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性痴呆的用药规律研究及温肾助阳化痰祛瘀法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观察

来源 :山东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ngsc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运用关联规则对中药治疗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D)的文献进行收集、筛选、整理,分析用药特点并总结不同证型的用药规律;设计临床对照试验,研究温肾助阳化痰祛瘀法治疗VaD的临床疗效。方法:1.用药规律研究:计算机检索199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中国知网(CNKI)、万方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全文期刊数据库(VIP)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收录的中药治疗VaD的所有文献,筛选、整理出相应的临床研究的文献,将数据录入Microsoft Excel表格,建立中药治疗VaD的数据库,采取计数资料描述性统计方法对高频药物、中药分类、四气、五味、归经、中医证型进行频次描述。提取各证型中药,运用SPSS Modeler18.0中的Apriori算法对不同证-药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关联分析的结果以表格和web可视化图的形式展示出来。2.临床研究:VaD的病人常伴有畏寒肢冷、腰膝酸软、精神萎靡、咳嗽痰多、舌质紫暗等临床表现,病机属肾阳虚兼痰瘀的患者多见,我们选择证属肾阳虚痰瘀的100例诊断为VaD的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给予温阳化痰祛瘀汤联合盐酸多奈哌齐片(安理申)治疗,对照组给予盐酸多奈哌齐片治疗,两组均以治疗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治疗后判定患者的认知能力、日常生活能力和中医证候疗效。结果:1.用药规律研究:(1)高频药物:总共检索到8822条文献,去重后,依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进行筛选,最终筛选出239条文献,包括273首方剂,共涉及174味中药,应用总频数为2768次,频数在20次以上者共有38味中药,从高到低分别为石菖蒲、远志、川芎、黄芪、丹参、熟地黄、茯苓、何首乌、当归等。(2)中药分类:共19类,频数从高到低依次是补虚药、活血祛瘀药、开窍药、安神药、清热药、平肝熄风药、化痰止咳平喘药等,补虚药的归经以肾经为主,补虚药的分类中以补气药为重。(3)四气、五味、归经:四气以温、平、寒为主,五味以甘、苦、辛为主,归经以肝经、肾经、脾经、肺经、心经为主。(4)中医证型:共搜集到14个证型,频数从高到低依次是髓海不足证、瘀血内阻证、痰浊阻滞证、气虚血瘀证、脾肾两虚证、肝肾亏虚证、心脾两虚证等。(5)证-药关联规则分析:为避免结果偏差,仅对样本量大于30的证型,即髓海不足、瘀血内阻、痰浊阻滞和气虚血瘀这四种证型进行证-药关联规则分析。髓海不足证常应用的组合为肉桂、熟地黄、何首乌、附子、鹿茸、枸杞子等;瘀血内阻证常应用的组合为红花、麝香、桃仁、赤芍、川芎等;痰浊阻滞证常用的组合为茯苓、石菖蒲、半夏、陈皮、胆南星等;气虚血瘀证常用的组合为黄芪、赤芍、桃仁、红花、地龙等。2.临床研究:脱落5例,最终纳入患者的数量为治疗组48例,对照组47例。治疗前通过对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文化程度、既往病史、治疗前的MMSE评分、MoCA评分、ADL评分和中医证候积分进行比较,显示具有可比性(P>0.05)。统计学结果显示:应用温阳化痰祛瘀汤后,治疗组MMSE、MoCA、ADL疗效指数和中医证候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MMSE评分和MoCA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P<0.01),ADL评分和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1),且治疗组MMSE评分和MoC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ADL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1.VaD发病多与肾、脾、肝密切相关,其中与肾关系尤为密切。补虚是治疗VaD的基本大法,化痰祛瘀是治疗VaD的有效途径。常见的几种证型中,髓海不足证常应用的组合为肉桂、熟地黄、何首乌、附子、鹿茸、枸杞子等;瘀血内阻证常应用的组合为红花、麝香、桃仁、赤芍、川芎等;痰浊阻滞证常用的组合为茯苓、石菖蒲、半夏、陈皮、胆南星等;气虚血瘀证常用的组合为黄芪、赤芍、桃仁、红花、地龙等。2.临床研究:温肾助阳化痰祛瘀法能提高VaD患者的认知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改善VaD肾阳虚痰瘀患者的症状。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在当代,我国教师处于社会转型与教育改革频繁推进的多重境遇之下,其身份认同也随之受到了巨大挑战,体现在向外和向内两个维度的身份认同:向外,教师应如何更好地与因社会流动、开放而产生的“陌生他者”相处的问题;向内,教师应如何处理职业的功用价值与自我人生意义感的问题。基于此背景,本文以理论分析与跨案例研究为基本研究方法论,探讨当代我国教师身份认同的境遇及问题实质,并希望能够从伦理视角发现一条通向未来身份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