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遥感的人类活动对热环境影响研究——以作物轮作和集中供暖为例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at_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人类面临全球气候变化的巨大挑战,而热环境变化是气候变化领域中重要的研究对象,热环境变化会影响水汽循环过程、雾霾消散以及极端天气的形成等多个方面。人类活动是影响热环境变化的重要因素,如人为改变下垫面与人为热排放等活动对区域热环境变化具有重要的影响,如何量化人类活动的影响,认识热环境变化的本源,对提升应对热环境变化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是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本文从两个方面探讨了人类活动对热环境的影响。一方面,针对人为改变下垫面土地利用/覆盖影响研究不够精细,忽略了同一类别内不同地物变化影响的问题,本文以作物轮作为例探索了下垫面精细变化与区域温度时空变化的关联性。另一方面,针对以集中供暖为例的人为热排放影响研究中缺乏过程影响的定量评估,以及基于数值模型方法对集中供暖热高估的问题,本文结合实际观测与统计数据开展了集中供暖热影响的深入研究。本文充分挖掘遥感影像时间序列数据的优势,提出了热环境累积效应的定量评价方法,突破当前缺乏热环境过程评价的技术问题。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与创新点总结如下:(1)基于多时相遥感影像构建了累积热变异指数,解决了基于单时相影像无法评价作物生长变化的过程影响的问题,基于提出的指数首次研究了精细作物变化(作物轮作)对热环境的影响。研究发现部分作物的轮作会对区域的热环境产生影响,作物面积的变化与热环境变化密切相关,其中棉花/玉米、棉花/冬小麦的面积比例变化与年累积热变异指数相关系数分别为0.85和0.75。表明当研究区农田由种植冬小麦、玉米转为种植棉花会导致区域的年累积地表温度升高。并且棉花/冬小麦轮作对热环境变化的贡献(35%)要显著高于气温的贡献(26%)。相对于传统的基于单时相的方法,年累积热变异指数更综合地反映作物完整生长变化的影响,实现从瞬时评价到过程评价的转变,提升了评价的全面性。(2)基于遥感时间序列影像提出了等效热岛指数,实现了集中供暖热对城市热环境影响的综合评价。针对单一时相温度信息无法体现整个供暖季人为热变化对热环境的影响的问题,本文基于遥感影像时间序列构建了等效热岛指数,定量评价了城市在供暖季的热岛变化。研究发现:城市在夜间的热岛现象明显,等效热岛面积呈现增加的趋势,面积空间变化的方向与城市扩建过程中重心偏移的方向相同。城市夜间等效热岛面积与集中供暖热呈现高度正相关,其中沈阳相关系数为0.89,长春相关系数为0.93,哈尔滨相关系数为0.86,表明随着供暖热的增加夜间等效热岛面积增加。并且集中供暖对热岛的贡献与不透水面相近,远远大于气温的贡献。综上,基于时间累积的等效热岛指数能展现城市内部不同区域的差异情况,反映整个供暖季的累积效应,有助于长时间段的热环境的综合评价。(3)基于遥感数据和人口数据优化了气候预报模式WRF,提高了城市热环境模拟的精度。WRF自带土地利用数据陈旧与研究区情况存在差距,而且基于不透水面划分城市区域时存在高估建筑密集区的问题,因此提出基于不透水面与人口数据结合的城市建筑密集区划分改进方法,制作新的土地利用图更新模式的输入。同时基于人为热模型计算了研究区的人为热通量,更新了模型的人为热默认值。研究发现模拟结果与站点监测数据在沈阳研究区的相关系数为0.93,均方根误差为1.74;在长春研究区的相关系数为0.96,均方根误差为2.52;在哈尔滨研究区的相关系数为0.94,均方根误差为1.56;表明优化后的WRF模型的精度显著提高,可用于城市热环境的精细模拟。(4)基于人为热模型与集中供暖数据改进了集中供暖热的计算,解决了基于模式研究时集中供暖热高估的问题,模拟了城市气温对不同集中供暖热的响应,研究结果表明集中供暖热的增加导致了城市气温升高,其中城市高密集区的平均升温约为0.26℃,中密集区升高约0.11℃,而对于城市低密集区则影响微弱。当供暖热加倍时,城市气温的增幅相应增大。相对于没有集中供暖热,加入集中供暖热后城市中心区出现累积热岛频率增高、等效热岛强度增大的现象。表明集中供暖热对城市热岛变化具有一定的影响,影响程度随着城市供暖热量、城市密集度的不同而不同,研究结果可为城市热环境变化预测提供理论参考。
其他文献
遥感作为新的对地观测技术,以其高时效、低成本、大范围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区域乃至全球农情监测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研究对中国北方耕地信息、种植强度(cropping intensity,CI)等开展变化监测与评估,探究其动态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有利于北方农牧交错区贫瘠耕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农业发展决策的科学制定和敏感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对确保SDGs“消除饥饿,实现粮食安全、改善营养和促进可持续农
学位
地表温度(Land Surface Temperature,LST)参与了近地表空间内的能量交换,是反映地表状况的关键参数之一,被广泛用于植被监测、城市气候评价、土壤水分估算等研究。随着遥感技术的快速发展,利用热红外遥感影像反演获取的地表温度具有空间覆盖广、多时相、研究成本低的优势,因而成为多尺度城市热环境综合研究的重要数据源。准确度量城市热环境变化特征、探明地表温度时空分异并揭示其主导驱动因子对
学位
牙周炎是由牙菌斑微生物引起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导致牙周支持组织的炎症破坏。早产是常见的产科并发症,对胎儿危害极大。近20年来研究提出牙周炎症是早产等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之一,虽然其中的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是炎症产生的炎性介质可能在这两种疾病之间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将对炎性介质介导牙周炎促进早产发生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期刊
短喙与矮小综合征(Short beak and dwarfism syndrome,SBDS)自2015年爆发以来,对我国樱桃谷鸭养殖业造成了很大损失,感染鸭以体型矮小、喙短、站立行走困难为特征。新型鹅细小病毒(Novelgooseparvovirus,NGPV)为SBDS的病原。先前研究显示,早期的NGPV分离株与2019年后的分离株在樱桃谷鸭胚适应性上存在明显差异。NGPV在田间流行已有七年,
学位
印度洋–西太平洋暖池(印太暖池)是气候系统中海气相互作用的核心区域,它可以通过海温变化调节Walker环流、Hadley环流、ENSO等影响整个气候系统,暖池区强对流过程为全球气候系统提供源源不断的水汽与热量,因此被称为世界的“蒸汽引擎”与“热引擎”。青藏高原被称为“亚洲水塔”,地球的“第三极”,加之其特殊的地形特征,降水变化相对复杂,高原降水不仅受到大气环流的影响,而且还受到水汽输送、热量收支以
学位
人类活动导致非洲大陆(特别是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极端天气事件的发生频率有所增加。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约95%的粮食作物生长在雨养农业区。气候变化所引发的洪水和干旱等各种极端天气事件会直接影响作物生长,导致粮食减产,影响莫桑比克等国家的粮食安全。莫桑比克气候多样,地理位置优越,但是是印度洋西海岸最容易发生洪涝灾害的国家之一。洪涝灾害对农田的影响巨大,在生长季节发生洪涝灾害,会直接影响作物的收获面积和
学位
目的 对比18F-FDG与68Ga-FAPI PET/CT诊断分化型甲状腺癌(DTC)甲状腺全切术后转移的价值。方法 前瞻性纳入35例甲状腺全切术后DTC转移患者、共101处转移灶,包括淋巴结转移39处、骨转移30处、肺转移30处、脑转移及肝转移各1处;先后行18F-FDG及68Ga-FAPI PET/CT检查,对比二者诊断DTC术后转移的价值。结果 35例共101处DTC转移灶中,18F-FDG
期刊
时间序列数据是《统计基础》课程非常重要的一章,传统统计课程教学注重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对于统计理论课程很少有实操,学生对于数据的理解浅薄。本文通过一个教学案例,利用PowerBI软件实现了时间序列数据的获取、整理、清洗和展示。以此增加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数据获取、处理和理解能力,逐步培养学生分析思维和分析能力等。
期刊
目的:从文献计量学的角度出发,分析时间银行在我国的研究热点,进一步研究时间银行+卫生保健在我国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为我国时间银行结合卫生保健服务的发展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及维普数据库中2001-2021年以时间银行为主题的学术论文,运用NoteExpress、Excel软件、CiteSpace 5.8.R3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描述与图谱绘制并解读。结果:共纳入文献358篇
期刊
太阳发射出的波长范围在0.3–3.0μm的电磁波辐射在进入地球大气层后会因为吸收与散射而发生衰减并最终为地球表面所获得,这一部分被地表所接收能量也被称为地表下行短波辐射。作为地表辐射平衡的关键参数,地表下行短波辐射是诸多地球系统模型所必需的驱动参数,获取与其时空变化有关的准确信息对于地表辐射平衡、水循环、生态系统生产力、农业资源管理以及可再生能源规划等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在过去的几十年中,随着更多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