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的简便评价血管内皮功能的方法及其与习服和急性高原病的关系

来源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136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急性高原病(acute mountain sickness,AMS)是人群从平原快速进入海拔2500 m或以上地区所出现的一系列非特异性临床综合征。轻者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疲乏、失眠等各种不适症状,重者会发生威胁生命的高原肺水肿(high altitude pulmonary edema,HAPE)、高原脑水肿(high altitude cerebral edema,HACE)。AMS发病包括很多原因,涉及众多系统,但它的具体机制尚不清楚。众所周知,高原居民对AMS有较低的易感性,其机制包括:习服、遗传和其他因素。例如,一个研究证实高原居民与平原居民相比,颈动脉壁厚度/直径比更低。从前的研究显示AMS发病与血管内皮功能失调有关。脉管系统是体内最大的器官,内皮细胞在调节止血的关键功能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比如:血小板聚集,免疫应答、血管通透性等。此外,内皮维持血管张力,因此决定各个组织的血流分配。内皮通过复杂的细胞膜受体和信号传导机制感应极大数量的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刺激,并对其作出反应,合成和分泌多种血管活性物质、血栓调节和生长因子物质,包括:一氧化氮(Nitric oxide NO)、内皮素-1(Endothelin-1 ET-1)和其他因子。许多心血管并发症与内皮功能失调有关,尤其是与NO和ET-1失衡导致的血管功能失调有关。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一项依赖内皮的功能的在肱动脉处进行测量的非侵入性技术已逐步形成用来评估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flow-mediated vasodilationFMD)。通过刺激激活内皮细胞释放一氧化氮,随后血管舒张,这样可以获得图像并定量,成为评估血管运动功能的一个参数。这项技术由于其非侵入性并且可重复操作,是很吸引人的。现在,FMD已经成为评估血管内皮功能的最经典的方法。FMD的一个最主要的介质是内皮起源的NO。ET-1是最早发现的内皮起源的收缩因子,也是目前发现的最强的血管收缩因子之一。内皮细胞精确探测剪切力和随后的信号传导来调节血管张力的具体机制尚不清楚。然而NO可以强烈地抑制内皮细胞释放ET-1,因此,提示NO和ET-1通过自分泌反馈环形通路互相调控。FMD是通过刺激后血管直径的改变占基础直径的百分比来表达。从前的研究显示,AMS与血管内皮功能失调有关。在一个研究中,健康的平原居民在缺氧暴露1小时后导致FMD下降,而在高海拔地区与低海拔地区相比,FMD和不依赖于内皮的舒张功能均下降。尽管FMD是评估血管内皮功能的最常用的方法,这个方法需要昂贵的设备。一个研究已证实,上臂缺血5分钟后舒张压下降与FMD中的动脉扩张((35)D/D0)阳性相关。提示上臂缺血5分钟后舒张压下降有可能提供一种简单经济并且有高度操作性的替代方法。在这项试验中,双侧上臂血压通过两台电子血压计自动测量,右侧上臂血压通过超声仪器测量。寻找有实际应用价值的预测AMS危险因素的方法,是许多研究的中心,有重要的预防价值。本研究拟证实平原居民和中等海拔地区的居民在暴露于高原后缺血后舒张压反应存在差异,而缺血后舒张压下降与AMS风险相关。第一部分中等海拔居民和平原居民缺血后舒张压下降和高原训练后AMS积分的比较目的:已知高原居民和平原居民对急性高原病的易感程度是不同的,对于中等海拔居民和平原居民的血管反应性及高原训练后的急性高原病的发病情况尚未有充分研究。本研究拟探讨中等海拔居民和平原居民缺血后血管反应性的差别及高原训练后急性高原病的发病情况。方法:2015年3月,42名健康青年男性经历了体检、心电图和常规生化检测,被录入。并且根据其籍贯平均分配至平原组(海拔<400m)或中等高原组(海拔1000-2000m)。两组的青年男性有相似的年龄及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并且所有个体均未登过高原(>3200m)。所有参与者在平均海拔1380m处习服4天,在赴平均海拔3200m高原训练前1天,空腹抽取静脉血进行血常规、肝肾功能、血脂及肌酸激酶及肌酸激酶同功酶-MB的检测。测量身高、体重,血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填写焦虑反应自评量表,记录焦虑评分,并且进行单臂缺血后的血压检测。在海拔1380m处测量缺血前、缺血后1分钟、5分钟和10分钟的双臂血压。血压测量在22-24度环境中进行,在血压测量前,要求参与者排空膀胱,并且休息10分钟,用两个电子血压同时双侧上肢血压,相隔2分钟测量2次,它们的平均值记录为基础血压BPb。在BPb测量后,右臂袖带充气至收缩性以上50mmHg,并持续5分钟,阻断右臂血流。然后将袖带快速放气,在袖带松开后,测量双臂第一分钟、三分钟、五分钟和十分钟的双臂血压。在不同时间点记录Bpb和Bpp的差异。在位于海拔3200m处的高原进行为期3天的体能训练。所有参与者乘车到达平均海拔3200m处的高原。在高原训练期间,参与者有规律的接受每天5个小时的徒手对搏和平均20分钟的负重20kg登山至海拔4300m处。在第三天的下午,所有参与者乘车返回至训练基地。在返回基地后,用中国高原病的分类和诊断标准评估高原反应积分。返回基地的第二天清晨,抽取空腹静脉血进行血常规、肝肾功能、血脂、肌酸激酶和肌酸激酶同功酶-MB的检测。测量血压、心率以及血氧饱和度。AMS评分根据以下标准:首先以头痛和呕吐为主,视其严重程度,进行分度和评分。头痛分四度,计1、2、4、7分;呕吐分三度,计2、4、7分;其余症状(头昏、恶心、心慌、气短、胸闷、眼花、失眠、嗜睡、食欲减退、腹胀、腹泻、便秘、口唇发绀、手足发麻)不分度,均各计1分。根据总的评分,AMS分为4度:基本无反应(±):总计分14分;轻度反应(+):总计分510分;中度反应(++):总计分1115分;重度反应(+++):总计分16以上。结果:1.高原训练前平原组和中等海拔组年龄、焦虑指数、身高、体重、体重指数、心率、血氧饱和度、血压无显著性差异。2.高原训练前平原组和中等海拔组的WBC、RBC、HGB、HCT、PLT、MPV、PCT、MCV、MCH、MCHC、N%、L%、M%、E%、BASO%、NEUT、LYM、MONO、EO、BASO、RDW-SD、RDW-CV、PDW、P-LCR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3.高原训练前,平原组A/G低于中等海拔组(1.35±0.13)比(1.44±0.12),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34)。两组ALT、AST、GGT、ALP、T-BIL、D-BIL、I-BIL、TP、ALB、GLO、BUN、Cr、UA、CHOL、TR、HDL、LDL、HDL/LDL、GLU、AST、CK、CK-mb、LDH无统计学差异(p均(29)0.05)4.中等海拔组与平原组相比:1、双臂收缩压曲线重叠更好,两组的AUC-SBP没有显著性差异。2、右臂缺血后DBP曲线下降,因此右臂AUC-DBP在中等高原组比平原组高。而在非缺血左臂,DBP曲线并没有显示DBP下降,并且两组AUC-DBP没有显著差异。5.高原训练后中等海拔组收缩压低于平原组[(111.86±6.15)mmHg vs(116.90±9.10)mmHg,p=0.042]。两组舒张压、血氧饱和度、心率无统计性差别。6.高原训练后,中等海拔组的红细胞(RBC)高于平原组[(5.21±0.30)×1012/L比(4.97±0.37)×1012/L,p=0.031],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E%)高于平原组[(3.83±2.49)%比(2.47±1.31)%,p=0.032],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EO)高于平原组[(0.215±0.14)×109/L比(0.14±0.06)×109/L,p=0.031]。两组的WBC、HGB、HCT、PLT、MPV、PCT、MCV、MCH、MCHC、N%、L%、M%、BASO%、NEUT、LYM、MONO、BASO、RDW-SD、RDW-CV、PDW、P-LCR无显著性差别(p均<0.05)7.高原训练后,平原组的直接胆红素(DBIL)高于中等海拔组[(2.81±0.91umol/L)比(2.31±0.64 umol/L),p=0.048],球蛋白(GLO)高于中等海拔组[(34.24±3.22g/L)比(31.57±2.89g/L),p=0.007],白球比(A/G)低于中等海拔组[(1.31±0.15)vs(1.45±0.15),p=0.004]。两组的ALT、AST、GGT、ALP、T-BIL、I-BIL、TP、ALB、BUN、Cr、UA、CHOL、TR、HDL、LDL、HDL/LDL、GLU、AST、CK、CK-MB、LDH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8.平原组和中等海拔组高原反应积分相比:5.76±3.87vs3.19±2.16,p=0.012。结论:中等海拔地区居民相比于平原居民有更大的缺血后平均舒张压下降。高原训练后中等海拔组的AMS积分低于平原组。第二部分调查中等海拔居民和平原居民的NO和ET-1的水平并且探寻快速预测急性高原病的敏感指标目的:已知NO和ET-1是血管内皮功能的敏感指标。寻找预测急性高原病的敏感指标是许多研究的焦点,有重要的预测价值。本研究拟探讨中等海拔居民和平原居民在高原训练前后NO和ET-1的区别,分析高原病训练前后各项生理生化指标与高原反应积分的相关度,寻找预测急性高原病的敏感指标。对象:42名健康青年男性。方法:将42名健康男性青年的高原训练前后的空腹静脉血收集于血清分离管,在室温放置2小时后4C°过夜,然后1000×g离心20分钟,取上清,将上清置于-80℃保存。用ET-1检测试剂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和NO试剂盒同时分别检测平原组及中等海拔组高原训练前后的血清的ET-1和NO的浓度。用pearson相关分析各项生理生化指标、AUC-BP、NO、ET-1与高原反应积分的相关度。结果:1.高原训练前平原组与中等海拔组的ET-1分别为:(222.40±83.23)pg/ml和(239.11±67.15)pg/ml,p=0.49。高原训练后平原组与中等海拔组的ET-1分别为(129.47±64.88)pg/ml和(138.10±54.72)pg/ml,p=0.64。两组高原训练前的ET-1值,均大于高原训练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2.高原训练前平原组与中等海拔组的NO分别为:(77.16±30.76)umol/L和(68.78±29.06)umol/L,p=0.39。高原训练后平原组与中等海拔的NO分别为(89.35±62.85)umol/L和(80.46±34.06)umol/L,p=0.63。两组高原训练前后的NO水平,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3.高原训练前的BMI、血氧饱和度、血压与高原反应积分无明显相关。右臂缺血后舒张压下降与高原积分应积分负相关(r=-0.320,p=0.039)。4.两组高原训练前WBC、RBC、HGB、HCT、PLT、MPV、PCT、MCV、MCH、MCHC、N%、L%、M%、E%、BASO%、NEUT、LYM、MONO、EO、BASO、RDW-SD、RDW-CV、PDW、P-LCR与高原反应积分无明显相关(p均<0.05)。5.高原训练前ALT、AST、GGT、ALP、TBIL、DBIL、TP、ALB、GLO、A/G、BUN、CR、UA、CHOL、TR、HDL、LDL、GLU、AST、CK、CK-MB、LDH与高原反应积分无明显相关(p<0.05)。6.高原训练后心率与高原反应积分正相关,有统计学意义(p=0.048)。高原训练后血氧、SBP、DBP与高原反应积分无明显相关。7.高原训练后两组的BASO%与高原反应积分负相关(r=-0.327*,p=0.035),PDW与高原反应积分负相关(r=-0.318*,p=0.040)。WBC、RBC、HGB、HCT、PLT、MPV、PCT、MCV、MCH、MCHC、N%、L%、M%、E%、NEUT、LYM、MONO、EO、BASO、RDW-SD、RDW-CV、P-LCR与高原反应积分无明显相关(p均<0.05)。8.高原训练后DBIL与高原反应积分正相关,有统计学意义(r=0.307,p=0.048)。ALT、AST、GGT、ALP、TBIL、IBIL、TP、ALB、GLO、A/G、BUN、CR、UA、CHOL、TR、HDL、LDL、GLU、AST、CK、CK-MB、LDH与高原反应积分无明显相关(p<0.05)。9.高原训练前后的NO与EF与高原反应积分无相关(P均<0.05)。结论:尽管在海拔1380m习服4天,上臂缺血后中等海拔居民相较于平原居民有更大的缺血后DBP下降,并且DBP下降与更低的AMS评分负相关。这些数据显示血管内皮功能的差异与长期居住地的海拔高度有关。这种血管内皮功能的差异在高原时仍然存在,并且增加AMS风险。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髓系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了解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在髓系肉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病理科1990年1月—2005年2月外检诊断的82例(102个样本)
通过浮选实验、沉降实验、吸附量测试及红外光谱测试研究不同种类抑制剂在蛇纹石浮选中的作用,并考察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蛇纹石表面亲水,可浮性较差,微细粒级蛇纹石能够通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各种智能电子设备的日益普及,以图像为代表的多媒体通信已成为现代网络通信的主流形式。图像信号不同于普通的文本音频数据,具有大数据量、高冗余
众所周知,中国古筝音乐有南北两大派别之分。在形成筝派的各种原因中,语言因素是一个不可小视的内容。民间音乐在形成过程中受到地方方言的较大影响,表现出与之相匹配的声音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当下,中职生心理问题频发,心理健康教育愈发受到关注。本文通过对中职生心理健康现状和成因的分析,提出针对性的应对措施,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促进中
有时看似活跃生动的教学会掩盖学生真实的学习状态,体现在数学上就是似懂非懂。所以,关注学情,就必须在真懂上下真功夫。一是学习的过程要充分,让"真懂"拥有自我生长的力量;
青海格尔木某50 MW光伏电站两回35kV送出线路出现零序电流异常现象。根据该电站送出系统接线形式,结合现场调研情况,建立基于ATP-EMTP光伏送出系统仿真模型,研究线路间互感对
纳西族传统民族服饰受外来时尚因素影响越来越大,但它仍保持着强大的延续力,因为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探讨传统的服饰文化,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拓展现代服装设计的思路。本文将从纳西族传统服饰的发展历史、变迁与演进、现状与保护、服饰分析、传承与创新以及“优轭”的材质、色彩、图案、款式等服饰元素入手,进行解构性研究。从民族学、民俗学、美学等角度进行分析,运用案例比较分析研究,梳理解读纳西族传统服饰“优轭”特有
近年来,成都市农村宅基地存在普遍闲置、违法违规用地等状况,为保证闲置宅基地有效退出,成都市积极参与到相关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当中。文章通过对成都市用地现状和实施的"双
植物生长的过程中缺少水分,受到干旱胁迫会造成大面积的枯萎死亡,寻找植物与抗旱性相关的关键基因,对提高植物在干旱环境中的生存能力意义重大。基因芯片技术的出现及飞速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