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岁时节令民俗活动在数字媒体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成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_t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岁时节令民俗活动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洋溢着浓厚的东方文化色彩,承载了丰富的民俗情感,是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体现。在数字媒体时代,民俗文化与数字媒体结合已成为趋势。但目前数字媒体与岁时节令民俗活动结合的作品仍然存在不足。本次设计聚焦成都岁时节令民俗活动,以此为典型案例,切入民俗活动在当下传承问题,为民俗文化在数字媒体中运用探索新的可能性,使民俗能够以趣味生动的形式呈现,被年轻人了解、接受。本次课题主要采用文献研究、实地考察、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首先通过文献研究,对成都岁时节令民俗活动的具体活动内容进行归纳分析,为后续创作提供历史依据。其次,对民俗艺术中岁时节令民俗活动主题进行归纳,分析艺术作品是如何表现民俗主题,有怎样的艺术特征,怎样实现艺术效果的。最后,通过大量案例分析民俗在数字媒体中应用的现状,总结其价值和运用的必要性。根据以上的分析,课题最终以清末民初成都岁时节令民俗活动为研究对象,运用橙光游戏平台,推广岁时节令民俗活动。作品以民俗活动时间推移作为游戏脉络,构建主人公穿越回百年前成都的故事背景,在科普民俗活动的基础上,穿插民俗活动的互动小游戏,增强趣味性。表现风格上,借鉴皮影的镂空的艺术形式,体现了艺术风格的独特性。在设计过程中不仅仅是单纯的还原当时的民俗活动,而是从民俗活动中寻找自身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情感寄托,唤醒人们对本地历史文化、民族情感的认知。为推广民俗类文化内容提供了应用研究的实例。
其他文献
艺术家驻留项目作为当代艺术的缩影,是推动不同文化直接相互交流、碰撞的方式之一,一方面可以有效地促进人与人、人与地方、地方与地方之间发生联系;另一方面,也一定程度上反应了一个城市的经济文化水平。艺术家驻留项目在成渝双城已有15年的发展历史,可以说已经初具规模。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的提出了“成渝双城经济圈”的城市群概念,成渝两地的艺术家驻留项目的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成渝两
学位
贵州是我国山地旅游以及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大省,当地少数民族成分多样,呈现出鲜明的区域特征,其中水族民族由于其人口占比少,罕为人知,但水族传统文化与其非遗工艺却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作为其文化承载与传承的“水族家庭式博物馆”更是具有民族代表性。水族家庭式博物馆办馆至今依然保留有年代悠久、种类繁多的水族藏品,传承着水族传统工艺技艺,可谓是少数民族地区家庭式博物馆的典型案例。随着2020年以来国家对
学位
民营美术馆融入社区文化已然成为美术馆生存与发展的重要途径。美术馆通过丰富的社区艺术实践活动,既能满足了美术馆对外谋求发展的需求,也能完善社区文化的构建,对二者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现阶段,成都区域内的各类民营美术馆在与社区文化相融合的实践过程中,呈现出多种不同方式,即美术馆融入居民社区、美术馆积极的融入都市商业氛围和美术馆构建艺术家社区群体等方式。本文将选取成都区域内的麓湖A4美术馆、成都蓝顶美术馆
学位
本文以青神县瑞峰镇的“瑞峰端午龙舟节”、“青神牛儿灯”、“瑞峰南派花灯表演艺术”三项非遗项目为研究对象,以非遗保护研究的思想为指引,通过实地调研、专人访谈、文献查阅及问卷调查等形式展开三项非遗基本信息的搜集和梳理工作。依据掌握的基本资料、信息,发现三项非遗项目在档案资料整理、传承体系规范、社区居民参与度等方面存在问题,且当前三项非遗项目生存环境狭小、受众流失情况严重。根据以上问题的分析,结合乡村振
学位
出版企业与美术馆的跨界合作出现了出版企业美术馆,出版企业美术馆除美术馆基本功能外有其独特之处,它将线上书本展示与线下实体展现相结合,扩充了美术馆的展览方式,为美术馆和出版企业融合发展提供了新路径。本文是一篇关于中国出版企业美术馆运营现状与发展构想的探索性论文,主要通过对现阶段出版企业美术馆的运营现状的分析,具体以文轩美术馆为例,从而发现出版企业美术馆运营所处的困境,通过艺术学、博物馆学和管理学作为
学位
雕刻艺术作为一种主要以木石等为原料进行创作的艺术形式,其发展受着各个时代、各个领域的关注,雕刻作品的内容也见证了王朝的兴衰和时代的发展。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的木根雕作品是中国民间雕刻的重要代表之一,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芦山县根雕一条街及艺术城中对于民间雕塑艺术有一定成就的艺术家及其艺术作品,以及现阶段芦山民间雕塑艺术的发展情况。笔者对芦山县的当代民间雕塑艺术发展现状进行调研,调研
学位
民营美术馆是中国美术馆发展中的有机组成部分,自20世纪90年代发展至今,呈现出多种面貌,在中国以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城市为重点。本文试图从民营美术馆的展览出发,讨论其对城市艺术生态发展的作用。成都作为西南地区当代艺术发展的重要区域,民营美术馆众多,通过对成都地区民营美术馆的发展情况的梳理,笔者以十三年历史的麓湖·A4美术馆为代表案例,展开研究。麓湖·A4美术馆自2008年成立以来经历了三次变迁
学位
近年来,随着文旅融合方式的不断创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的发展提供了更多新的可能。钦斋泥塑作为生长于眉山三苏文化体系下的市级非遗项目,面临着无法较好适应新时代需求的窘境,因此需结合眉山市文旅优势探寻出适合钦斋泥塑存续的发展路径。本文以文化生态学为理论基础,在文旅融合背景下探讨钦斋泥塑文化的生成与发展问题,明晰其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从而探索出一条适合钦斋泥塑在当代健康存续的
学位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国家对艺术类培训机构的政策明朗,人们开始越来越重视儿童艺术素质的培养。与此同时,各大儿童美术教育机构也在飞速发展并逐渐增多,在激烈的竞争下,儿童美术培训机构存在重视课程研发而忽视形象设计的问题,虽然有小部分机构在进行形象设计升级尝试,但依旧缺乏明确的设计思维模式。在这种情况下,若能运用一种新的设计思路进行研究,定会在众多培训机构中脱颖而出。经过调研发现,关于形象设计一类
学位
中国传统乞巧节俗活动一般于农历七月初七(即七夕节)展开,其核心参与者为女性群体,她们将乞巧作为情感的寄托,在一代代中国女性的生命长河中绵延。在古代,女子会举行浮针验巧、穿针乞巧、喜子结网乞巧、拜祭乞巧等一系列乞巧活动,这些节俗活动与文化内涵一方面对古代女性塑造性别意识与审美取向发挥着间接影响,另一方面也将古代女性在封建男权社会统治下的压抑心理与情感因素外化为行为表现,使女性在传统封建思想的压迫下有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