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时期江苏文学的研究中,学界从地域文化角度对苏南文学进行研究的文章非常之多,而苏北文学在地域文化上的成就却常常被忽略。事实上,苏北文学以及苏北的地域文化同样具有较高的文学研究价值。苏北地区由于历史文化积淀的复杂,使作家在描绘苏北的地域特点时呈现出一个不甚相同甚至截然不同的苏北。对苏北文学地域文化方面的研究有利于开放式文学的建立并为“边缘文学”的研究提供范例。第一部分探讨三位作家对乡土态度的转变。赵本夫对土地的态度是狂热的。《地母三部曲》的开篇是主人公占有土地的开始,它的续篇则分别讲述了对土地的守护以及失去土地后人们对乡土的怀念和为追回土地所做的种种努力。毕飞宇对乡土的态度是平和的。他的小说开始探究土地之外的世界,并且突出了土地与现代化的矛盾问题。徐则臣是70后作家的代表。他对乡土则是采取有距离审视的态度,对昔日乡土的眷恋与对外面世界的向往造成了他无法调和的矛盾心态。第二部分探讨多元化的水文学。苏北文学与水的关系十分密切。赵本夫的黄河故道、毕飞宇的兴化水乡、徐则臣的运河与石码头共同构成了苏北的“水”文学。黄河的粗犷、水乡的柔和、运河的落寞,改变着苏北的地域环境,也影响着人物的性格。水是苏北文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苏北文学灵性所在。第三部分探讨苏北文学中的苏北人。分析苏北人在苏北文学作品中出走与归来的现象以及其他文学作品中塑造的苏北人形象。苏北人形象的塑造,丰富了当代文学的人物群像。第四部分探讨苏北文学与周边文学的关系。周边文学主要选取了苏南文学与中原文学。苏南文学以其众多的作家和高质量的文学作品享誉文坛;中原文学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一席,现今的中原文学则稍显落寞,不过“豫军突起”“中原突破”口号的提出,使中原文学再次赢得文坛的关注。苏北文学同它们相比,有一定的优势但更多的是差距,这是苏北文学努力的方向所在。苏北是位于发达地区中的欠发达地区,经济的落后导致了文化的后劲不足,从而影响了文学的发展。与苏南的主流文学相比,苏北文学逐渐沦为事实上的边缘地位。不过边缘文学并非只有消极的一面,“边缘”的流动性极大,这意味着苏北文学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加强苏北与苏南文学的互通有无是必要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