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物表面活性剂是具有生物可降解、环境友好、无毒、专一性强、结构多样等优点的天然活性物质,在石油开采、环境治理、食品添加剂、制药、农业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本文围绕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的菌株筛选,产物的结构鉴定和性质研究,诱变育种和发酵工艺优化来展开,成功获得了高产菌株和摇瓶发酵的方法,为工业化生产和应用奠定了基础。本研究主要内容包括: ⑴获得1株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的枯草芽孢杆菌。从胜利油田获得的土样和油样中,经过富集培养,血平板分离,得到45株初筛菌株;进一步通过考察表面张力、排油活性和乳化活性,从中获得了5株高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的菌株。其中菌株S723的表面活性最好,可以将发酵液的表面张力从70.2 mN/m降低到26.7 mN/m,排油圈达到了10.1 cm,乳化值为72%。通过对该菌株进行形态观察、生理生化实验和发育树构建,确定该菌是一株枯草芽孢杆菌,命名为Bacillussubtilis723,为菌株的改良和研究提供了依据。 ⑵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组分鉴定及理化性质研究。对提纯产物进行薄层层析、红外光谱分析、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和串联质谱分析,发现枯草芽孢杆723的产物是Surfactin,并确定该产物中主要存在C13-C15 Surfactin这3个组分。对产物的理化性质研究发现,Surfactin的临界胶束浓度(CMC)为25 mg/L,说明产物的表面活性高。产物Surfactin还具有很强的热稳定性,在100℃C的高温下2h,表面活性几乎保持不变;pH适应范围广,在pH5.0-8.0内,表面活性不受影响;对高浓度盐耐受性好,添加混合50 g/L NaCl的0-120 g/L CaCl2溶液,表面活性受影响很小。Surfactin的独特理化性质拓宽了它的应用范围。 ⑶发明聚联乙炔囊泡高通量筛选Surfactin生产菌株的方法。以LB培养基为产Surfactin的发酵培养基,囊泡与发酵液的最佳混合比例是2∶1。通过高通量的筛选流程,我们获得37株正突变菌株,将这37株菌株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与聚联乙炔囊泡法关联,证明聚联乙炔囊泡法可用于Surfactin的半定量分析。用常压室温等离子束(ARTP)的诱变育种方法结合聚联乙炔囊泡高通量筛选,得到一株高产的突变菌株BS-37,在LB培养基中培养36h,Surfactin的产量达611.3 mg/L,是原始菌株产量的4.27倍。 ⑷以Surfactin产量和C15组分含量为目标,优化了Surfactin的发酵培养基配方。采用智能可视化软件进行优化,优化后的培养基组成为:葡萄糖25 g/L,磷酸氢二钾3g/L,硫酸镁0.4 g/L,硝酸铵2.5 g/L,磷酸二氢钠10g/L,Leu1.5 g/L,pH8.5;按照接种量6-8%,接种龄10-12 h,温度37℃C,转速270 r/min发酵36 h,得到Surfactin产量为960.2 mg/L,比优化前提高了1.04倍。同时,C15 Surfactin的含量为66.7%,得到了比较高的C15组分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