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维·洛奇小说的校园各识分子形象研究

来源 :江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iyin19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戴维·洛奇是当代英国文坛杰出的校园小说作家之一,他凭借着对西方知识界生存境况的敏锐洞察,创作出一系列知识分子题材小说。与以往小说画廊中的传统知识分子形象不同,洛奇塑造的是一群生活在当代学院体制内的校园知识分子,无论在所处的生存环境、行为方式还是生活习性上他们都显出了时代特性,是更加职业化的群体。在洛奇看来,当代知识分子令人惋惜地被学院生活重塑了,这种重塑甚至也包括了他们精神状态的缴械与自我放逐。本文拟结合西方有关知识分子的相关理论和作家本人的知识分子观,对洛奇“校园三部曲”中的校园知识分子形象,从精神层面解剖入手,探讨具有普遍意义的当代校园知识分子的精神式微问题。   论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正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从“知识分子”的词源考辨入手,结合学界已有的知识分子理论,揭开西方历史语境中传统知识分子的“精神英雄”群体形象记忆,继而转回当代,探究20世纪中叶以来学界热议的“知识分子消逝”话题,并表明正是为体制所收编的校园知识分子在身份及精神姿态上发生的变异引起了小说家洛奇的重视,成为他创作的重要题材与思想景观。第二至三章集中就《换位》和《小世界》两部作品中的校园知识分子展开剖析,揭示“精神英雄”沉降为“迷惘的生存者”,进而蜕变为“疯狂的世俗追逐者”的形象滑坡过程,特别就校园知识分子退入到私人生活领域,导致的精英意识缺席,以及由于这种缺席所带来的沉溺于世俗欢乐后的精神世界荒芜作出阐释,以此论证校园知识分子的历史价值意蕴已被彻底消解,他们己蜕化为一种失去批判意识与理想追求的群体。最后,第四章主要通过洛奇塑造的校园知识分子罗玢形象,挖掘作家想像性构建的理想型知识分子形象,这位具有正面价值倾向的校园知识分子,走出学术象牙塔投身于公共事务,成为了具有社会使命感和人文情怀的“坚定的公共人”,其身上葆有的“流亡意识”与“业余精神”亦使知识分子精神复归重现曙光。本课题对洛奇小说中的校园知识分子形象的研究,主要在于通过对当代知识分子的职业、身份与内在精神的思考,探索寓于知识分子身上的那种批判、超越精神,只要这种深层的精神不死,知识分子亦将获得永恒。
其他文献
2013年4月14日,华光摄影学院吴其萃董事长率摄影代表团参加了台湾中华艺术摄影家学会换届选举大会,并作为首席嘉宾在会上作了发言。中国摄影学会理事林再生先生当选新一届理
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为我们今后的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同时对领导干部的素质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如何进一步提高领导干部的综合素质?我认为要
期刊
利用河北省1981—2010年冬季逐日气象资料、冬小麦冻害灾情资料及品种资料,采用秩和检验法,依据Bayes判别准则,建立了初冬剧烈降温型、冬季长寒型和融冻型3大主要类型冬季冻
随着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逐步推广,相应的新产品也不断涌现.与成套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装置相比,采用系统集成方式实现变电站的综合自动化具有以下优点:
1944年夏,我在晋察冀第二军分区任摄影干事时,随部队西进到山西忻州沿铁路线一带敌我争夺激烈的游击区,破坏敌人的供应线,扩大我们的解放区。当时,敌人重兵把守铁路线,两边是
语言作为民族特征之一,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民族因素对它的形式及其意义的影响。颜色词也不例外。从色彩学上讲,颜色展现在人类各民族前的面貌是相同的。但是,由于各民族文化背
作者应鸿先生的答辨笔者仔细拜读了对方的讨论文章。首先对这位老师表示深深的谢意。现将笔者的看法申述于下。1.对于一个新方法的运用,首先应证明其可行性,其次是优越性。若无可
近地面高浓度臭氧(O3)对植物生长发育和光合作用等都有副作用.基于O3通量(特别是植物气孔吸收)的评价指标被认为比基于O3浓度的指标能更好地反应O3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本文报道
新年伊始,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纪委第六次全体会议上发表了重要讲话。胡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