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盆地南部马边-沐川地区沙溪庙组沉积演化与储层特征

来源 :成都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agonunderwa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陆上天然气资源丰富,其中致密碎屑岩气藏在其中占了重要的位置。目前,致密砂岩气藏天然气产量占中国天然气总年产量的1/5左右,就探明储量和技术实力而言,致密砂岩气藏是中国最具现实勘探开发意义的非常规天然气领域。川南马边-沐川沙溪庙组为典型的致密砂岩,但目前的研究程度低,盆地内勘探开发难度较大,沉积演化与储层是其关键。本次论文在沉积学、储层地质学、成岩作用和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基础上,运用样品实验分析、薄片等实验资料,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对研究区岩石学特征、储层物性特征以及孔隙类型、孔隙结构特征、成岩作用类型开展工作。系统研究了沙溪庙组在研究区域的沉积演化与沉积相特征,并进一步对研究区沙溪庙组储层特征、控制因素进行了研究。在前人研究基础上,通过露头岩石颜色、岩石结构特征、沉积构造、沉积序列特征,结合剖面相研究、地化研究,对马边-沐川地区中侏罗统沙溪庙组层序分为1个超长期旋回,可划分为2个长期旋回,及7个中期旋回。在沙溪庙沉积时期,区域沉积环境来总体为河流-湖泊沉积环境。通过野外剖面详细描述、室内镜下薄片及地球化学分析,认为本区沙溪庙组沉积环境为河流沉积,类型为曲流河。将沙溪庙组砂岩的储层沉积物源、沉积速率等宏观分析与储层岩石学特征、物性特征等微观观察相结合,研究了影响储层物性与成岩作用类型、沉积特征的关系,确认了研究区沙溪庙组主要为低孔低渗的致密砂岩储层、储层储集空间以及成岩作用、沉积作用、构造作用对储层物性的控制作用。
其他文献
随着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与普及,人们对环境质量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与人类生活、生产及资源利用息息相关的土壤质量研究也成为热点之一,其中土壤重金属污染综合评价能够为土壤治理与保护提供重要依据。然而目前比较成熟且被广泛应用的评价模型通常采用重金属元素含量为评价指标,缺少对评价区域实际地形特征的综合考虑,无法对土壤质量进行一个动态的具有预测性的综合评价。因此,本文基于KPCA和GIS等方法手段构建了一
研究区地处滇西三江地区南段,属欧亚板块与印度板块的重要结合部位。频繁的岩浆活动和复杂的构造背景,形成了较大规模的火山岩,尤以三叠纪忙怀组火山岩为代表。前人对忙怀组火山岩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并未准确厘定研究区内忙怀组火山岩岩石组合特征,且对成岩构造环境还存在着较大争论,同时尚未对忙怀组火山岩开展含矿性分析。本文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剖面测制及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对研究区忙怀组开展岩石组合、酸性火山岩地
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是一种唇形科鼠尾草植物,是我国常用的活血化瘀中药之一,对心脑血管、肿瘤、癌症等疾病具有治疗作用。硒是人和动物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在机体内主要作为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中心,参与机体内的抗氧化作用,清除过氧化物等有毒的物质。丹参和硒都具有抗氧化活性,但作用机理不同。丹参抗氧化活性主要源自于其丹参酮类、酚酸类和黄酮类与活性氧直接发生化学反应。而
安宁河是凉山的母亲河,是上百万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重要栖息之地,也是四川省的第二大粮仓,重要的反季节蔬菜主产区。区内矿产资源丰富,矿产开发对区域环境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查明区域内矿产开发对流域影响的程度和途径,对于指导矿山开采和环境治理具有重要的意义。论文依托四川省地勘基金项目“四川省安宁河谷地区农业地质调查”,以安宁河流域冕宁-德昌段的水系沉积物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水系沉积物中元素流域的空间分布特
岩爆灾害是高地应力条件下硬脆性围岩的一种典型工程地质灾害,岩爆发生机制与破坏模式一直是岩爆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本文在国内外岩爆发生机理及岩爆地质力学模式研究基础上,对拉林铁路隧道岩爆发育分布特征及发生机制与地质力学模式进行研究。首先对研究区区域地质环境与隧址区工程地质条件进行研究分析;然后根据区域地应力场与地应力实测值及地应力反演对工程区地应力进行分析评价;再通过分析岩爆发生特征及发育分布规律并结
四川平落卤水中富含锂、钾、硼、铷等元素,其中钾、硼的含量很高,分别达到53.3 g/L和4.99 g/L,工业开发价值可观。传统的提盐开采工艺中,因钾硼混盐的形成,使后期钾的提纯难度增大;同时,硼在氯化钠析出阶段的夹带损失较大,其自身的回收率也不理想。为了较好解决该问题,本文拟采用溶剂萃取法,在提钾工序之前,将卤水中大部分硼提取出来,并制成相应的硼酸产品。试验了新合成硼萃取剂羟基胺类化合物及传统高
位于四川省西部甘孜州康定、道孚和雅江三县交界处的甲基卡稀有金属矿田,是世界上最大的硬岩型稀有金属矿床之一。本论文跟随专题项目组分别于2016和2017年对甲基卡矿田进行了两次野外地质调查与岩矿体露头采样观察,并选取X03号和No.134号脉作为矿脉代表进行简单分析。根据野外地质特征研究成果,结合室内薄片鉴定、元素地球化学分析等研究工作,进行矿田矿化类型及元素组合特征的分析研究。论文的完成以期为今后
临沧花岗岩基位于著名的“西南三江构造成矿带”南段,是古澜沧江洋演化、消亡,保山地块与思茅地块发生陆一陆(弧)碰撞造山运动过程的重要岩浆记录,是云南省出露面积最大的复式岩基。多年来,在广大铀矿地质工作者的努力下,临沧地区新生代盆地的铀矿找矿工作有了较大的突破,落实了七个中、小型与煤、锗、镓共生和伴生的铀矿床,临沧花岗岩基作为这些新生代盆地的基底,为盆地砂岩型铀矿提供了丰富的铀源,也预示着临沧花岗岩基
邛海是四川省第二大淡水湖,是西昌市及其周围城镇的生活用水和工农业用水的主要来源,近年来,随着工农业生产和旅游业的发展,邛海水质有急剧变坏的趋势。论文依托四川省地质调查院地质调查项目《四川省安宁河谷地区农业地质调查评价》。以四川省邛海为研究对象,在查明邛海表层湖相沉积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的基础上,通过湖泊富营养化研究以及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评价,探讨邛海生态环境质量,说明邛海—流域的关系,为邛海的规划和
黄土地区沟壑纵横的地貌极大地限制了城市的发展空间,“挖山填沟”解开了城市没有发展空间的死结,但黄土地区日益增多的大型工程建设,引发了一系列新的灾害隐患,黄土填方边坡极易在降雨等外界因素诱发下发生失稳,对黄土地区的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构成严重的威胁。黄土填方边坡灾变问题成为了岩土工程领域新的研究热点。黄土自西北向东南呈现出颗粒渐细,砂粒减少,黏粒增多的规律。根据刘东生等(1985)可以把黄土高原黄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