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农业大学江北新校区体育馆设计 ——基于高校体育馆多功能利用研究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123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体育馆进行赛后的设计和改造,从而实现体育馆赛后多功能的综合利用。对于坐落于各大综合院校的体育馆建筑,除了要承接社会性的体育赛事,还要满足校园体育教学、集会和各类文艺活动等需求,这无疑对体育馆建筑多功能的综合利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资料分析、案例研究,从场地选择、看台设计和看台下辅助空间改造这三个方面,研究高校体育馆多功能利用的设计策略,为项目设计提供理论支持。本文按照“理论——实践”的研究方法进行,结合实践项目:南京农业大学江北新校区体育馆设计,项目定位为多功能利用的综合体育馆;旨在为南农江北新校区的师生提供一个体育教学、训练和比赛的发生场所。本案是本人参与的实际项目,在设计过程中,通过基地调研、案例研究、设计研究等,结合场地现状、历史沿革、功能需求等,完成体育馆的方案设计,并提出赛后多功能利用的改造策略。本文共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设计研究部分,下篇为设计成果。上篇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是绪论部分,简要介绍了项目背景和设计研究方法;第二章为设计研究部分,归纳和总结了体育馆主比赛厅的平面类型和组织方式,重点研究了其赛时与赛后多功能利用的改造策略。第三章为案例研究,选取了两个典型的综合体育馆的案例,从场地选择、看台形式设计和看台下辅助空间改造这三个角度研究和学习改造策略。第四章为项目概况,分析了项目的区位、交通条件、历史沿革和现状,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为项目的深化设计提供策略;第五章为方案设计,主要阐述了项目规划策略指导下的单体设计,具体解决建筑形态、功能分区、人行流线和室外公共空间等问题,并在深化部分,对体育馆主场馆赛时与赛后多功能利用改造进行研究设计,借应急传染病医疗隔离中心的改造作具体说明设计。本文正文共约23000字,图表83幅。
其他文献
如今,在国家政策与市场经济的双重引导下,我国的文化创意产品呈现出多种多样并且复杂的状态和趋势。为了追求文创产品的价值转变的最大化,必须要在基于其文化的基础之上,以及创意的理念核心之上,再加入以生活为主题的设计,才能够体现出设计的人性化,满足大众消费的需求。现在是快速发展的21世纪,大众群体的价值观念也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化而改变,多元化的价值观使得文化创意产品这一休闲类消费文化得以诞生和发展。在美术馆
20世纪中叶随着世界发展不平衡产生的社会危机,新兴了一种表现矛盾、反传统及非理性的艺术手法——荒诞,进而影响不同领域发展为一种艺术思潮,成为现今最具代表性的创作手法之一。这种艺术表现形式在具象绘画艺术领域中具有极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独特的寓意内涵,满足人们的精神欲望和需求。荒诞艺术与社会政治文化的变迁息息相关,是艺术家穿越现实世界到达精神世界的旅程,同时展现了具象架上绘画在艺术多元化进程下所呈现的
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社会城市粗犷扩张,社会矛盾和环境问题日渐突出,衍生出易诱发犯罪的病态空间环境。生活性街道是日常生活中与人们关系最密切的公共空间之一,安全的街道环境可以提升环境参与者的安全感,减少对被害的恐惧。有必要结合“通过环境设计预防犯罪”(Crime Prevention Through Environmental Design,简称CPTED)理论,并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和
中国钢琴历经近百年发展,出现了大量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钢琴作品,其中不乏以歌颂祖国为题材的精品力作,蒋泓教授根据同名歌曲改编的钢琴独奏曲《我的祖国》就是典型代表。本文从主题、结构、意蕴、画面感四个方面对其美学特征进行了理论分析,同时就作品演奏过程中的技术难点、细节处理、情感表达技巧等进行了实践探讨。本文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为作品的写作契机、研究意义与现状;第二部分介绍作者与作品概况;第三部分阐述美学
本文以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博雅汉语·初级起步篇ⅠⅡ》为调查研究对象,考察教材课后的词汇习题设置是否符合学习者深度习得词汇的要求。本文的主体的第二章和第三章,我们通过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不仅从多方角度,还从发展角度出发,力求全面立体地探究词汇练习。从多方角度出发,我们通过对题量和题型的统计、词汇知识框架与习题设置、词汇练习内容与词汇深度习得、“产”“接”能力的训练进行分析,
城市功能空间分布评价是配置优化的基础,基于大数据的城市功能空间分布评价,能够在城市中微空间尺度下精细化地定量测度城市功能的空间资源配置情况,甄别不合理空间并进行优化调整,对于有效应对交通拥堵、资源分配不均等城市问题,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以西安市中心城区为研究对象,利用历版总规资料、统计数据、POI数据和道路网数据,通过GIS空间分析、Geoda空间分析、数学定量模型和实证研究等方法
作为一名艺术作曲硕士,如何在音乐创作上更好地立足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文化继承与音乐艺术创新,同时又更好地具有国际化的音乐创作风格和理念,应当是我们努力的一个发展方向和追求。研究生学习以来,笔者对于中国传统音乐特别是江西地域音乐的形态特征有更全面的认识,对中国传统文化内涵有更深刻的理解。同时在导师的辛勤指导和自己的不懈努力下,又针对性地学习了为数不少的中外优秀音乐作品,这给笔者的音乐创
河流与人类的生产生活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水资源作为人类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资源之一,已成为了不少发展中地区的制约因素。造成河流水污染的原因来自方方面面,随着对点源污染排放的有效控制,面源污染已成为了现阶段值得关注的一大问题。通过分析流域景观格局对河流水质的影响并总结其规律,有助于为河流水质的改善提供依据和参考。本研究以2017年高分二号(GF-2)遥感影像为基础数据源,利用Arc GIS 10.
毕业音乐会是通过三年研究生阶段,不断实践、磨合、演练中凝练出来的结晶,也是一份汇报与收获。本文主要以笔者的音乐会作品展开探究,从实践所得的感想与理性理论分析角度对其作品进行深入的研究。因笔者在本科阶段以美声专业为主,经导师的同意在此次音乐会中选取少许美声作品来增添风采。借鉴是学习声乐的道路上不可或缺的一项技能,地方民歌语言的还原及意大利语言正音等均需要反复的听、读、唱,从而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独有的演
本文以巴洛克时期和浪漫时期大提琴演奏音色的学习和比较研究为标题,通过对巴洛克时期和浪漫时期不同的历史文化和美学发展展开,阐述了两个时期存在的差异,以及两个时期著名的作曲家的介绍,通过两个时期的不同作曲家的作品对大提琴演奏和音色进行了分析,在运弓,弓速,弓力,揉弦幅度,触弦点等不同的角度和影响的因素,在音乐会选曲、练习等都做了精细的安排和思考,根据巴洛克和浪漫不同时期的发展和音乐色彩的对比来安排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