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我国经济发展的目标是在防止通胀的前提下,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还要促进民生发展。对于多重宏观目标的实现,最直接的要求是扩大社会融资规模。这种稳健的增长模式,适合采用控制信贷增长,扩大债务融资规模的方式来达到融资要求。因此债券市场的发展是关键,也响应了政策的支持。债务融资工具与其他融资手段相比,市场化程度高、信息披露要求高,运作的从业人员和机构专业化程度高,整体也更加透明有效,更有利于吸引和聚集大量的投资者和资金需求者。此时推出的中小企业私募债,正是落实经济发展政策的具体措施,有利于进一步发挥债务资本市场支持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作用,为许多的高新技术产业提供更加便利灵活的融资服务。与海外私募债券市场相比,我国的私募债,无论在规模上,在种类上,在监管上,在制度上都与发达国家的发展程度相差甚远。2015年新公司债券管理办法的出台让中国私募债市场的发展上了一个新的台阶。非公开公司债的推出放宽了私募债发行人的范围,简便了发行程序,仅2015年一年,私募债券发行规模的增长就与公募债券的增长相当,并且在2013年和2014年,公募债是一直处于负增长的状态,私募债券却一直保持着正增长。由此可见私募债比公募债更具有增长活力。大力发展债券市场是符合我国近几年的政策发展的。在公司债券大力改革的同时,公募债和私募债都享受到了政策上的开放,但为什么在同等条件下,私募债券的发展表现会远好于公募债券的发展?即在条件越来越成熟后,为什么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发行私募债?本文从理论假设和实证检验的角度出发,采用因子分析和逻辑回归分析对我国企业私募债券融资选择的影响因素作了分析解读。关于文章主题,国内外相关的文献综述整体较少,国内关于私募债的文献几乎都是中小企业私募债的,而且几乎都是理论叙述。国外的相关文献主要从三个方向上来总结:一是债券融资选择的研究,主要证明了债券融资优于股权融资,债券融资具有税收效应,债券融资可以向市场传递正面的信息,使公司价值增加;二是关于债务配置理论的总结。这部分是文章假设的主要理论来源,主要是从四个方面来阐述私募债和公募债之间的选择关系:发行费用、道德风险产生的契约成本、企业所受的监管约束和逆向选择产生的契约成本。理论研究的结果是由于公募发行所需要承担的发行费用有一部分是非常固定的,比起私募债来说成本更大,那么小规模的发行,选择私募债是有利的;由于股东的选择会出现资产替换和投资不足的问题,这些问题会加大债务契约成本,在这种情况下选择公募债将会使得手续费用非常大,因此成长机会和融资方式多的企业,股东权利大的企业,其股东与债权人之间关于融资选择的矛盾是非常大的。在这种情况下的企业大部分是选择私募债融资的,因为私募债在股东与债权人发生冲突时可以减少契约成本。资本市场上受监管多的企业有着频繁的融资记录,因此其信誉度比较高,对于私募融资的需求小。当公司面临着巨大的信息不对称,但是公司却有高成长性和盈利性的时候,私募债将成为其融资的最佳选择。三是具体关于私募债融资研究总结。以往的研究证明了私募债比公募债在收益率损失上更有优势,在并购融资上是很好的融资工具;在信用评级方面,质量高的公司其主体信用评级高,其公募融资的可能性也更大。私募债券是公司债券的一种,债券融资是融资方式的一种,因此研究私募债融资的影响因素与以上关于债务融资动机有很高的相关性。本文的写作依据和假设也是在对于文献综述总结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此外,本文做此分析,除了是对私募债券融资选择的研究解释,更多的还是希望从私募债券的研究衍生出我国债券市场的发展以及存在的问题。本文写作的创新之处在于从公司治理和财务分析两方面进行了综合的实证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于问题的看待更加全面。结论创新之处在于从实证结果中得到了与理论经验假设不相符的地方,由此反应出我国债券市场发展的特别之处,企业公司治理的不合理之处,并对此作出了具有现实意义的解释。采用了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于私募债的融资选择做实证检验,这是国内少有的;其次,选择的变量覆盖了公司治理和公司财务的信息,能够更全面地对公司的融资选择做出评价。文章的结论并没有完全与前文的假设相符,然而这些不相符的地方正好反映出我国债券市场和企业公司所存在的诟病。但是文章在数据选取上采用了wind数据库,如果能够综合更多的数据库,对完全版的数据进行补充,可能能够获得更大的数据量。通过对文献综述的总结和中外私募债券市场的对比,本文总结出了五条假设,假设一:中小企业、非上市公司等比起公开发行的债券更倾向于私募债券融资;假设二:公司大股东所占的股份比例越大,比起公募发行,公司更倾向于私募债券融资;假设三:中央企业、国有企业比民营企业,私营企业等更倾向于发行公募债券融资,较少选择私募债券;假设四:成长性强,盈利能力强的公司相对于公募债券更倾向于选择发行私募债券融资;假设五:主体信用评级越低的公司越倾向于发行私募债券,私募债的债项评级普遍低于公募债券。本文实证运用了主成分分析法,从十五个财务指标变量中提取出了能代表公司短期偿债能力,长期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和成长能力五个方面的五个主成分,以主成分为自变量,债券发行方式为因变量,使用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得出财务分析类的结果。将主体信息和债项信息分别进行单因素逻辑回归和多因素逻辑回归,最终得出的多因素逻辑回归的实证结果是文章最终的结果。将结论与假设作对比,发现并没有如理论和经验所假设的那样完全相符。不同的地方在于,主体评级越高的公司并没有越倾向于发行公募债;受监管程度越强的公司,并没有越倾向于发公募债;盈利能力越强的公司并没有越倾向于发行私募债。还由实证结果得出了偿债能力越强越倾向于发行私募债的结论,且短期偿债能力的影响是最大的。结合我国目前企业的发展现状对于上述结论的不同之处进行探讨,发现问题的根源还是在于我国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不彻底。股份制改革不彻底反映我国企业目前所普遍存在的“一股独大”的现象,国企经营效率普遍低于民营企业。在评级事业发展不成熟的情况下,诚信经营的理念尚未完全渗透在企业中。针对实证结果和其所反映出来的问题,文章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和对债券市场未来的展望。完善我国债券市场的信用评级和监管制度等的基础上,要加快利率市场化,推动创新技术型企业的发展,扩大债券市场的活跃度,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债券市场的融资分配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