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在农村经济不断发展、农民物质生活条件日益提高的同时,农村基督教信仰也悄然升温,此时应当关注农民文化生活的动向,特别是对农民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这将有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本论文就是从这一思想出发,透过文化视角,运用发放问卷、个别访谈和随机观察、参与活动的方法,对一定经济基础上、文化背景下的农村社会的基督教信仰,及其对农民生活的影响进行调查,探讨农村基督教存在和发展的正面、负面的影响及潜在的问题,从而为正确引导文化发展和管理农村文化事业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第一部分,通过对当地的人文、地理、经济、基督教信仰现状的调查和分析认为,当地基督教信仰者的年龄呈现年轻化趋势;职业构成由单纯务农的农民向其他行业蔓延;因年龄、职业、性别等原因造成信仰动机呈现出体验型、学习型、群体需要型、精神慰藉型等特征。由此看出,农村基督教的传播以传统文化为依托,其途径有以亲戚和家庭成员为主的对内传播,并逐步向整个家族蔓延的特征。第二部分,从构成宗教实体的基本要素:宗教信仰、宗教感情,以及同这种信仰和感情相适应的宗教仪式和宗教组织出发,归纳出农村基督教信仰的特征是:宗教情感和体验使人向善的同时,也使农民产生宿命论倾向。宗教信仰虽“安抚”民心,却带有明显的功利性。宗教情感的加深使信众产生团体的凝聚力,农民信众变得有“自我保护”意识,从而使农村基督教组织变得更加隐蔽。宗教仪式的开展多借助于当地的民俗活动来进行,虽然恢复了民间的风俗活动,却在不同程度上改变了民间风俗的原质。第三部分,在对前两部分分析的基础上,认为农村基督教信仰的心理调适功能对于稳定民众情绪起一定的辅助作用;宗教道德的宣传和实践有助于形成较好的社会风气;宗教的文化传承功能有助于促进农村文化发展。这些虽然是有益一面,但更应注意存在的问题:农民文化水平偏低,因此对文化渗透的认识程度不够;农民对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了解的不够全面和深入;从事基层宗教管理工作的人员较少;民间类宗教团体在意识形态上存在着副作用。第四部分,对于解决上述问题的一些建议。农村的建设和发展,无论是在文化上、还是在经济上都需要关怀和指导,因此需要健全农村道德的引导机制,丰富农村精神文化生活;加强党和政府在农村基层的组织建设;完善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