钒、钨掺杂纳米NaTaO3光催化剂的水热合成和电子结构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tch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具有钙钛矿结构的新型催化剂NaTaO3在解决人类面临的资源和环境问题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NaTaO3禁带宽度约为4.OeV,只能吸收紫外光,因此大大降低了太阳光的利用率。本论文应用水热合成法,制备了一系列钒、钨掺杂纳米NaTaO3光催化剂,对NaTaO3进行掺杂改性研究。采用XRD、SEM、UV-Vis-DIS、FTIR等表征手段研究了产物物相组成、结构形貌、谱学特征和光学性能。同时我们应用密度泛函方法,计算模拟得到钒、钨掺杂前后NaTaO3的能带结构、态密度和分态密度,从电子结构水平上探讨了掺杂改性对NaTaO3的能带结构的调控作用及形成机制。结论如下:1、用水热法合成了不同钒掺杂量的纳米NaTaO3样品。XRD分析表明,V掺杂后纳米NaTaO3衍射峰向低角度方向发生系统偏移,V可能以两种形式掺杂到NaTaO3中:V5+替换Ta5+或V掺杂到晶格间隙中。SEM电镜图像显示钒掺杂NaTaO3呈规则的大小相对均匀的立方形貌。通过UV-Vis漫反射光谱分析表明V掺杂可以显著的改善NaTaO3的光吸收性能。随着掺杂量的增加,吸收向可见光区移动,带隙能降低;紫外光降解罗丹明B的实验测试结果表明钒掺杂可提高NaTaO3的光催化活性。2、应用密度泛函方法对钒掺杂NaTaO3体系进行了能带结构和态密度的理论模拟。结果表明,NaTaO3中掺杂V掺杂可以在禁带中形成以V3d轨道为主的掺杂能级,降低电子跃迁时所需要的能量,从而产生可见光响应。3、用水热法合得到了不同钨掺杂量的纳米NaTaO3样品,XRD分析表明衍射峰的位置基本不变。UV-Vis漫反射测试结果,发现W掺杂未能显著改善NaTaO3光吸收。结合能带结构计算分析,钨掺杂后NaTaO3的能带位置整体下移,W5d能级在Ta5d的能级之上。导带底与价带顶的组成没有变化。4、以计算化学的相关原理和思想为指导,采用Client/Server结构模式,构建了计算机分子材料设计平台。并成功的移植了大型并行量子化学软件包NWChem和从头算分子动力学软件包CPMD。建立了两种软件的使用方法,为以后进一步应用计算机实现分子材料的设计和开发打下基础。
其他文献
铜铟硒(CuInSe2)化合物半导体材料由于具有吸收系数高、成本低和稳定性好等特性,成为薄膜太阳能电池研究的热点。目前,采用共蒸发法制备的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
目的:查阅国内外食物成分数据,建立中国常见食物维生素B12的含量数据表,以供国内同行做维生素B12膳食营养研究等查询和参考。方法:查找国内外期刊网和食物数据库中维生素B12
把"都"的全称量化分为左向和右向使我们陷入"都"的量化迷途,规则有冗余,理论不自洽。本文论证,采用统一的"右向管辖规则",管辖域和量化域一致,可以使我们走出迷途,简洁合理地
C-S键的构建是合成一些生化、药物、材料等分子的关键步骤。传统的构建C-S键的方法通常较为苛刻,如需要高温、当量的铜试剂、较长的反应时间并且产率不高。近年来发展起来的
一氧化二氮(N20,全球变暖潜能值,GWP≈310)是排在二氧化碳、甲烷之后的第三大温室气体,同时它还是一种臭氧破坏物质(臭氧消耗潜能值,ODP≈0.017)。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维生素B12,又名钴胺素,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它通过甲基化和分子重排在一碳转移中起辅助因子的作用,在脂肪酸代谢、氨基酸代谢以及核酸代谢中均发挥重要作用。由于钴胺素在细
报纸
本文采用DL-丙氨酸溶液燃烧法成功合成了大比表面积的LaMnO3系钙钛矿催化剂;研究了焙烧温度(t)、有机燃料与氧化剂的化学计量比(ψ)、A位金属离子(Sr)的掺杂、B位过渡金属离子
三维有序大孔(Three-Dimensionally Ordered Macroporous,3DOM)材料由于其独特的结构,在物理、化学等领域内有着十分诱人的广泛应用前景。本论文采用聚苯乙烯(PS)胶体晶体为模板
本文针对吉林油田某CO2试验区油井见效特征,采用室内试验与数值模拟技术对水气交替、流压控制等技术进行组合优化,扩大了CO2波及体积,促进了油井均匀混相见效,经现场验证,效
焦炉煤气和气化煤气重整制合成气中CH4/CO2重整是其中的关键反应步骤,由于反应中催化剂积炭,严重制约其工业化过程,对于催化剂开发,实验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由于反应中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