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DEP1调控产量及其与NRT1.1B聚合效应

来源 :沈阳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zhongxuanshiy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直立穗型是矮秆和理想株型后水稻适应高产要求的重要形态改良。DENCE AND ERECT PANICEL1(DEP1)是控制穗型直立、每穗粒数和氮素吸收代谢的多效基因,研究DEP1基因的遗传基础和生理作用机制对水稻高产育种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为了进一步加强DEP1在粳稻以及籼稻中的利用,研究了水稻DEP1基因调控产量的生理机制及其与氮高效基因NRT1.1B的聚合效应,而为水稻高产、超高产和氮高效育种提供分子遗传依据和育种技术指导。结果如下:1.粳稻品种DEP1多态性及其与穗部性状的关联分析分析72份高产粳稻品种DEP1序列多态性发现,在DEP1序列全长7158 bp的范围内,存在着45个SNP和26个InDel,据此进行划分的7种DEP1单体型中分别存在1个InDel和1个SNP具有较高的突变频率,分别是第五外显子637bp缺失和12bp插入突变和启动子区域-1254bp处G/C突变。在72份水稻品种中,DEP1第五外显子637bp缺失和12bp插入突变将导致穗型直立,启动子区域-1254bp处G/C突变将导致一个siteⅡ转录调控元件的核心序列发生改变。通过关联分析表明,该G/C等位变异对水稻一次枝梗数、二次枝梗数和每穗粒数存在较大的影响。由此表明,在DEP1启动子区域发生的等位变异也会使水稻穗部性状发生变异。2.DEP1基因对水稻碳氮代谢及产量、品质的影响在低氮和高氮条件下,转dep1基因通过上调GS1;1、GS1;2和NADH-GOGAT1等氮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量使水稻植株的氮素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提高,但由于RUBISCO、PEPC2、PEPC6和PEPC7等碳代谢相关基因表达量的下调导致了水稻的光合速率、淀粉、蔗糖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降低。转dep1基因使水稻的碳氮代谢发生失衡,带来了籽粒结实率差、灌浆速率慢、千粒重低和稻米品质下降等不利影响,但由于等位基因dep1具有提高一、二次枝梗数和每穗粒数的功能,碳氮代谢失衡并未导致产量的降低。3.D PE与NRT1.1B的聚合对水稻氮素利用及产量的影响从151份RILs株系中分别鉴定出在粳型和籼型遗传背景的DEP1/NRT1.1B、DEP1/nrt1.1b、dep1/NRT1.1B和dep1/nrt1.1b四种基因型的株系。比较分析发现,低氮条件下粳型遗传背景的dep1/nrt1.1b每穴穗数、单株产量、茎鞘氮素含量和硝酸还原酶活性显著高于dep1/NRT1.1B,而高氮条件下无显著变化。无论高氮还是低氮条件下,籼稻遗传背景的dep1/nrt1.1b每穗粒数、单株产量、茎鞘氮素含量和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均显著高于DEP1/nrt1.1b。
其他文献
山东潍坊供电公司所属9家县公司,数量多,体量大,县公司资产总额占总量的49.32%,售电量占73%,县公司的管理水平和发展质量,直接决定市公司发展整体目标的实现。为此,潍坊供电公司抓牢
报纸
目前,公路货车超限超载现象十分普遍,严重危害交通安全,阻滞道路通行,对道路路面破坏严重,是一种危害巨大的行为。有数据显示,全国每年因交通事故死亡约10万人,受伤50多万人,
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和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的不断增加,转基因作物释放对土壤生物学特性产生的影响及可能造成的对土壤生态系统的潜在危害日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根际是
职业学校校园文化指的是职业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它包括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绿化美化等各种物化形态的内容,也包括学校的传统、校风、学风、集体舆论、
近些年,我国各城市的大剧院如雨后春笋,不但直辖市、省会的建设堪称世界一流,即便在中小城市,设计、规模、设施,也达到国际先进水准。但是,如此之多的大剧院忽然落成,也把一个尖锐的
报纸
使用单颗粒气溶胶质谱仪,研究了5种生物质成型燃料(咖啡渣、秸秆|花生壳、稻壳、混合型、木屑|刨花)锅炉烟气中细颗粒物的排放特征。木屑|刨花生物质锅炉排放细颗粒物的粒径
全面了解和掌握甘肃省兼容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提供实时定位服务的基本情况,包括可用性、时效性、定位精度等方面。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对比兼容北斗三星系统和双星系统实时定位服务能力的区别和优劣。
光呼吸途径是植物体内重要的碳素代谢途径,也是重要的能量代谢途径。光呼吸代谢通过消耗光合作用中间产物、影响植物体内氮素代谢或积累光呼吸途径中间产物等抑制光合作用,降
随着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高等教育正经历一场深刻改革的改革。毕业生就业作为一个社会焦点问题日益凸现出来。做好毕业生择业工作对于毕业生本人及社会都
大气CO2浓度升高已成为必然趋势,据预测,到21世纪末CO2浓度将达到700 μmolmol-1。CO2是光合作用的底物,其浓度变化将影响到植物的光合作用及生长发育等多个过程。研究植物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