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损井修复压裂过程力学分析及其应用

被引量 : 13次 | 上传用户:mmtt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世界范围内,随着油田的不断开采,套损现象日趋严重,直接影响着油田的原油生产。国内外经过十几年的研究,在套损井的治理方面,已经形成了一系列套损井修复工艺和检测技术,但套损井修复后的再生产周期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特别是经过机械整形后套管,还没有进行压裂改造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先例。为此,本文在全面分析套损井现状、套损原因和机理、套损类型、套损井检测技术的基础上,着重研究了套损井修复压裂过程中套管、水泥环和地层的力学特性,为套损井修复压裂设计和现场实验提供了理论依据,最终建立了一套适合于大庆油田套损井修压联作工艺,突破了套损井修复后不能实施压裂的技术禁区。本文从以下5个方面开展了研究:第一,针对套损前套管与水泥环的工作状态,建立了套管水泥环应力应变模型,确立了套管和水泥环破坏准则,推导了套管在轴向拉伸和外挤双轴应力下的极限外压计算公式,为套管强度和水泥环破坏评价提供了计算方法。第二,针对套变后的井下工作状态,根据有限元理论,应用功能强大的ABAQUS工程模拟软件,研究了套变后水泥环及地层的破坏范围,当套管错断时水泥环在套变处大约上下1.0m范围内完全破坏,而地层滑移变形时水泥环在套变处大约上下0.5~0.8m范围内完全破坏,水泥环周围大约1.0m~1.5m的岩层也将出现破坏。第三,针对碾压整形过程中工作状态,建立了碾压整形的力学模型,提出了最小钻压的概念,并推导了计算公式;根据应变协调条件建立了第一胶结面、第二胶结面的损伤破坏判据;根据水泥材料的损伤力学理论,计算了第一胶结面和第二胶结面损伤破坏后的残余承载力;通过算例验证了理论方法的正确性。第四,针对冲击整形工作状态,根据冲击动力学和应力波传播理论,建立了冲击整形系统力学模型,推导了应力波在套管、水泥环及地层中传播的衰减系数,较为准确地描述了水泥环中的应力分布;通过应力波在套管与水泥环胶结面上的折反射定律,结合损伤理论,建立了水泥环的损伤判据,推导了冲击力作用下套管的塑性变形计算公式;5口井的计算结果和实测结果平均相对误差为2.45%,验证了冲击整形力学模型的正确性。第五,建立了套损点到压裂层的受力分析的有限元模型,在不采取保护工艺措施的情况下,保证层间不窜的理论最小套损点到压裂层距离为3.5m,为成功实施压裂和防止二次套变提供了理论依据。上述研究成果通过7口井的小规模实验后,又进行了55口井现场试验,通过压前与压后井径对比测试、冲胀整形前后水泥胶结对比测试、压裂前后水泥胶结对比测试,表明了研究成果的正确性和实用性,同时也取得了6461万元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具有广泛的推广和应用前景。
其他文献
目的 研制一种新型的、简单的、有效的髓内内固定器械-微动加压胫骨型髓内钉(MCTIN),并分析其临床治疗特点。方法 自2002年8月-2004年5月采用该钉治疗胫骨骨折33例,并进行随访。
目的:探讨腹腔镜保守手术联合小剂量甲氨蝶呤局部注射治疗异位妊娠(EP)患者的疗效及对其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7年2月治疗78例EP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
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工程是保护我国优秀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工程。调研发现,该工程实施过程中存在一定问题,究其原因是缺乏标准的支持。本文分析了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工程标准缺乏
化学实验室是从事化学实验的场所,实验中不可避免地要排出含有害化学物质的污水。这种污水与其它工业污水相比,其特点是总排放量虽然不大,但比较集中,成份复杂而多变。目前,
面部浅表皮损(如瘢痕、色素痣、囊肿等)切除术为整形美容外科常见手术。以往多采用不可吸收及可吸收带针缝合线作为缝合材料,从2010年1月开始,笔者应用Dermabond进行切口闭合113
寻根究底的超越本性驱使人们不断寻找现实存在的根基,引发哲学对于“存在”本质的探讨,开启了哲学追寻本体论的漫长征程。西方哲学自诞生起,就开始了对终极存在的探索。然而,
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选择20头泌乳中后期奶牛,随机分成4组,分别饲喂DCAB水平为A纽87mEq/kgDM(对照组)、B组300mEq/kgDM、C组400mEq/kgDM和D组500mEq/kgDM4种日粮,研究其对血液中
针对自确认压力传感器的故障诊断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包变换和支持向量机的传感器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对传感器输出信号进行三层小波包分解,提取各个节点的小波包系数,
主要介绍了蓄能器制造业除了有国家标准的囊式蓄能器以外,根据用户的需求已研制开发的几种新型的蓄能器产品。
国防知识产权的权利归属问题不仅直接影响到国家重大安全利益与国防利益,同时也深刻影响到国防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以及承担单位科技创新的积极性。文章通过梳理美国国防知识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