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瓦斯灾害特征与避难硐室布置理论模型研究

来源 :安徽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mailzy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煤矿瓦斯灾害机理尚未完全揭示背景下,对危险源的不知情和应急处置不当与应急工程缺失或无效,是事故的共性原因,布置井下避险设施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有效性是其生命力所在。尚无系统的布置设计理论和验证方法,缺乏经历灾害的成功布置案例,已成为煤矿井下逃生与应急救援研究的难点。针对避险设施布置设计有效性问题,基于目标驱动和数据驱动的决策思想,采取理论研究、实验研究、因子分析、回归分析、数值计算与SPSS21及Matlab实现等手段,开展相关研究。  (1)理论分析与数据方法研究,设计灾害应急系统结构框图,灾害体伤害管控、避险设施布置结构与避险行为构成系统有效运行基石,布置设计应遵循性能化设计的三角形规则。目标驱动与数据驱动的决策方法,数学分析、因子分析、SPSS21与MATLAB是风险预测与数据拟合的有效手段。  (2)因子分析瓦斯灾害发生特征,得到事故位置定位与伤害程度预测方法。较大及以上瓦斯事故应成为重点防护对象,井下救援基础薄弱;突出矿井掘进面、高瓦斯井在采煤面及瓦斯井在巷道、采煤面发生事故概率较高;可近似计算爆炸冲击波火焰传播时间距离、速度时间、传播距离时间关系参数。  (3)建立瓦斯灾害下人员生存状况综合快速评估及实现方法。对国内外人体生存各指标数据标准化,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瓦斯事故人体生存各项阈值,得到了人体生存状况快速评估的一般综合评估标准与关键指标;由单一变量可辅助预测事故人员生存阈值,不同事故类型人员生存阈值变量具有不同权重,co、ch4、冲击波构成人员伤亡前3位因素。依据冲击波、热辐射伤害半径及一氧化碳、高温的极限耐受时间测算模型,可快速评估瓦斯爆炸环境下人员生存状况。  (4)发现井下人员避险行为特征,获取避险行为能力基础参数。因子分析近三年较大瓦斯事故样本,危险信息获取有限与应急处置不当是样本主要倾向特征,与事故发生呈二次方程关系。避险行为动作具有选择倾向,步速取值水平巷道1.50~1.65m/s、倾斜0.35~0.55m/s,遇险人员步速与人员密度呈指数关系,设定了取值系数。避险撤离/应急救援采用等效路径计算,必须满足可用安全撤离时间(ASET)>必需安全撤离时间(RSET),ASET由预警时间、感知准备时间、撤离避险行动时间、出入口滞留时间构成,RSET是人体所耐受的冲击波、毒气、高温及自救器防护时间的最短值。  (5)建立了避难硐室布置设计分析数学模型。“灾害体伤害场-撤离程序-人行为”三角形法则是布置设计的思路,找到了避难硐室布置参数定位的技术性依据。瓦斯爆炸伤害效应伤害半径是布置距离参数的首要依据,人体耐受高温、有毒有害气体时间及最大步行距离是布置距离参数的次要依据,安全撤离时间对避险设施布置设计具有验证与反馈作用。以焦家寨煤矿瓦斯爆炸为例,实证分析了避难硐室布置模型及有效性验证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前不久,党中央下发了《关于在全党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 表” 重要思想新高潮的通知》,对在全党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 表”重要思想新高潮进行了全面部署。7月1日,胡锦涛同志
学位
新的农村初中英语新课程改革已经进行几年了,新课程改革确实给教师和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但新课改也给我们带来一些困惑。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要多学习思考、多实践探索、多反思
学位
学位
长平矿井是隶属于山西晋城无烟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一座特大型现代化矿井,矿井四盘区3#煤层4304、4306工作面在巷道掘进或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存在着瓦斯含量增大情况,按照现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