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眶上外侧入路与翼点入路治疗急性期前交通动脉瘤破裂的临床比较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gji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经眶上外侧入路与经翼点入路两种手术入路对急性期前交通动脉瘤破裂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手术适应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至2019年5月期间苏大附一院收治的86例急性期前交通动脉瘤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入路不同分为两组,其中47例患者采用经翼点入路进行手术治疗作为对照组,另39例患者采用经眶上外侧入路进行手术治疗作为观察组。术后一周对两组患者进行头颅CT血管造影(CTA)检查,观察前交通动脉瘤闭合情况来评估患者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输血、切口及骨瓣大小和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出院时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估患者神经功能,采用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分评估患者生活质量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一周内经头颅CTA检查均显示动脉瘤被完全夹闭载瘤动脉通畅。进一步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176.72±43.16)分钟、住院时间(15.13±5.31)天、术中输血2例、切口长度(9.94±1.69)厘米、骨瓣大小(13.73±2.99)平方厘米、住院费用(61826.87±8983.96)元、去骨瓣率0%优于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219.43±58.94)分钟、住院时间(17.00±5.88)天、术中输血11例、切口长度(16.68±2.70)厘米、骨瓣大小(46.81±25.95)平方厘米、住院费用(67041.00±9225.69)元、去骨瓣率2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观察组患者GOS评分为(3.92±0.63)分;对照组患者GOS评分为(2.78±0.47)分。GOS评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生理机能(Physical Functioning,PF)、躯体疼痛(Bodily Pain,BP)、生理职能(Role-Physical,RP)、社会功能(Social Functioning,SF)、情感职能(Role-Emotional,RE)、精力(Vitality,VT)、一般健康状况(General Health,GH)以及精神健康(Mental Health,MH)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出院时PF、RP、BP、GH、VT、SF、RE以及MH评分观察组要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后的并发症包括颅内血肿、脑积水、颅内感染、癫痫、脑脊液漏、面神经损伤、脑血管痉挛、术后脑梗塞以及切口愈合不良等,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8/39)明显低于对照组(14/47)相比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相对于翼点入路手术,经眶上外侧入路治疗急性期前交通动脉瘤能明显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术中输血,切口较小,具备了有效性、安全性,相比更突出了微创性②经眶上外侧入路治疗急性期前交通动脉瘤破裂患者相对于翼点入路来说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术后患者康复效果更好,术后生活质量更好。③眶上外侧入路适应于Hunt-Hess为Ⅰ-Ⅲ的前交通动脉瘤破裂患者。
其他文献
乌兰布和沙漠西北部的人工绿洲自2009年集中建设以来,磴口县政府与圣牧高科集团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经过人工培育防沙树种、进行土壤恢复治理、人工灌溉等方法,在该区域多次
环状RNA(circRNAs)是一类具有良好保守性的内源非编码RNA,并且在各种细胞和组织中广泛表达。研究表明,circRNAs可作为“分子海绵”靶向吸附miRNAs并抑制其活性,进而调控miRNA
当金属被切削加工时,工件材料对刀具造成的剧烈磨损是导致刀具失效并降低其使用寿命的重要原因。通过对刀具进行一定的表面改性处理,来提高刀具与工件两摩擦副表面间的摩擦润滑性能一直是研究的热点。表面织构技术和表面涂层技术是当下最流行的两种表面改性技术,表面织构不仅能减小摩擦副表面间的直接接触面积,而且能对润滑液起到存储作用进而实现动压润滑和二次润滑效应,固体自润滑材料本身具有的减摩、抗磨及润滑功能也能改善
近几年内,由于国家大力推进高速铁路建设,越来越多的隧道涌现在较高海拔的西部地区。在隧道修建逐渐向前向深的掘进过程中,需要对掌子面前方不明情况进行有效探测,再加之西部地区山峰重峦叠嶂,连绵起伏,地质条件复杂,对于隧道的修建带来了更多棘手的难题。随着人们的需求和科技水平地不断提升,各种地球物理勘探方法都相应实现了各自较为良好的探测方法。在进行水资源以及灾害水的探测和预报中,核磁共振法由于可以有效激发水
基于上转换(UCNPs)/半导体纳米异质结构的独特优势,开发多种策略来构建以UCNPs为基础的荧光共振能量转移体系,并拓展其在环境处理、能量存储、生物医学乃至更多领域的应用具有深远的研究意义。然而,由于在高温热注射的种晶诱导连续生长过程中,壳层组分的二次成核问题不可避免,致使UCNPs的质量难以保证;且由于UCNPs与半导体之间严重的晶格失配问题,二者难以直接复合。因此,UCNPs/半导体纳米异质
荞麦皮是荞麦种子外部坚硬的壳,生活中常被丢弃,其营养价值并未得到充分开发利用。据报道,荞麦粉多糖具有增强免疫力、有助于睡眠、抗癌、抗氧化等功能,而荞麦皮多糖是否也有相似的保健功能,还有待研究。本文探究了荞麦皮多糖提取分离、组成及抗氧化特性和荞麦皮多糖的结构、热力学特性,以期为荞麦皮多糖的应用和研究提供参考。试验主要过程及结果如下:(1)探究荞麦皮多糖的提取分离、单糖组成及抗氧化特性。对荞麦皮多糖的
如今,信息化技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与计算机有关的技术已经渗透进各个行业,在企业持续化运营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海量的数据信息。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如何从这些海量数据中发掘出隐藏的知识,从而为企业进行重大决策时提供理论支持,使决策变得高效、科学、合理。近年来,烟草工业企业信息化建设不断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为了企业持续、稳定的运营,大部分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内部网。但是,对于大多数烟草工业企业来说,
对于金属材料而言,临界分切应力是滑移系开动所需的最小切应力,其数值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材料抵抗塑性变形的能力。采用实验方法测定晶体材料临界分切应力,由于材料制备的难度和测量方法的局限目前具有一定的困难。近二十年提出的位错动力学可以被认为是预测临界分切应力较好的方法。针对目前备受关注的颗粒增强材料,其临界分切应力不仅与位错密度、固溶原子和位错间的相互作用有关,还与颗粒的分布及位错与颗粒的交互作用有关。
麦蛾是世界上危害较严重的储粮害虫之一,主要危害小麦,水稻和玉米。尽管当前的广谱性杀虫剂对于储粮害虫的防治效果较好,但因其不合理的使用,导致害虫抗药性、环境污染、危害
黄颡鱼是我国重要的商业水产养殖品种,味道鲜美、肉质细嫩、营养丰富、肌间刺少,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近年来,由于环境变化、过度捕捞等因素,黄颡鱼个体小型化加剧,种质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