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碳源条件下菌藻共生颗粒污泥的培养及其耐盐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kliz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含盐废水广泛存在于食品加工、医疗、工业行业等生产过程中,其成分复杂,物理化学方法处理含盐废水成本较高,并且高盐环境对微生物有一定的毒害作用,使得传统生物法的处理效率大大降低。菌藻共生颗粒污泥技术作为继好氧颗粒污泥技术之后新兴的水处理生物技术,能将微藻和细菌耦合共生,大大节约运行成本。本研究主要对比了乙酸钠+葡萄糖(1:1)和乙酸钠+淀粉(1:1)两种碳源条件下菌藻共生颗粒污泥在序批式光生物反应器(photo-sequencing batch rector,PSBR)中的培养特性,及成熟后在高盐环境下
其他文献
学位
随着电子产品使用及更新速率的提高,电子垃圾的品种和数量急剧升高。电子垃圾具有量大、危害大、有价金属含量高等特点,既属于危险固废也是典型的“城市矿山”。电路板作为电子产品的核心部件,有色金属含量占到30%以上是优质的“有色金属二次资源”。基于国家环境保护及危险固废管理等规定,研究环保、安全、经济高效的处置技术是电路板回收行业的迫切要求。本文以废旧电路板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以FeO-SiO_2-Al
学位
本研究针对臭氧混凝耦合体系(Hybrid Ozonation-Coagulation,HOC)中存在的臭氧与有机物以及金属盐混凝剂两种作用途径,通过评价溶解性有机物去除效果、动力学分析、仪器表征等手段,探明了臭氧在有机物及金属盐混凝剂之间的作用轨迹,明确了多元作用下有机物的去除途径,揭示了有机物降解过程中中间产物的转化路径,探究了混凝剂水解物的形成与转化规律,对于掌握该体系中的协同调控技术,强化溶
学位
目前国内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存在处理模式与实际不匹配、工艺选择不当、有二次污染风险和成本高质量差等问题,不少已建的污水处理设施难以正常运转。在此背景下,本研究基于农村污水分散处理、源分离及资源化利用的理念,结合生物滴滤池和传统渗井的构造原理,设计研发了一种新型灰水处理技术——生态渗井(Eco-Seepage Well,ESW)。并深入探讨了生态渗井结构和布水方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以期与农村改厕相协调,
学位
“十四五”规划提出需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以推进我国现代化基础设施进程。水库大坝作为水利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但其规模与数量的迅速扩张必然伴随着环境问题,尤其是施工阶段。一旦当其施工阶段环境保护工作重视程度不够或落实不到位,就可能引起严重的环境破坏,因此,水库大坝工程施工环境保护评价迫在眉睫。鉴于此,本文通过对水库大坝工程施工阶段的环境保护水
学位
四溴双酚A(Tetrabromobisphenol A,TBBPA)作为一类化学助剂广泛应用于电子产品、塑料制品以及家具中。由于TBBPA的大量生产与使用,使其释放到环境中,污染了水、空气和土壤,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态安全。生物法处理费用低、环境友好,是一种应用前景良好的TBBPA处理技术。已有研究结果表明,在生物法处理TBBPA过程中,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
学位
煤化工废水的污染控制已经成为国内外工业废水处理的主要问题。对于煤化工废水的处理,首先必须要去除的是废水中的油类物质,油类物质解决不好,不仅会影响后续生化处理,而且还会导致管道和设备结垢、堵塞。目前常用的除油方法是“化学破乳+气浮”的工艺,但是该工艺处理成本高、除油能力非常有限,同时还会加重后续生化处理的负担。针对上述现状,本研究分别采用化学破乳法、Fenton氧化法研究煤化工废水的除油效果,并制备
学位
锂离子电池具有便携、循环寿命长、能量密度高等优点,在手机、电动汽车、航空等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需求量还在逐年增加。但电池会因为达到使用寿命或失效等原因而报废,其中的正极材料里含有Ni、Co、Mn、Li等有价金属,从环境保护和资源综合利用考虑,都有必要对其进行回收。本文主要探索了采用湿法工艺回收废旧NCM523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有价金属Ni、Co、Li的工艺条件。预处理阶段采用选择性溶解
学位
目前,强化生物除磷(EBPR)工艺在世界各国城市污水处理厂已经广泛应用。然而,实际工程应用发现,强化生物除磷系统经常会出现诸多问题且除磷效果不稳定。因此,进一步探讨EBPR工艺中聚磷菌的特性及影响聚磷菌的因素,对城市污水高效稳定除磷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常温条件下(22℃)以某污水处理厂的活性污泥为接种污泥,在厌氧/好氧条件下进行聚磷菌富集培养,探讨不同厌氧好氧水力停留时间比值(A/O)下强化生物
学位
毛乌素沙地区域人地矛盾突出,但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相对丰富。由于受气候变化,采矿、农业灌溉、养殖及工业发展等人类活动影响,毛乌素沙地区域水资源约束问题不断凸显。本文采用三维荧光光谱-平行因子分析、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傅里叶红外光谱研究了地表水、地下水和矿井水中可溶性有机碳的特征,探讨了可溶性有机碳的空间变化和潜在来源,得到以下的主要结论:(1)地表水DOC浓度范围在2.33-36.62mg/L,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