内部规模经济使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扩大规模,并由此吸附上下游关联产业的中小企业和新企业。外部规模经济则可以实现市场规模扩大、运输成本节约、劳动力市场共享以及知识外溢等优势;第三,政府是高技术产业空间集聚的重要推力。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阶段,技术创新主要在政府及国有单位进行和完成。为了鼓励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各地政府通过建立开发区、孵化基地来吸引和孵化科技成果,从而使大量的技术创新集中在一起。由于政府力量的参与,使得区域创新活动呈现了两种不同的发展模式,即政府主导型创新与民间推动型创新。前者是指官方运用行政、经济、法律手段自上而下实施的有组织的创新行为;后者是指由民间主体依据自身力量、技术水平和制度安排所实施的自下而上的创新,以及由掌握技术、诀窍的基层百姓自发、分散、随机地以产品、技术、工艺的改进为内容的技术创新行为。二者虽然在创新主体、创新载体、动力机制、创新层次和创新优势等方面存在差别,但共同推动了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活动。近年来,在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和创新的研究上,专业化和多样化的问题是一大热点。与一般认为专业化和多样化就是知识外溢的观点有所不同,本文认为专业化和多样化首先是产业集聚所呈现出来的一种结构特征。集聚的专业化可能通过以下途径推动区域创新:一是专业化强化了竞争,竞争压力推动了创新;二是专业化易于实现同类企业的战略合作,为合作创新提供可能;三是专业化易于形成标准化的生产方法,推动显性知识更好地传播。集聚的多样化可能通过以下途径推动区域创新:一是多样化满足偏好多样性的需求,为新企业进入提供了良好的机会;二是多样化满足了技术互补性的要求,为技术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三是多样化营造了一种开放、流动、多元的文化,为创新提供了良好的氛围。本文同时考察了我国高技术产业专业化和多样化的特征,并验证专业化和多样化对区域创新活动的影响,实证研究的结果显示,多样化促进了区域高技术产业的创新活动,从而支持了Jacob外部性。相应的政策含义是,高技术产业集聚区内需要鼓励多种相关产业共同发展,多样化的环境有利于知识外溢和交流,从而提高区域创新水平。区域创新体系是由在地理上互相分工与关联的生产企业、研究机构和高等教育机构等构成的支持并产生创新的区域性组织体系。世界各地高技术产业发展较为成功、创新活动较为活跃的地区都有着结构较为完备、运行较为高效的区域创新体系。因此,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关键在于构建区域创新体系。依托高技术产业集聚区(高新区)构建区域创新体系是本文的一个政策性的讨论。产业集聚区是区域创新体系的空间载体和组织形式,由于产业集聚与区域创新体系存在地域关联、结构关联、功能关联和目标关联等内在关联,产业集聚区不仅是构建区域创新体系比较合适的空间区域,其形成和发展也提供了区域创新体系的雏形。因此,依托高新区建设区域创新体系是一条可行的途径。2009年,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出台,将“在国家级高新区中选择一批基础条件较好的重点高新区,将其建设成为对我国自主创新有重大影响的技术极和创新集群”的设想,从理论变成了现实。本文结合武汉东湖高新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案例,阐述了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战略目标和功能定位,并在探索依托高新区构建区域创新体系的路径方面提供了一个总体思路,即,首先,将高新区作为区域创新体系的空间载体,把高新区自主创新水平的提升与区域创新体系的构建结合起来;其次,引导各种创新要素流向高新区,通过政策引导鼓励和支持区域创新体系中的各类主体发展壮大;再次,在高新区内营造良好的创新范围,促进各类主体的相互学习与交流,形成创新的稳定网络。
其他文献
在大陆法系国家或地区的民事诉讼理论和实践当中,民事上诉利益对于当事人民事上诉权的保障、确保法律的统一适用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我国当前的民事诉讼立法中,还没有民事上
农产品工业是衡量一个国家农业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是提升农业整体素质和效益的关键环节。农产品加工业贯穿第一、二、三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是推动农业和工业
第二次世界大战作为一场总体战,对战后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其表现之一就是它促进和促成了世界发展模式由战前征服和掠夺的侵略发展模式向战后世界平等、共存
在理论界,一般把地方政府财政能力界定为地方政府在其辖区内,按照法定税率、税基,筹措地方财政收入的能力,并将其作为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标准确定的基本依据;在实践中,衡量地
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晚清民国留学生对异质文化的体验和传播,构成了西学东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异国和母国之间,在异质文化的交流和碰撞中,他们始终扮演着双重角色,其跨文
柳宗元的《别舍弟宗一》既是别离之作,又饱含迁谪之感,虽然只有短短的四联,但读来令人无限感慨,能够激发读者的情感,是一首佳作。笔者极为欣赏此诗,对此诗进行赏析。
马克思说:“动物和自己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动物不把自己同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它就是自己的生命活动。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的意志的和自己的意识对象。
汽车制造业已经成为全球性重要支柱产业,汽车车身制造又是汽车制造业中的一项最关键工程,随着国内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消费者对汽车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轿车白车身的质量直
世界淡水资源本来就很有限,且时空分布不均,造成供需失衡,容易使得人水关系不和谐。而人口的迅速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肯定会越来越大,因此约占世界水资源
文章结合福建省中小企业网络营销的现状,探讨福建省中小、企业网络营销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障碍及其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