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冯至对生命的思考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snsd_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冯至自20世纪20年代涉足文坛后,就以“中国最杰出的抒情诗人”立足于中国文坛,其创作历程从上世纪20年代一直延续到90年代。在抗战时期冯至有不少作品问世,这些作品的体裁虽然不同,但作为同一时期的创作,它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本文就冯至抗战期间的作品:诗歌《十四行集》、小说《伍子胥》和散文集《山水》等来具体探讨冯至抗战时期对生命的体验和看法。论文首先对这三部作品集的研究状况进行简要的梳理和概括,然后提出本文的研究思路。正文部分对三部作品集分别进行解析,分析冯至是如何在作品中来表达自己对生命的体验。结语部分则简要说明三部作品集的内在联系。引言,概述《十四行集》、《伍子胥》和《山水》这三部作品集自问世后的相关评论,进行简要的提炼和概括,并说明对《十四行集》从形而上的角度,进行哲理化的生命形式研究,然后具体到《伍子胥》和《山水》进行阐述。第一章,通过具体分析《十四行集》里的诗歌,来阐述冯至对蜕变的人生和崇高的价值的看法。第二章,在仔细阅读《伍子胥》的基础上,从更具体的层面,即战争中作者是如何看待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并如何用手中那支写诗的笔来刻画战争中的生命,说明人生道路虽然坎坷,但在艰难的行程中可以找到诗化的生命形式,并且在艰难中要敢于承担起肩上的重任。第三章,在《山水》中,作者从日常生活,从平凡的事物和人物中来体认探寻生命的意义,在自然的启示中找到生存的意义和价值。结语,则简单阐述三部作品集的相同相似之处,其中蜕变论是贯穿三部作品的一条主线。
其他文献
研究借鉴认知心理学对专长的研究方式(即专家-新手比较),采用经典的序列反应时任务(SRT)调整后的范式,以带颜色边框的四种真实课堂表情图片为刺激材料,其中表情为内隐学习的
<正>1项目介绍1.1项目背景港珠澳大桥珠海口岸是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和澳门、珠海两地的衔接中心,一个口岸连通粤港澳三地,国内唯一;在整个口岸的运行中,边检作为口岸的核心业
电子媒体作为儿童学习、娱乐、沟通和展示自我的工具,对儿童的认知方式、情感互动方式和参与社会的方式等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生态系统理论认为儿童发展源于儿童与环境的交
梨树接根扦插育苗技术孙振民,袁安中一、苗圃地的选择及整地苗圃应选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深厚,易于排灌,背风向阳的地方。早春土壤解冻后深翻40厘米左右,进行细致整地,每亩施入农家肥
采用ERP方法,考察了汉语词汇歧义消解中句子语境作用的时间进程及大脑活动。目标词与句子语境存在一致、不一致、无关控制等3种关系。结果显示:(1)一致与不一致条件下N400的
一电影《建国大业》在建国60周年的时刻公映,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票房的成功,它突破了原有的对于“大片”的固有印象,引起了观众强烈的兴趣,也显示了华语电影整合的气势。
行政管理学是行政管理专业的必修课程。本文将在构建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下,针对高职院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将“翻转课堂”与案例分析法应用到行政管理学课程教学设计
时间定价就是将金钱价格赋予时间之上,用金钱来衡量时间的价值。已有研究表明,时间定价激活时间经济价值最大化的心理定势,使个体更看重时间的经济回报,花更少的时间帮助他人
20世纪70年代末期,《文心雕龙》以其无以伦比的“体大思精”继续成为考察中国古代文学思想和理论成就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期是龙学的兴盛时期,张少康的《文心雕龙新探》即是此
冷热电三联供型微电网在区域产业协同发展及节能环保方面具有突出优势,是目前世界各国竞相发展的新能源入网发电技术。目前在对微电网的研究中,分布式电源模型和控制方法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