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拟通过对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患者的回顾性分析,探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评分联合降钙素原(PCT)对HBV-ACLF患者并发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从而提高临床医师对HBV-ACLF并发细菌感染的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8年6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感染消化科住院部收治的219例HBV-ACLF患者。219例入选患者中根据其是否发生细菌感染分为并发细菌感染组(以下简称感染组)(n=150)和非并发细菌感染组(以下简称非感染组)(n=69)。收集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如年龄、性别等,入院24h内的首次指标如生命体征、血常规、C反应蛋白(CRP)计数、PCT水平、肝肾功能、凝血功能、空腹血糖水平、电解质水平等,记录住院期间如细菌感染、肝性脑病、腹水、上消化道出血等主要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患者进行ACLF分期及SIRS评分。使用K-S检验分析样本频数分布情况。符合正态分布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资料采用秩和检验;分类变量采用卡方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导致HBV-ACLF患者发生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绘制ROC曲线分析ROC曲线下面积(AUC)以评价各种危险因素对HBV-ACLF患者并发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结果:1.收集的HBV-ACLF患者总共219例,其中感染组150例,非感染组69例。有107人只发生一个部位的感染,占感染组患者的71.3%;有40人合并2个部位的感染,占感染组患者的26.7%;有3人合并3个部位的感染,占感染组患者的2%。按照单纯感染部位划分,发生自发性腹膜炎131例次,肺部感染44例次,胆囊炎14例次,血流感染3例次,尿路感染3例次,肛周脓肿1例次。通过组间差异比较发现,感染组患者入组时年龄、SIRS评分、SIRS发生率、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百分率(NEU%)、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PT-INR)、PC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腹水发生率均大于非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红蛋白(HGB)、凝血酶原活动度(PT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白蛋白(ALB)、乳酸脱氢酶(LDH)均小于非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SIRS评分、ACLF分期等级分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2.对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SIRS评分、WBC、NEU%、PCT、腹水为HBV-ACLF患者发生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比值比(0R)分别为1.110、4.015、1.125、3.341、1.054、5.009,P值均<0.05,95%CI分别为(1.038-1.186)、(1.646-9.794)、(1.004-1.260)、(1.582-7.439)、(1.023-1.086)、(2.283-10.992)]。3.通过绘制危险因素的ROC曲线,发现年龄、SIRS评分、WBC、NEU%、PT-INR、PTA、PCT、ALB、腹水的AUC分别为0.625、0.630、0.676、0.720、0.607、0.717、0.683、0.651、0.678;SIRS评分联合年龄、SIRS评分联合NEU%、SIRS评分联合WBC、SIRS评分联合PTA、SIRS评分联合ALB、SIRS评分联合腹水、SIRS评分联合PCT、SIRS评分联合PT-INR、NEU%联合PTA的AUC分别为0.664、0.730、0.728、0.729、0.695、0.743、0.749、0.620、0.733;上诉9种联合指标的阳性预测值分别为79.3%、80.9%、81.3%、81.1%、82.6%、84.0%、86.0%、81%、80.0%,阴性预测值分别为52.7%、54.7%、55.3%、56.9%、60.3%、50.0%、54.2%、80.0%、57.4%。结论:1.在HBV-ACLF患者中,年龄、SIRS评分、WBC、NEU%、PCT、腹水是其并发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年龄越大,SIRS评分越高,WBC值越大,NEU%值越大,PCT值越大,出现腹水,则HBV-ACLF患者并发细菌感染的风险越高。2.SIRS评分联合PCT的AUC是所有无论是单独指标还是联合指标里最大的,所以其对HBV-ACLF患者并发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