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C基TMPATT器件及其振荡器研究

来源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g422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碰撞电离雪崩渡越时间(IMPATT)二极管在毫米波频段能产生最高连续功率的输出,具有良好的输出特性,是目前最强大的一种微波频率固态源。而与此同时,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的发展使得像SiC这样禁带宽度大、击穿场强高、热导率大、电子饱和漂移速度高、抗辐照能力强、稳定性良好的化合物半导体可以成功用于高频大功率器件的制造,在航空航天、核工业、军用电子等恶劣环境中均有着广袤的应用前景以及迫切的应用需求。在此背景下,本文以碳化硅(SiC)作为基底材料,利用Silvaco-ATLAS器件仿真平台对IMPATT二极管进行了深入性的研究。主要的研究成果如下:  1、对IMPATT二极管的基本工作机理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主要论述了其注入相位延迟和渡越时间效应,理论性分析了IMPATT器件的静态特性、动态特性及功率和频率等相关内容。  2、系统地研究了热学限制、寄生串联电阻限制和噪声限制等这几种影响实际SiC基IMPATT二极管输出性能的因素。  3、通过SivalcoTCAD软件中的ATLAS器件仿真平台,对SiC基IMPATT二极管进行了几种组成结构的建模及仿真,并获取了器件的直流I-V特性及反向击穿电压。从所得到的曲线图中,我们可以观察到IMPATT器件具有明显的负阻特性,并进一步推出:双漂移型碰撞电离雪崩渡越时间二极管比单漂移型碰撞电离雪崩渡越时间二极管具有更显著的输出性能。这种IMPATT器件的大功率和高频特性在微波、毫米波器件中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4、在ATLAS-MixedMode二维器件电路仿真平台下,我们对双漂移区SiC基IMPATT二极管搭建其电压源偏置电路,从而进行了其交流特性的模拟及分析。当外加直流电压为135V时,室温下双漂移区SiC基IMPATT器件的振荡频率是325GHz,其最大射频功率为3.69×1011W/m2,直流到射频的最大转换效率为14%,显示出非常良好的输出性能。  综上,本文对SiC基IMPATT器件进行了仿真角度的详细研究。通过理论分析及模拟结果,我们得到SiC基IMPATT二极管可以作为高工作频率,耐高温的大功率半导体THz固态器件,其在IT产业和太赫兹应用中具有相当大的优势和潜力。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随着便携设备的兴起、全球能源需求量的不断增长,如何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将变得越来越重要。由于SOI-LDMOS功率器件具有速度快、集成度高、功耗小等优点使得SOI-LDMOS器件越
实验证明超声可以通过空化效应来加速病理组织处理的过程,超声诱发的空化状态与病理组织处理的结果直接相关。次谐波信号检测法是被用来检测空化活动的众多检测方法之一。常规的次谐波信号检测法被用于检测空化时大多是在超声功率密度稳态空化或瞬态空化的条件下进行的,一方面稳态空化或瞬态空化所要求的超声功率密度值远高于组织样品可以承受的范围,因而会造成待处理组织样品的损坏,而这种情况在临床上是无法接受的;另一方面传
学位
随着数据传输量的大幅增加,以及传输速度的不断提高,传统的I/O接口由于自身的限制越来越不能满足现实的需求。低压差分信号传输技术(LVDS)具有低噪声、高可靠性、低功耗、低成
冬虫夏草[Cordycepssinensis(Berk)Sacc.],又名虫草、冬虫草、夏草冬虫,是麦角菌科(Clavicipitaceae)虫草属(Cordyceps)的一种虫生真菌(中国被毛孢为其无性阶段)。冬虫夏草具有
雷达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现代雷达信号环境变得十分复杂。在新一代雷达对抗设备的研发、试验和鉴定过程中,已不可能靠大量真实电子设备提供所需的电磁信号环境。因此,采用雷达信
频率选择性表面(FSS)具有降低整体的剖面高度、提高天线的增益的性能。本文利用FSS特性,对基于频率选择性表面的背腔式天线进行了相关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和工作可以归纳为以
作为遗传算法家族的新成员,基因表达式编程同时融合了遗传算法定长线性编码简单快捷的特点和遗传编程树形结构灵活多变的优点,从而跨越表现型的极限,使基因完全编码在一个固定长
现今,粘接结构在诸如航空航天制造、汽车制造等行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使多层同种或不同材料粘接结合成一个统一的受力结构,常常成为工业部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相应的无损检测方法也不断被提出,以保持组件的质量。超声波检测技术目前广泛应用于粘接结构的检测当中。但在使用常规超声检测时,这项技术存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超声检测通常必须人工操作,难以实现智能化,同时必须使用耦合剂,一些耦合剂的使用可能会对某些特殊
随着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OSFETs)尺寸的不断缩小,当器件尺寸缩小至纳米尺度时,量子力学效应开始凸显并且显著改变了器件的物理特性。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基于玻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