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环境美化的要求不断提高,生态护坡技术,即在具有防洪抗涝作用的同时,兼具净化水质和美化环境作用的一种护坡技术应运而生。生态护坡技术在常规河道公路护坡应用较多,但在长江滨江大潮位变化下应用生态护坡技术还处于尝试阶段。本文对生态护坡技术中的关键部分——生态堤植被建成技术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主要的研究结果为: (1) 对种植在生态堤上的植物种类进行筛选。以植物叶绿素相对含量和净光合速率作为指标,观察在不同淹水高度处理下两者随淹水时间的变化来衡量植物的耐淹性。试验结果表明:百喜草的耐淹性最强;祷草和高羊茅次之;三叶草在半淹水条件下生长尚可,但在全淹水的条件下生长受阻;而黑麦草和狗牙根在全淹水条件下5~15天内即死亡。考虑到生态堤在夏半年处于淹水状态下,景观要求主要是在冬半年堤岸出露季节,在选择植物种类时应以冷季型植物为主体。通过试验现场的实地检测,最终确定在生态堤上种植祷草、黑麦草、高羊茅和三叶草。 (2) 由于护坡建设中使用的是混凝土砌块铺设,提出在护坡上采用酸性基质与土壤混合作为植物生长的栽培基。比较了六种不同配方基质的性能,以及在混凝土砌块影响下不同配方基质pH值的变化。结果显示与纯土壤相比较,添加醋糟在50%以上的基质土所提供的环境更适宜植物的生长。其中高羊茅和三叶草在醋糟70%土壤30%的配方基质中生长的最好,虉草和黑麦草在醋糟50%芦苇末20%土壤30%的配方基质中生长最好。 (3) 将拟选用的四种牧草植物分别于一、二、三月份移栽入生态堤上不同配方基质中,以植物株长增长速率作为衡量指标,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四种牧草二月份移栽至生态堤上适宜的配方基质中,植物株长增长速率最快,可达到春季堤岸上植物长势良好、生长茂盛的景观要求,有利于加强生态堤的抗洪能力。因此四种植物均适宜于二月份移栽到生态堤上种植。 (4) 根据试验数据建立不同植物的生长动态规律,虉草、黑麦草、高羊茅和三叶草的株长动态模型均可用三次方程曲线进行拟合为了评估植物在生态堤上的景观效果,建立了株长与覆盖率关系模型,黑麦草的株长与覆盖率关系模型用三次方程曲线拟合的效果最好,三叶草的株长与覆盖率关系模型用S曲线拟合的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