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人口迁移背景下内蒙古植被覆盖变化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lsx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态脆弱地区的生态环境状况改善和治理一直是各级政府部门和学者关注的焦点问题。过去10年,我国城镇化水平快速发展,生态脆弱地区乡村劳动力大量迁出。那么劳动力人口迁出会在多大程度上影响脆弱地区植被覆盖状况的变化?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因素各自对植被覆盖状况的贡献程度如何?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不仅有助于理解植被覆盖状况变化的影响机制,对国家和区域土地利用政策的制定、脆弱地区生态环境恢复和治理,以及合理引导城乡人口迁移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研究利用2000-2010年的NDVI数据、气象观测数据和社会经济数据,采用趋势线分析、显著性分级和多元回归分析等方法和技术,对内蒙古地区植被覆盖状况以及乡村人口分布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并在县级尺度上定量评估了乡村劳动力人口迁移对区域植被覆盖状况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1)从2000年到2010年,NDVI总体呈上升趋势,10年间增加了10.1%,且变化的空间差异性明显,超过28%的地区植被覆盖状况显著改善,只有极少部分地区(约2%)存在较强的退化趋势。  (2)植被覆盖状况显著退化的地区主要呈条带状分布于内蒙古中部地区,位于内蒙古农牧交错带的北部边缘,说明该区域生态环境仍较为脆弱,需重点关注;植被覆盖状况显著改善的地区相对集中分布于内蒙古东南部与西部地区,前者主要为半农半牧旗县,耕地集中分布地区,后者则主要为荒漠地区。  (3)2000-2010年,内蒙古自治区农业劳动力人口减少了17.59%;在空间上农业劳动力变化的差异性明显,整体呈现从东北向西南农业劳动力减少速度逐渐加快的趋势。  (4)分区域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影响内蒙古牧区植被覆盖变化的主要因素为年降水量的变化趋势;农牧交错区植被覆盖变化的主要因素按照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农业劳动力变化率、年降水量的变化趋势、劳均耕地规模变化率与年均温的变化趋势;农区由于受农业灌溉用水的影响,各影响因素均不显著。  (5)过去十年,在全区域尺度上,农业劳动力对植被覆盖状况的影响已经超过了气候等自然因素的作用,农业劳动力迁出对植被覆盖状况提高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由于显著的区域差异,在牧区、农区和农牧交错区,解释变量的解释能力差异明显。
其他文献
喀斯特地区农用地估价是一个全新的研究问题,其估价的理论与方法体系还不完善,许多问题尚在探讨过程中。但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土地市场的不断发育以及土
《商业经济研究》杂志社:贵刊被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评价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报告(AMI)》的引文数据库收录为来源刊。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评价中心
人性化管理的基本特征概括为情感管理、民主管理、员工自主管理和后勤企业文化管理,是建设和谐校园、后勤工作服务育人的要求,也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高职院校实施人性
OGC地理空间融合服务框架中将融合定义为:将那些与地理位置信息相关的分布式、异构资源进行组织、关联和链接的过程。本文认为:数字城市信息资源的融合需要基于地理空间位置将
摇蚊幼虫亚化石定量化研究是近年来国际上古湖沼学的一个研究热点,可以有效地定量反演古环境的变化,被广泛地应用于全球变化的研究上,而相关的研究在国内尚未展开。本论文针对我
近年来,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遥感为农业应用提供了周期、迅速、大面积获取农业信息的手段,从而可以从宏观上实现对农作物的全面监测,但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不少困难,使得监测
介绍了多通道光功率自动监测系统的组成。该系统最多可以实现16路光功率实时监测,有效地解决了多芯光缆以及多路分支器件在机械和环境试验时的光功率自动监测问题。同时系统
城市是人口与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相互作用最为复杂的区域,人口又是其中最为活跃的流动要素。人口在城市空间的分布既受生活质量、通勤距离与自然等自组织分布要素的引导,还
学位
随着数码相机和带有定位与拍照功能的智能手机的广泛普及应用,由非测绘专业设备获取的缺乏精确空间定位与姿态信息的影像几乎无处不在,它们具有获取方便、来源丰富、信息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