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HQ25钢等离子体渗氮工艺-组织-性能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h20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CTHQ25钢是一种典型的钎具钢,具有较高的回火稳定性。由于钎具在服役过程中要承受循环应力和冲击载荷,因此这类钢存在表面易磨损的问题。本文针对CTHQ25钢表面高强度的要求,建立等离子体渗氮层的氮浓度分布模型和硬度分布模型。根据CTHQ25钢等离子渗氮层工艺-组织-性能关系,预测合金钢渗氮层的组织结构和性能。根据氮原子在α-Fe中的扩散规律和过饱和氮模型,求解等离子体渗氮层中氮浓度分布。渗层氮浓度分布求解结果显示,(1)氮浓度沿渗层方向逐渐降低,合金氮化物的析出使总的氮浓度高于氮原子在α-Fe中的极限固溶度;(2)钢渗氮层的厚度随着渗氮温度和渗氮时间的增加而增大,γ’-Fe4N层厚度的增幅较ε-Fe2-3N层显著;(3)渗氮气氛中氮气含量越高,表面氮浓度越高,渗氮层厚度越大;(4)平衡溶解度乘积KCr N值越大,氮原子与合金元素沉淀析出氮化物的含量越少,扩散层总的氮浓度越低;(5)表面氮浓度和渗层的厚度随着氮在α-Fe中的极限固溶度的增加而增大;(6)氮化物形成元素含量增加,渗层中总的氮浓度增大,大多数的氮以合金氮化物的形式存在。CTHQ25钢经550 oC渗氮4 h扩散层的氮化物尺寸分布和硬度分布模拟结果表明,沿渗层厚度方向,合金氮化物尺寸逐渐增大,扩散层的固溶强化效果、沉淀硬化效果降低,使渗层的强度下降。由于氮原子的固溶,固溶强化对渗层总屈服强度贡献较大。沿渗层方向的沉淀硬化效果的显著降低导致渗层强度下降。降低渗氮温度、减少渗氮时间、增加渗氮气氛中的氮气含量可有效提高渗层的强度。根据CTHQ25钢经550 oC渗氮4 h扩散层硬度分布的实测结果,可校准CTHQ25钢的Cr N溶解度乘积KCr N为0.001。将30Cr Mn Si A钢渗氮层的氮浓度分布、硬度分布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发现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
其他文献
2019年,北京法院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的重要指示,大力推动"诉源治理"与"多元调解+速裁"机制有机衔接的工作模式,全面推进"一站式多元解纷机
党的十九大提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格局,这表明环境质量的协调发展已成为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然而随着国家社会和经济的飞速发展,环境问题不断浮现,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等,这反过来也制约了我国经济和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如何协调发展好环境质量、经济和社会之间的关系,有助于生态文明的建设工作,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以我国30个省域20072016年的相关数
近年来,钙钛矿材料由于其优越的光电特性使其在光电探测器、太阳能电池、发光二极管领域得到了普遍的应用。特别是其高的载流子迁移率和易于调节的禁带宽度,使得基于钙钛矿的
蛋白质作为天然高分子,是生物体重要的组成部分。聚类肽高分子与蛋白质的主链结构类似,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广泛的应用在生物医用方面。本文主要研究了:聚(N-(N-
环境和能源是21世纪人类面临和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基于半导体的光催化技术能够利用清洁的太阳能实现降解和矿化多种有机污染物,转换和储存能量等多种应用,是科研人员一直以来关注和研究的重点。重视和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对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都具有重要意义。光催化技术利用半导体吸光产生电子和空穴,分别和相应的捕获剂发生氧还原反应,实现有机物降解,能量转换和存储等应用。随着近年来纳米技术的发展,
光的吸收和色散是光学介质的基本性质,也是研究量子光学、非线性光学、光与原子相互作用的一个重要课题。尤其电磁诱导透明,相干布居捕获等等这些人们感兴趣的新现象的基础就
表面结构CVD金刚石工具是通过化学气相沉积(CVD)技术以及后续的微结构加工方法制造的新型加工工具。研究表明,CVD金刚石涂层表面的微观结构能够显着提高刀具的加工性能,不仅
催化裂化(FCC)装置主要用于生产液化气、汽油、柴油等轻质油,是炼油厂对重质油加工的重要设备。近半个世纪以来,随着市场对液化气、烯烃等更多清洁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对于FCC模型仿真技术的优化和研究具有重大意义。FCC提升管模型构建的主要挑战有:①用于石油二次裂解过程中的进料原油以及提升管出口油气的特征化表达;②提升管内发生的FCC反应规模庞大,构建一套符合反应机理的连续性反应网络十分困难;③整个提
面对当前低迷的国际油价,化学驱技术的经济效益面临巨大的挑战,抗风险能力不足,尤其是在中国。因此,“低成本、高效率”的化学驱方法和体系将是下一阶段我国提高采收率技术的
随着遥感技术的高速发展,遥感图像包括了越来越多的地面信息,而对遥感图像中感兴趣目标的检测已成为国内外遥感、测绘、军事等应用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将由卫星拍摄的遥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