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降水估计与预报的智能化方法研究

来源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521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精准高效的降水估计与预报对于农业、交通、水利、电力等多个行业都具有重要意义。得益于全球气象卫星监测的精密化,气象卫星观测数据正在持续爆炸式增长,如何有效挖掘海量卫星观测数据中隐藏的重要降水信息是提升卫星降水估计和预报性能的一大挑战。对于卫星降水估计,如何建模高时空分辨率的卫星观测信息与降水之间的非线性关系是提升降水估计的时效性以及精确性的关键。对于卫星降水预报,如何从卫星观测序列中提取大气运动演变的时空信息是提升降水预报能力亟需解决的问题。为此,本文利用深度学习技术解决上述问题,并分别针对两种极端情况降水(热带气旋强降水和干旱少雨地区降水)进行具体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提出了一种基于多任务卷积神经网络的热带气旋降水估计方法。针对如何从卫星云图中学习鲁棒的降水特征问题,该方法采用卷积神经网络自动提取卫星云图中与降水相关的空间特征,并通过非线性激活函数建立卫星观测与降水强度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另外,针对热带气旋强度变化会对降水产生影响的问题,该方法采用多任务学习的思路,即在热带气旋降水估计任务的基础上加入风力等级分类任务,通过卫星云图对近热带气旋中心的风力进行等级分类,以辅助提高降水估计任务的精度。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刻画降水空间分布细节,且加入风力等级分类分支的多任务网络能够进一步提升热带气旋降水估计的精度。(2)提出了一种基于Transformer的热带气旋降水预报方法。针对如何从卫星云图序列中学习降水趋势的问题,该方法在特征编码和解码阶段均采用三维卷积运算,在不影响时间信息的前提下,从卫星云图中提取与降水相关的局部空间特征。同时,在每个编码模块的最后添加了Transformer结构来进行时间信息和全局上下文信息的建模,以捕捉降水趋势并进一步提升模型降水预报的精度。实验结果表明增加了Transformer编码结构的方法能够有效学习降水趋势和空间分布细节,并且在降水阈值较大时可以有效提升模型的预报性能。(3)提出了一种基于两阶段卷积神经网络的新疆地区降水估计与预报方法。针对中国新疆地区干旱少雨和降水样本分布极度不平衡的问题,该方法首先利用卷积神经网络从卫星云图(序列)中自动提取与降水相关的空间信息,进而对固定位置处是否有降水做出判别,最后对被判别为有降水的位置进行具体降水量的估计(预报)。此外,考虑到地形对降水空间分布和强度的影响,该方法在降水量估计(预报)阶段引入地形和位置要素来进一步提高降水估计的精度。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站点观测以及格点降水产品的性能评估中均取得了优异的性能。
其他文献
随着“中国制造2025”时间点的迫近,机器人的应用日益广泛,生产生活中随处可见机器人的身影。在生产工作中,机械臂周边的环境不仅复杂多样,而且面临日渐提高的工作效率和精度要求。鉴于此,本文首先以路径最短为性能指标,进行了避障路径规划研究,然后以时间-冲击最优,进行了轨迹规划研究。主要研究内容为:本文首先采用几何法和解析法求解对机械臂从正逆两方面进行运动学分析。为后文的路径规划以及轨迹规划的研究奠定理
磁电弹(Magneto-electro-elastic,MEE)复合材料是制备智能结构与器件的理想材料,具有优异的多物理场耦合性能,可快速实现机械能、电能、磁能、热能和化学能等能量的相互转换,满足现代科技向高集成化、超微型化、高密积化发展的需求。湿热环境中的磁电弹智能元器件,其力学特性受环境湿度、温度变化的影响十分显著。对温度场和湿度场中磁电弹智能元器件的静态和动态响应特性做出精准的分析,能够有效
研究背景既往使用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整体长轴应变(GLS)监测癌症治疗后的心脏功能,但心肌做功(MW)参数可能在这方面表现更好,因为它们考虑了心肌应变和负荷条件。研究目的我们旨在调查MW参数在蒽环类药物化疗儿童和青少年肿瘤患者随访中的价值。方法从598名患者(59%男性,12.2[4.7-17.3]岁开始化疗)的2,342次超声心动图检查中获得左室功能的传统标志物(左室缩短分数[LVFS]
随着经济的增长,市场上对能源液体燃料的需求不断增加,含有更多杂质的低质量化石燃料被开发使用,其中大量含硫化合物的燃烧会排放SOX化合物,引发一系列的环境问题。氧化脱硫(ODS)工艺因反应条件温和脱硫率高等优点而成为当下燃油脱硫的研究热点之一。高活性的多金属氧酸盐(POMs)是优异的氧化脱硫催化剂,但POMs作为均相催化剂易溶于多种溶剂,导致难分离、不易回收利用。针对以上问题,本研究采用不同方法(共
背景及目的:幽门螺杆菌是胃炎及胃溃疡等疾病的主要病因之一,也是世卫组织认定的Ⅰ类致癌物。早期检测幽门螺杆菌对胃癌一级预防具有重要意义。临床上已有许多幽门螺杆菌检测方法,如快速尿素酶试验、尿素呼气实验等,均具有较好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然而,由于设备要求高及取样困难等原因,目前仍没有一种方法能够实现人群大规模检测。因此,建立一种适用于人群大规模检测的无创、快速检测方法显得尤为重要。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CR
研究背景: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累及全身周围关节,最终可能导致患者关节的功能丧失,给患者生活带来极大影响。目前,RA的早期治疗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其对于延缓疾病发展、抗炎具有一定效果,但其长期有效性及药物的副作用等问题依旧存在,对于RA的治疗有不利影响。近年来,许多新型生物材料如脂质体、水凝胶、碳纳米管等被发明,因其具有良好的
作为可再生能源的革命性技术,可充电锂离子电池在近几十年得到了广泛研究。负极材料是锂离子电池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锂离子电池的性能有重要的影响。然而,以石墨为负极的传统锂离子电池已经无法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如电动汽车和大型电源)。为了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功率密度和稳定性来满足当代社会发展的需求,科学家们在设计合成高比容量、长循环寿命的可替代负极材料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在钒氧化物基材料中,钒离子具
研究背景单肺通气(One Lung Ventilation,OLV 或 Single Lung Ventilation,SLV)是一种依赖于使用双腔气管插管来使一侧肺通气,而另一侧肺因为被动放气而塌陷的通气方法。但是,单肺通气过程中肺断气复气可以增加术后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的发生率,ALI造成的肺损害是胸科手术后死亡的主要原因。到目前为止,单肺通气过程中肺断气复
DNA损伤即DNA物理状态或化学结构异常,它是癌症、衰老相关疾病的重要病理环节之一,也是紫外/电离辐射、化疗药物等导致机体细胞损伤的重要因素。因此,寻找发现能减少DNA损伤发生或促进DNA损伤修复的活性化合物,已成为药物筛选领域的热点。然而,现有的DNA损伤评价方法大多依赖于凝胶电泳、放射性标记等常规分析方法,存在通量低、灵敏度不足等问题。随着仪器分析技术的进步,以显微成像结合荧光标记为特点的高内
近几十年来,全球范围内极端降水事件发生的频率和强度日益增加,造成的危害越来越严重,使得极端降水成为国内外气象和水文等领域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极端降水研究中的水文频率分析方法,可获得特定频率的降雨估计值及其时空变化规律,为防洪工程规划及暴雨洪涝灾害的风险评估和预警提供依据,以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近年来,我国的频率分析方法研究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在实际防洪规划设计和暴雨洪涝灾害预警业务中常用的频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