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碳对黄土区土壤水分及养分流失调控的试验研究

来源 :西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wj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坡面土壤、水分及养分极易流失,进而使得土地退化、生产力水平下降。本文基于室内土柱实验及野外模拟降雨试验,将纳米碳作为土壤改良剂施于土壤中,研究不同植被类型覆盖以及降雨强度条件下,纳米碳对土壤入渗、坡面水、土及养分流失过程的影响。  本研究主要内容包括:⑴将纳米碳混合层施在土壤表层20cm以下可显著提高土壤入渗率,增加土壤累积入渗量。纳米碳-土壤混合介质层厚度增加,累积入渗量随之增加,当纳米碳-土壤混合介质层厚度增加到3cm时,土壤累积入渗量显著增加(P<0.05),混合层厚度在3-5cm之间时,累积入渗量没有显著差异。Philip方程能较好拟合纳米碳-土壤混合介质层土壤入渗过程,纳米碳含量为0.5%和1%时,吸渗率值明显高于空白对照土壤。随纳米碳-土壤混合介质层厚度的增加,纳米碳层以上土壤含水量逐渐增大,但纳米碳碳层及以下土壤含水量逐渐降低,尤其是纳米碳层厚度为3-5cm时,效果尤为明显。0.5%纳米碳含量及3cm纳米碳-土壤混合介质层厚度为本研究经济合理的施碳标准。⑵植被覆盖条件下,坡面径流产流时间随纳米碳含量的增加而延长。随着纳米碳含量增加,径流总量、累积径流量、单位面积产沙率及累积泥沙量均呈相应减小的趋势。其中累积径流量和累积产沙量随时间呈幂函数关系变化。不同植被覆盖类型型覆盖条件下,累积径流量、累积产沙率从大到小均为:空地>柠条>玉米>绿豆>苜蓿。⑶植被覆盖条件下,坡面径流中氮、磷、钾离子流失量均呈随着纳米碳含量增加呈降低的趋势,其中纳米碳含量为0.5%及0.7%对降低径流养分流失量的效果最好。不同纳米碳含量条件下,径流中氮、磷、钾离子流失量从大到小均为:空地>玉米>柠条>绿豆>苜蓿。⑷随降雨强度增大,初始产流时间提前。不同降雨雨强条件下,纳米碳均可有效降低产流时间,纳米碳含量为0.7%时效果尤为明显。不同纳米碳含量下,坡面径流总量、累积径流量、单位面积产沙率及累积产沙量均随雨强增加而增大。随着雨强增加,裸地径流量及产沙量明显增加,但施加纳米碳后,在降雨初期的20分钟时间内,径流量及产沙量变化并不明显,结合黄土高原地区降雨强度大,但降雨时间较短的特点,这较好的解决了降雨初期产流量及泥沙量大的问题。
其他文献
本课题采用一种通过热机械法得到的具有很好成核效果的有机小分子原位接枝炭黑(GCB)作为填料,通过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聚丙烯(PP)基复合材料。论文主要研究了GCB对PP基体的结晶
随着锂离子电池在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特种军备等领域的应用,对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内阻等特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此,本论文基于聚酰亚胺材料具有热稳定性好、不易燃烧、
公共文化存在于革命文化中,并通过革命文化体现出来,只有明确革命文化的内涵,才能寻根学校革命文化的基因;通过深挖乡土革命文化,培育乡村高中生的革命文化素养;借力乡土革命
聚乳酸(PLA)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生物相容性和加工性能,且来源广泛,是一种极具应用潜力的生物可降解塑料。但是成本较高、脆性较大且降解速率较慢等缺点极大的限制了PLA的应用
为了克服聚苯醚树脂加工困难、耐锡焊性能差、耐溶剂性不好的弱点,并根据高性能印刷电路板对基体树脂的要求,提出了采用聚丁二烯树脂(PB)与低分子量聚苯醚共混改性以及烯丙基接
作为碳材料的新成员,碳点的出现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传统的碳材料相比,碳点由于尺寸较小,表现出一些特殊的性质,例如可以更好的分散在水中,较高的比表面积。更有趣的是在一定波长
期刊
聚合诱导自组装是一种在高浓度溶液中连续大规模制备纳米结构聚集体的新兴技术。它弥补了传统自组装步骤繁琐,耗时长,产量低等缺点,近一步拓展了自组装领域。通过计算模拟方法对
在高职院校内部,通过全程培养学生党员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水平,还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模范作用.近年来,随着入党制度的不断改革,高校已经成为发展党员的重要
剪切增稠流体(STF)是在一定的振荡频率或剪切速率下能够发生粘度骤变的一种非牛顿流体,已被广泛应用于抗冲击领域。聚乳酸(PLA)是应用前景广阔的环境友好型生物可降解材料,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