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山地乡村建筑外环境营建策略研究

被引量 : 32次 | 上传用户:cayy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面积占到全国国土面积的70%左右。我国西部地区,山地分布广泛,除了少数的几个较为狭小的平原和一些零散分布的地势平坦区域外,大部分为山地所覆盖,是我国经济欠发达、需要加强开发的地区。在西部,相当多的农民生活在山地乡村。西部山地乡村地形复杂,气候类型多样,加上山地乡村居民的生活习惯,因此,形成了独特的外部空间形态。在西部大开发、乡村城市化以及新农村建设的推动下,乡村的经济得到了蓬勃发展,乡村社会、文化以及环境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致使西部山地乡村的外部空间正面临着一场重要的变革:由于农业生产方式日趋现代化和机械化从而导致了传统乡村生活方式和民风、民俗的改变;“城市化”对乡村空间的负面影响也日渐凸显,其表现为:乡村环境的逐渐恶化,乡村资源的浪费和大量流失,以及城市蔓延给乡村所带来的人—地矛盾。因此,乡村环境必须得到重视和保护,其保护的内容主要包括:文化和生态环境。本文作为国家创新研究群体基金“西部地域建筑环境与能耗控制理论研究”的子课题之一,以西部山地乡村建筑外环境营建及营建策略研究的内容,力求通过对环境生态学、环境心理学、环境伦理学、环境美学等理论知识的融合,通过了解西部山地乡村的地形、气候特点以及外环境的特征、构成要素、控制要素,在对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学习与借鉴的基础上提出西部山地乡村建筑外环境的营建策略。首先,论文从分析西部山地乡村建筑外环境的现状开始,针对营建活动中存在环境问题、生态破坏问题提出课题研究的必要性以及重要性,并提出课题的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其次,对于文章中涉及的一些相关概念进行解释及界定,结合西部山地地区的气候特征,对建筑外环境的组成要素及建筑外环境中的影响因子进行分析,总结西部山地乡村的建筑外环境的特征,为西部山地乡村的建筑外环境设计实践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三,对环境中“物理社会环境”、“生物社会环境”及“心理社会环境”进行了区分,从环境心理学的角度对人的需求进行了分析,重点讨论人的行为和人的心理对于建筑外环境营建的影响作用。第四,分析并总结建筑外环境的构成要素、影响因素及控制要素,并遵循建筑外环境的营建原则,提出了西部山地乡村进行外环境营建的策略—西部山地乡村外环境的营建应当从村民的基本需求出发,结合当地的地形、气候、文化、经济等条件,引导山地乡村村民适当的、合理的改造外部环境,改善其居住环境,实现在有限的经济条件下完善当地的外部空间环境。最后,论文以典型的研究案例—四川成都大坪村的灾后重建项目为例,从初期的实地调研、测试分析、整个村落的总体规划、建筑的单体设计到项目的建成以及逐步完善,对作者亲自参与的这个灾后重建项目建筑外环境设计进行了总结和凝练。重建后的大坪村,单体建筑以及村落的整体规划取得了良好的环境效应,得到了村民的一致好评。该项目证明了山地乡村的建筑外环境的设计也可以以可持续发展的方式实现。本文的研究和实践都证明了对西部山地乡村建筑外环境营建的研究是十分可行和有意义的,希望本文的研究和实践可以为我国西部山地乡村建筑外环境的设计和实践提供借鉴。
其他文献
本文根据邯郸地区的大范围观测资料,对小麦的作物干旱指数(CWSI)和裸地的土壤干旱指数(SWSI)及其与土壤水发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了CWSI和SWSI的影响因素和在旱情监测中的实用性。
当代中国正处于“双重社会转型”时期,传统与现代、现代与后现代,不同时期价值观念的叠合和冲突造成了典型的价值失范现象,社会缺乏整体的价值规范与标准,无论是外在的“物象”,还
单细胞分析是分析化学、生物学和医学之间渗透发展形成的跨学科前沿领域。近年来,毛细管电泳及微流控芯片用于单细胞分析已取得显著进展,特别表现在微流控芯片用于细胞的培养
用近红外光谱法非破坏分析黄瓜中的维生素C、还原糖、干物重三种成分,与国际法相比,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9932、0.9930、0.9816,标准误差为0.368mg/100g、0.068%和0.085%,说明两种方法有着相似的准确性和精密度,而近红外光谱法分
全息论是研究事物间所具的全息关系的特性和规律的学说。它具有部分是整体的缩影、现实是历史的积汇、个体演化过程是类的演化过程的重演三大定律 ;反映事物之间的全息关系的
本文基于出口内生增长模型,考虑技术和知识的空间依赖性以及出口的溢出效应,构建了空间杜宾模型,对出口与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出口额对本地区的
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物质生产部门,它与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改善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中国的建筑业在一个较长时期内仍会保持强劲的
2010年7月1日开始实施的《侵权责任法》设专章规定了环境污染责任,并对环境污染责任的构成、举证责任、共同污染行为、第三人过错等问题分别作了专条规定。这些规定为环境侵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在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同时,也导致了生态危机的产生。科学技术这把双刃剑在其高速发展中从某一方面改善了人的生活面貌,但同时也从不同程度破坏了人类的居住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进入了信息时代,手机、互联网充斥在我们生活、工作的各个角落,然而个人信息泄露却泛滥成灾。个人信息安全问题成为公众的热议话题之一。本文从最近几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