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壤性水稻土结构的动态特征及其对水稻根系生长的影响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jzy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南方地区是水稻种植的最主要的区域,水稻种植面积占全国的80%以上。红壤性水稻土作为南方地区最主要的水稻土类型,在我国农业生产与粮食安全中占有重要地位。土壤的物理结构协调水、肥、气和热的运移与储存,是土壤肥力的物质基础,直接影响根系的生长。然而,水稻土由于水耕泥浆化,导致土壤分散,在水稻生长过程中经历多次灌水、晒田等干湿交替,土壤结构变化显著。因此,准确认识水稻土结构的动态特征并探究其对根系生长的影响对提高水稻土肥力和提高水稻产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以我国南方红壤性水稻土为研究对象,选取四种不同的长期(34 a)定位施肥方式,包括不施肥、单施化肥、化肥绿肥配施和化肥绿肥猪粪配施,通过X射线CT扫描技术和图像分析定量分析了不同施肥处理下水稻土孔隙结构;通过在干湿交替过程中多次采样以及利用Thermo-TDR探针在田间原位连续监测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水稻土结构在干湿交替条件下动态变化。同时,通过室内模拟不同水耕强度和不同干湿交替强度来研究水稻土结构的变化及其对水稻幼苗期根系生长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与不施肥相比,长期单施化肥、化肥绿肥配施、化肥绿肥猪粪配施都能够显著提高水稻土有机质含量,降低土壤容重,增大土壤总孔隙度。X射线CT扫描分析水稻土大孔隙结构发现与不施肥(58.6%)相比,单施化肥(61.8%)提高了水稻土的总孔隙度,但并没有增大水稻土的大孔隙,而化肥与有机肥配施则使土壤的大孔隙增大2-3倍。单施化肥处理的热容量、热扩散率和热导率均高于化肥猪粪配施处理,单施化肥处理温度以及温度日较差均高于化肥猪粪处理。
  (2)在水稻生长季田间晒田和淹水过程中多次采样来研究水稻土结构的动态变化。晒田(>10天)的过程中水稻土容重增大0.05-0.18 gcm-3,团聚体稳定性(MWD)增大22.6-64.2%,土壤收缩能力(COLE)下降6.1-33.8%。而水稻土处于淹水过程中(>15天),上述土壤物理结构性质则呈现相反的变化趋势。水稻土收缩曲线表明化肥绿肥猪粪配施处理的结构收缩比例最大,与团聚体间的大孔隙的数量较多一致。从收缩斜率来看,化肥配施绿肥猪粪等有机肥比不施肥和单施化肥的孔隙结构稳定。以上结果均表明绿肥和猪粪等有机物料的添加能够提高水稻土的大孔隙度并提高干湿交替过程中水稻土结构的稳定性。
  (3)利用Thermo-TDR探针原位连续监测水稻土整个早稻季表层容重的动态变化,结果显示热导率方法估计的容重的均方根误差(<0.04 gcm-3)和相对误差(<3.2%)均分别显著低于热容量方法的均方根误差(<0.23 g cm-3)和相对误差(<22%),表明前者比后者更准确地估测土壤容重动态变化。热导率估计容重与烘干法实测容重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7。
  (4)用搅拌器搅拌浸泡后的水稻土来模拟田间水耕,研究低强度(200 r/min,2 min)和高强度(200 r/min,8 min)水耕对土壤结构和水稻幼苗期(18d)根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模拟水耕破坏了水稻土的大团聚体,降低了团聚体稳定性,同时显著减小了土壤的大孔隙以及孔隙连通性。水耕强度越大,这些影响越显著。模拟水耕对水稻幼苗期较粗的胚根和冠根的生长没有产生显著影响,但是高强度水耕显著减小了幼苗期水稻侧根的长度(30.2%)和表面积(19.5%)。
  (5)搅拌浸泡后的水稻土,随后模拟田间的干湿交替,同时在保证容重相同的情况下,增大水稻土的大孔隙(回填处理)。结果显示干湿交替虽然增大了土壤的穿透阻力(>4倍),但同时也增大了水稻土的大孔隙度(>30μm),促进了深根系的Black Gora和浅根系的IR64幼苗期(14 d)根系的生长。回填处理较干湿交替更大程度增大了水稻土的大孔隙度(>8倍),对根系生长的促进作用更显著。结果表明土壤大孔隙对水稻根系的生长非常重要,即使在土壤强度变大的情况下也能够显著促进水稻根系的生长。
  本研究证实了有机肥和干湿交替等能够提高水稻土大孔隙度,改善水稻土结构,并明确了水稻土大孔隙可以促进水稻根系的生长,这对指导水稻田的田间管理,调控水稻土结构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其他文献
氮素是植物最重要的必需营养元素之一,也是现代农业生产中施用量最大、关注度最高的肥料。氮素会对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产生影响,比如,可以通过影响病害的发生影响产量,也可以通过影响农药的残留影响品质。目前,关于氮素如何影响植物病害的发生尚不明确,并且关于氮素如何对植物表面农药残留产生影响也尚不清楚。本研究利用快速、无损的红外光声光谱检测技术,对水稻叶片表皮层进行原位深度扫描,探索了表皮层对氮素和稻瘟病的响应
砂姜黑土主要分布在中国黄淮平原的安徽、河南、山东、江苏等地,面积达400多万公顷,是黄淮海平原三大中低产土壤类型之一。砂姜黑土区属于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季风气候区,水热资源丰富,适宜种植玉米、小麦、大豆等作物,是中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但由于砂姜黑土质地粘重、涨缩性强,且有机质含量低,导致土壤结构性差,严重制约了作物生长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团聚体是构成土壤结构最基本的单元,也是土壤肥力的物质基础。团
学位
土壤有机碳(SOC)是土壤肥力的核心,施用有机物料是提升SOC含量的有效途径,明确其机制对于快速提升SOC和培肥土壤具有重要意义。而磷素是作物生长所必需的大量营养元素之一,磷素短缺已经成为限制陆地生态系统生产力发挥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有机物料施用提升SOC协同提升土壤磷的有效性,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红壤是中国南方地区主要土壤类型,占中国耕地面积28%,红壤中磷素有效性极其低下。如何快速提
学位
现有的高产水稻品种大多具有光能利用效率高(优秀株型)、分蘖能力强、植株生物量大、持续灌浆周期长等特点,其高产潜力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氮素等养分的充足供应。尤其是在生育后期,需要较高的叶片氮浓度来维持功能叶的光合作用效率和光合功能期以满足籽粒灌浆对光合同化产物的需求。因此水稻生产上通常施用大量甚至过量的氮肥来保证这一需求。由于稻田土壤在生育期的大部分时间里处于淹水、厌氧状态,不利于硝化作用的进行
学位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和工业化得到了快速发展,导致土壤中重金属明显积累,对区域生态安全构成了潜在的威胁。重金属污染物可在各环境介质间迁移转化,进入农用地土壤中的重金属,会通过“土壤-作物”系统迁移转化,再经由食物链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因此,研究经济快速发展地区城乡结合带重金属污染风险状况及来源,探讨受污染农用地安全利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论文选择长江三角洲两个典型区域一
学位
硒(Selenium,Se)是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但是,硒的安全摄入范围极窄(40-400μg/天),长期硒摄入过量或不足都会导致人体产生不良反应。在土壤-植物-动物-人的生态系统中,土壤中的硒经植物吸收进入食物链,从而实现人体对硒的营养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土壤硒的生物有效性决定了人体硒的摄入水平。土壤硒的生物有效性除了受全硒影响之外,还与其它理化性质密切相关。自20世纪80年代
金属有机框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是一类以金属或金属簇为节点,有机物为连接体,通过配位方式自组装构成的具有一维、二维或三维周期性结构的晶体多孔材料。随着该研究领域的快速发展,目前MOFs已实现分子层面的可控设计与合成,通过预先定向设计拓扑结构,充分利用不同有机配体在配位上的特定取向,可构筑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MOFs材料。MOFs因具有比表面积大、孔隙率高、
学位
凋落物指在生态系统内由生物组分产生并归还到地面,作为分解者物质和能量来源,借以维持生态系统功能的所有有机物质的总称。凋落物是植物-土壤系统养分循环的基本载体,具有维持土壤肥力,促进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养分平衡的重要作用。凋落物分解向土壤的归还过程促进土壤有机碳向大气释放以及土壤氮累积。植物-土壤系统碳氮循环是陆地生态系统碳氮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生态系统碳氮循环的变化不仅会影响土壤-植物系统碳氮平
揭示土壤生物地理分布格局及其驱动因素是生物地理学和宏观生态学研究的核心目标之一,对保护区域乃至全球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然而,与地上生态群落相比,人们对于土壤生物群落在较大尺度上的分布格局和生态过程仍知之甚少。深入研究土壤生物多样性分布格局及其潜在机制对于理解土壤生物地理分布格局和陆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至关重要。本研究以中国北方草地样带为研究对象,研究草地土壤线虫群落沿干旱梯度的变化趋势
学位
土壤有机质的转化是维持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学功能的核心组分,不同形态的有机物在土壤中的分解特征存在极大的差异,受到土壤和环境因素等因子的调控。本研究通过分别探讨小分子有机物氨基酸在草地土壤的分解特征及凋落物在森林和农田土壤的分解特征深入认识不同有机物质在土壤中的转化及其影响因素,进而为不同生态系统中土壤的健康管理和物质循环提供理论依据。  游离的氨基酸在土壤氮循环中具有极快的流动性,在氮循环过程中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