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江淮地区自然灾害与乡村社会冲突

来源 :安徽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edddess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江淮地区也不例外。学界对于我国自然灾害的研究,主要是全国性、宏观性、总览式的研究。区域性深入的研究成果不多,特别是区域灾害与乡村社会冲突的研究更显不足,因而加强本选题的研究实属必要。  文章的第一部分重点介绍了发生在江淮地区的水灾、旱灾、蝗灾和瘟疫等自然灾害的情况,包括这些自然灾害在江淮地区的发生次数,各主要自然灾害的比重等,同时简要总结了江淮地区自然灾害呈现的特点,并加以简要分析和说明。  第二部分对江淮地区自然灾害的成因进行分析。指出江淮地区的灾害频发与其复杂的水文环境、不稳定的气候条件和较为特殊的地形条件有关;更与江淮地区人们不合理的开发行为紧密相关。对此,文章主要叙述了黄河中游的开发、长江下游的围垦和运河的修造和维护对于清代江淮地区自然灾害的影响。  第三部分主要论述了江淮自然灾害条件下社会冲突的情况。总结分析了社会冲突的主要类型,分析了社会冲突的影响,并阐述了江淮地区官方与民间对社会冲突的控制措施。  最后,文章简要论述了清代官方和民间应对自然灾害的措施,官方和民间力量在不同时期救灾力量的此消彼长和官民应对自然灾害时所暴露出的问题等。
其他文献
本文运用城市社会学的社会空间理论,以个案访谈及参与观察所搜集的资料为基础,对经历了空间剧变的虹桥镇征地农民群体的身份转变问题进行了研究。在社会空间理论看来,政府在抽象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现代化。农村要发展、农村要进步,要富裕,首要条件是社会要安定,农村社会的安
家族是传统中国乡土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在乡村治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社会的转型与变迁,特别是中国农村社会经济的改革,中国乡土社会结构与制度
当我国持续高速的经济发展将“三农”问题置于一个十分显眼的位置的时候,无论是政府的决策层,还是社会各界,几乎都同时将目光集中到现行的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尽管通过长期的讨
近几年来,在生产实践中常发现F_1群体中出现同品种母本的自交株,这些自交株从何而来呢?据多年观察是制种田母本弱株所致。 1 母本弱株产生的原因经多年调查,母本弱株产生的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我国跨区域的流动人口日渐增多,大量的流动儿童进入大中城市。就目前而言,大部分流动儿童的义务
近年来,因胡萝卜芽率低出苗率差投诉的种子案件屡屡发生,种子使用者与经营者之间往往就是否是种子质量问题争执不休,最后不得不投诉立案,检验鉴定。那么究竟是种子质量还是
本刊讯 6月6日,广西南宁市中级人民法院对策划瞒报南丹“7·17”特大透水事故的犯罪嫌疑人万瑞忠、唐毓盛、莫壮龙、韦学光等人作出一审判决:原南丹县委书记万瑞忠犯受贿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