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与包括阿根廷在内的拉丁美洲主要国家间的关系日益升温。近年来,阿根廷中央和地方政府开始尝试吸引中国投资来改善该国铁路的基础设施状况,可以说未来中阿之间在基础设施领域的双边贸易和投资合作潜力巨大。2014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阿根廷期间,两国签署了利用21亿美元中国贷款实施国营贝尔格拉诺货运铁路改造项目。一些中国企业也开始探索借由承接上述项目的承包工程进一步直接参与阿根廷铁路建设。然而,国内鲜见有关拉丁美洲铁路特别是阿根廷铁路发展的研究成果。本论文希望促进对外国投资对阿根廷经济发展特别是铁路产业发展影响的理解,在回顾阿根廷铁路发展历程的基础上,为中国投资者(特别是企业和金融机构)参与阿根廷铁路建设提供历史借鉴,为其投资决策提供参考。本论文采用案例分析方法,以阿根廷中部铁路公司、阿根廷西部铁路公司、布宜诺斯艾利斯南部铁路公司等外资铁路企业为对象,对其融资和运营模式进行具体介绍,更有针对性地介绍其面对变化的政策环境对自身经营活动的具体调整。历史证明,外国投资(主要来自英国)是阿根廷铁路大发展的重要资金来源,直接决定了阿根廷现有铁路网络的物质结构(线路走向、轨道结构、网络分布等),间接促进国土统一和出口型资本主义农牧业生产方式的繁荣。此外,阿根廷官方统计数字显示,截至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阿根廷全国铁路运输(包括国有铁路、外资铁路和本地私人资本铁路)的平均收益几乎不超过6%。外资(主要是英资)铁路公司在经营过程里,并不能够操纵政府的政策。尽管外国资本在铁路上的收益水平一般,但铁路发展引领阿根廷逐步确立了初级产品出口的经济发展模式并最终融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这为外国资本在更大范围实现资产增值目的创造了条件。在这一过程里,外国资本凭借融资优势地位、对外国市场的把握、立足长远的经营理念,对阿根廷铁路的物质结构、制度环境和融资模式施加了重大和深远的影响。中国企业在拉美地区的直接投资起步于2010年,已经在该地区取得了一定的影响力。面对阿根廷铁路持续改造的需求,本论文建议中国企业立足当地长远发展,充分重视可行性研究和相关技术配合,做好当地工会相关工作,并积极适应阿根廷项目推进过程里的特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