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丁玲二十世纪20年代—40年代小说中的男性形象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zhi_1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二十世纪20年代登上文坛的女作家中,丁玲无疑是一位大家。跨20、30和40年代,并在这三个时期都有杰出成就的作家并不多,而丁玲则是其中的一个。她这几十年的创作,从都市到农村,从女性到男性,从追求虚无的个性主义,到真诚的追求革命,主人公身份、道路、思想感情都发生很大变化。丁玲的小说作品在《丁玲全集》十二卷里只占了四卷,相对而言,小说的数量是不多的,而且还包括了那些因时代和历史的原因未完稿的一些,如《母亲》、《在严寒的日子里》等作品,这无论对作家、历史还是读者来说,都是一个莫大的遗憾。在这三个年代的创作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丁玲小说创作中的男性形象变化的波浪线,这些男性形象的身份又分别随着时代大潮的变化而变化,丁玲对男性的看法和感觉也在跟随时代的变化而进步。从中我们可以发现丁玲小说创作中男性形象变化极为突出的三个高峰时期。(一)早期小说创作,大致是指从发表《梦珂》开始到《韦护》发表的前期。这个时期的小说,写得几乎都是以女性为主角的作品,男性在这个阶段被置于解构的地位。这个时期的小说,丁玲主要解析了五四退潮后都市男性思想上的空虚、无聊,他们游离于时代潮流之外,而热衷于对都市女性的欲望追逐,他们是都市文化的主导者和异化者。(二)左翼时期作品中的男性形象,以《韦护》、《一九三○年春上海》(一、二)为代表。分析丁玲30年代初期小说中的革命男性,他们有着革命的热情和坚定的革命信仰,他们在时代的浪潮中坚定地实践着男儿“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本色。但革命的外衣也掩饰不了他们内里的男权意识。(三)延安时期的小说创作以《讲话》为界限,本文只谈前期小说中的男性形象。在这一阶段里,我们看到丁玲正一步一步地寻找着适合于自己的题材和人物,而且,她的创作也是在一步一步地向适合自己的目标靠近。本文只择取其中写于1937年的《东村事件》和1940年的《我在霞村的时候》和写于1941年的《夜》,这三篇小说,作者都集中描写了革命战争中的工农阶级的觉醒和自我超越的过程,表现了无产阶级的顽强拼搏精神。但丁玲也批判了这些革命男性身上落后的小生产习气仍在乡村、革命队伍中作祟,他们身上的封建男权意识还在解放区残害着解放区的女性。
其他文献
在过去的一个多世纪中,人类社会曾目睹了三次经济转变,第一次是工业革命,随后是技术革命,之后是全球化时代。现在人类正面临着另一次巨大变革,这就是绿色经济时代。
我们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决策和战略部署,是坚持说辩证论的典范,是运用唯物辩论法的楷模,是贯彻历史唯物主义的样板,它适应了我国发展进入新世纪新阶段的要求,反映了
期刊
人们常用单边梁切口法(SENB)评价多孔陶瓷的断裂韧性(KIC),KIC随孔隙率增加而不断下降。SENB测试结果表明,多孔陶瓷中的微气孔、微裂纹不仅没有起到增韧作用阻止裂纹扩展,反而
本文从男女两性在社会生产结构中位置、功能的差异及基于这种差异而形成的种种原则、假定和惯例中,对家务劳动在女性话语中产生、运作的历史原由作了社会学意义上的分析,试图
税收是市场经济中不可缺少的一项政府行为,是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税收的增长与经济发展是分不开的,一方面经济决定税收,另一方面税收又反作用于经济,对经济起着调节器的
在新一轮的地理课程和教学改革中,课程和教学评价改革乃是整个新课程体系中的核心问题,“立足过程、促进发展”是课程评价改革的指导思想,在第四代评价思想浸润下的真实性评
林地是林业生产最重要的生产资料,是发展林业的物质基础,是获取林业物质财富的源泉,是森林资源资产的组成部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既要将林地当作林业生产的基础资源经营,更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应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中来,激励他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教多”。——明·皮日休《汴河怀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