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响——原学宗师言象作品本原思想研究

来源 :西安美术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ir1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原学(或鼋学),实即“中国本原文化与本原哲学(体系)”的一种提炼。这种本原思想体系,以裂前之道即庄子“道术将为天下裂”之前的思想为研究对象,以地下考古同地上文献、传说及民艺民俗等相互印证为研究方法,着力探讨文明前这种原学思想的生成、分布、流变规律以及对文明时代诸子思想的影响及对当代文化生成的意义。
  20世纪80年末,中央美院教授、本原文化研究学者靳之林基于数十年的中外文化考察提出了本原文化概念并进行了开创性梳理,成果引起海外关注并被译成多国文字,无疑成为一代原学宗师和本原思想体系奠基人,而其言象作品本原思想也无疑成为原学研究的起点。然而饶有意味的是时人对其的评介即便不尽归诸误读也多囿于民艺研究或诸如始终如一地追求现实主义精神等习惯性释读上,而对其作品本原思想则鲜有关注。
  靳之林作品本原思想是一种由其著作和创作即言、象互为里表所构成的阴阳生生文化意识,这种意识在靳之林的研究和实践中分别形成了构成其本原思想体系的逻辑语言和视觉语言两大系统。宗师言象作品本原思想的生成有其家学、师友和民艺等方面的影响和长年艺术实践及学术探索等方面的渊源。靳之林《抓髻娃娃》中的保护繁衍意识、《生命之树》中的通天永生观和《绵绵瓜瓞》中的浑沌同体生生绵延意识以及《民间美术》中流变的阴阳生生观等书言作品思想有机地构成了宗师作品本原思想的逻辑语言系统。靳之林的艺术作品在创作上所沉潜的由初期、早期、中期、晚期至今的“技进于道”意识,题材上所突出的由肖像向人物、由风景向山水花鸟发展的物我为一思想,以及画面中所蕴含的阴阳生生思想及其表现等则生成了宗师象语作品思想的视觉语言系统。
  靳之林书言作品之“言”以立象尽意方式对抓髻娃娃、生命之树、绵绵瓜瓞等史前造物中的阴阳生生思想进行着“象”化;而其象语作品之“象”则以属文载道方式对油画人物、山水和花鸟的物我思想进行着“言”化。宗师作品的这种言与象就在由彼此互化的独舞走向言象共舞中实现对生命的载道与尽意。靳之林书言作品本原思想之“思”以逻辑叙事语言的民间化、本原文化基因符码的视觉化,诗歌创作中本原思想的直陈化以及艺术实践中本原思想的通俗化等方式对阴阳生生观进行着相合化生的“诗”化;而其象语作品之“诗”则以象语作品视觉言语的混沌化、民族文化基因的符码化和观物取象的身体化等方式对技道、物我与生生不息等观念进行着“思”化。宗师言象作品的思与诗就在由彼此互化的独奏走向思诗合奏中实现对生命的道说即缘构生成。靳之林言象作品本原思想就在这种言象共舞和思诗合奏中最终实现了其本原思想的天地“交响”。
  民国至今的百余年来,民族化成为徐悲鸿、刘海粟、林风眠等之后几代艺术家的梦想,然而这种民族化探索几度潮涨潮落和化否相争;并先后涌现出中西折中、互化、调和及合璧等传统民族化范式;当前随着对艺术救国、建国和兴国等社会责任的疏离,传统民化范式转入市场后呈现某种繁荣面貌却掩盖不了其日趋孱弱的精神危机,为此靳之林以本原文化基因内化于身又藉情感激发再观物取象外化的民族化范式的悄然形成,为中国当代油画民族化之舟走出“山穷水复”之境提供了新的探索和成长空间。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与目的:  信息是心理战的“弹药”,以造成心理杀伤为最终目标。美军“军事信息支援战”概念的提出,强调了“信息”的突出地位,使心理战行动更加隐匿化,实现了攻心效能的最大化。军事信息支援战的直接作战效应就是信息损伤,即在心理战条件下因致伤性信息,导致人的认知偏差、情绪紊乱、意志消沉、甚至人格扭曲的一种心理失衡状态。信息损伤概念的提出,为心理战防御的实证性研究和揭示心理战信息损伤的规律搭建了平台
学位
大学生的“学习参与”(engagement)状况是衡量本科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也是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程度的加深以及一流本科教育建设计划的施行,如何提高本科教育质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关注的焦点。2018年6月21日,全国150所高校在四川成都联合发出“一流本科教育宣言”,明确培养一流人才、建设一流本科教育的发展目标。在此背景下
《清华肆》包括《筮法》、《别卦》、《算表》三篇,都是传世文献及以往出土材料所未见的佚篇。它不但爲战国文字研究提供了新材料,而且推动了易学研究的进展。其中《筮法》记载了一种盛行於战国时代楚国、不同於《周易》的占筮方法。《别卦》记载了六十四卦卦名,对於《周易》卦象、卦序以及经卦的衍生研究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於《清华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字词训释方面和占筮方法及数字卦研究方面。本文将学者们现有的研究
现代汉语重动句是汉语中一种特殊的句法形式,这类句式的共同特点是:两个动词性短语结构,前者为动宾结构,后者为动补结构,它们重复使用同一个动词,动宾结构不带体标记,部分动补结构可带体标记。本文运用三个平面的理论和认知语言学的一些概念和理论,讨论了现代汉语重动句的句法、语义和语用特点,同时分析了重动句与相关句式的变换关系。通过这些分析,拓宽了重动句的研究领域,深化了重动句的研究深度。全文正文八章。源。第
学位
分类号:C93单位代码:10422密级:公开学号:201841043SHANDONGUNIVERSITY硕士学位论文ThesisforMasterDegree(专业学位)论文题目:行政村规模调整后农村社区治理问题研究以Z市G县为例Studyonruralcommunitygovernanceafteradministrativevil
学位
官刻,代表的是中国传统社会的精英文化或主流文化,与家刻、坊刻共同构成了中国雕版刻书史的三大主体。清代福建的官刻,具有它独特的发展轨迹,但目前对它的研究非常薄弱。对清代福建的官刻进行深入探讨,有助于明晰它在福建和中国古代刻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论文将史料分析与实证调查相结合,运用历史学(书籍史、印刷史)、文献学(版本学、目录学)等学科理论,对清代福建的官刻进行较为全面系
“N的N比N的NVP”句式研究近年来取得了不少成绩,对其替换规律的研究也正逐步走向深入。在这些研究中,马真先生的研究是比较有特色的。她从N/N和N的语义关系入手,全面分析了“N的N比N的NVP”句式的两种最常用变体,解释了这两种变体的替换规律。她的分析较为详尽,解释力比较强,但还是存在不少问题。主要体现在:(一)涉及到的变体种类过少。她只关心最常用的两种变体,对其他变体研究不足。(二)语义关系分类
学位
汪道昆以儒起家,以武立名,官至兵部侍郎,文学上为七子派后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留下的作品数量极为丰富,无论是戏剧还是诗文,在当时及后世都产生了一定影响。汪道昆一生交游极广,从商人到士子,从山人到官员,从文官到武将,无不在交游范围之内,本文第一章从汪道昆的诗文入手,结合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重点考察汪道昆与王世贞、汪道昆与戚继光、汪道昆与所组织或参加的几个主要诗社成员之间的关系,力求对学界相关研究作出补
学位
学校代码:10200研究生学号:2018100843分类号:H195密级:无硕士学位论文母语为英语的中高级汉语学习者“揣测类”语气副词的偏误研究AStudyontheerrorsofconjecturemodalityadverbamongmiddlea
学位
目的分析早期生化汤加味辅助治疗剖宫产后恶露不绝的疗效及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血红蛋白(Hb)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5年1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剖宫产后恶露不绝患者122例,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早期生化汤加味辅助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