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抗虫相关基因OsERF3及OsACS2的功能解析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mingminghapp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植物诱导抗虫反应产生的分子机理一直是植物分子生物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植食性昆虫为害能够引起植物体内大量基因转录水平的变化,暗示转录因子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大量研究表明乙烯信号途径参与调控植物的诱导抗虫反应。为此,本文以水稻ERF (ethylene responsive factor)转录因子OsERF3及乙烯合成相关的ACC合酶(1-amino-cyclopropane-1-carboxylic acid synthase, ACS)基因OsACS2为研究对象,对其在水稻诱导抗虫反应中的作用及调控机理进行了详细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 OsERF3定位于细胞核,机械损伤、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 rice striped stem borer, SSB)及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 rice leaf folder, LF)为害能够迅速诱导OsERF3基因表达,而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 rice brown planthopper, BPH)为害不诱导其表达,甚至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利用农杆菌转化法,我们分别获得了OsERF3反义抑制及过量表达的水稻突变体植株。研究表明,OsERF3正调控2个MAPK基因OsMEK3, OsMPK3及2个WRKY转录因子OsWRKY53、OsWRKY70表达,并且正调控信号分子JA (jasmonic acid)、SA (salicylic acid)、乙烯的合成及胰蛋白酶抑制剂(trypsin protease inhibitors, TrypPIs)的产生。OsERF3正调控水稻对SSB的抗性,与野生型(wide type, WT)相比,取食反义品系后SSB幼虫生长加快,而过量品系则不利于SSB生长;SSB取食反义品系后植株提前死亡,过量品系则提高对SSB的耐害性。另一方面,OsERF3负调控水稻对BPH的抗性,反义品系降低了BPH雌成虫的取食、产卵选择性及初孵若虫存活率,过量品系则与之相反;进一步研究发现,OsERF3主要通过影响JA及H202合成分别调控水稻对SSB和BPH的抗性。综上所述,OsERF3是水稻诱导抗虫反应中的一个早期应答基因,位于信号途径的上游,在水稻防御不同取食习性昆虫为害中发挥了关键作用。2)机械损伤、SSB、LF及BPH为害能够迅速诱导OsACS2表达。反义抑制OsACS2表达减少SSB为害诱导的乙烯释放量、TrypPIs和挥发物含量,降低水稻对SSB的抗性;外源ACC (1-amino-cyclopropane-l-carboxylic acid)处理可以恢复水稻TrypPIs的合成及其对SSB的抗性。与此相反,反义抑制OsACS2降低BPH的取食和产卵选择性,而外源ACC处理后则可以恢复BPH对突变体的选择性。上述结果表明,OsACS2通过调控虫害诱导的乙烯合成影响水稻的直接防御和间接防御,从而对不同取食习性的昆虫产生不同的影响。
其他文献
我们在NVIDIA的支持下获得了4片最具代表性的Quadro4图形卡和艾尔莎北京办事处提供的GL0ria DCC、GL0ria Ⅲ、Synergy Ⅲ显卡,经过精心的策划,完成了这篇专业图形卡测试.希望
由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系研制开发的具有自主版权的大型通用结构分析程序系统--JIFEX,具有用子结构建模并计算,对弹塑性和三维多体有摩擦弹性和弹塑性接触问题进行分析及对
随着白色金针菇消费量的增加,栽培量也在逐年增加,一些新的地区和栽培户也纷纷加入了栽培白色金针菇的行列。但因为各地区栽培使用的菇棚结构各式各样,使得新的栽培者难以选择。
丹东龙升食用菌有限公司经过五年时间完成的“黄伞龙升8号新品种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研究”项目,近日通过省科技厅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该项研究是采用玉米芯主料为配方,结合北
目的:探讨白及胶治疗宫颈炎的疗效与机制。方法:用苯酚胶浆阴道注射建立大鼠宫颈炎模型,6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双唑泰栓组、白及胶浆低中高剂量组。治疗1
干旱和盐碱化是目前人类面临的世界性问题,也是抑制作物和牧草产量的主要环境因子,特别是在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显得尤为严重。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素有“牧草之
植物在长期演化过程中,进化出了一系列的光受体来对光作出响应。其中一类很重要的光受体是光敏色素(phytochrome)家族。光敏色素主要对红光和远红光作出响应,参与种子萌发、
毕摩传承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表现形式,已成为彝族文化艺术的重要载体予以呈现。在当今的社会语境下,毕摩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迁,出现了文化再生的现象。这种文化再生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