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比较法视野下普通个人数据使用之合理标准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eiri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聚焦普通个人数据的合理使用,考察了国内外有代表性的个人数据使用立法,如欧盟、美国、巴西、印度以及我国的个人数据立法。在抽象出的“普通个人数据合理使用标准”这一主题下,本文总结各国相关立法的普遍或个别问题,并提出相应法律对策。本文认为目前的规制体系按合法性基础分大致有两类,一是以欧盟为代表较为严格的“明示同意”规制体系,二是以美国为代表相对宽松的“默示同意+选择退出”规制体系。两种规制模式各有其立法基础及各自的痛点。我国立法最初受欧盟影响较大,后来也在不断反思和完善,总体更偏向保护个人。本文落脚于中国,是解决授权同意规制体系所面临现实困境的产物之一。
  本文首先确定讨论范围,本文排除特殊领域和特殊人群的个人数据,只讨论企业为营利对普通个人数据的独立商业化使用。为提出核心论点,本文结合大数据时代和数字经济背景,重视普通个人数据的公共属性,跳出私权规制模式条框,借鉴行政法“比例原则”和著作权法“合理使用”的法律精神,确立个人数据使用立法的“合理使用原则”,与其他原则位置并列。本文“合理使用原则”内容是“经用户同意而收集的个人数据,企业可以将其以营利或扩展业务为目的独立进行合理的商业化使用”。为充实“合理使用原则”的内容,本文提出创新数据产业监管思路、探索自下而上的行业自律路径、形成激励相容的多元治理模式、建立个人数据安全保险制度四个概括性法律对策,并认为这些对策在落实合理的必要原则及透明度原则时也同样适用。
  本文意图通过确立“合理使用原则”,修正和补充严格的“明示同意”规制体系及该体系下的其他原则,为此本文选择必要原则和透明度原则,以落实具体的合理使用标准。本文认为国内外立法中必要性标准存在的普遍问题是较为严格,限制了互联网新业态的发展和个人数据自主权,同时监管者无法准确判断个人数据收集和使用的必要范围,本文对此提出由数据最小走向风险最小的规制理念、设置以“合理去标识化”义务为主要依据的合理情景测试两项法律对策。在各国对隐私政策的规定都比较严格的情况下,本文将透明度标准聚焦于自动化个人决策算法,指出了“打开算法黑箱”的技术和法律困境,在法律对策上提出算法“有限透明化”理念,并提倡依托算法规制算法,将算法影响评估纳入监管执法。
  通过提出上述对策,实现本文宗旨,即借鉴国内外经验,构建符合我国现阶段国情的个人数据“合理使用原则”和具体标准,力求调动多方共同治理,达到个人、企业和国家利益的平衡和社会整体福利的最大化。
其他文献
中小企业一直在经济发展、技术创新、社会安定等多个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由于自身弱质性,一直存在着盈利能力弱、生命周期短、融资难等问题,容易受到市场经济环境、相关政策等影响。近年来,我国政府愈加重视中小企业发展境遇,将中小企业视为发展的主力军、就业的主渠道、创新的重要源泉,为支持中小企业健康发展,中央和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财税政策,在2019年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推出一批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措施,意
学位
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含地方猪种血统的优质猪市场前景广阔。作为养猪生产者,既希望猪长得快、耗料少,又希望猪的肉质好、售价高。解决的办法就是用地方猪种与国外瘦肉型猪种进行配套杂交生产优质猪,同时为优质猪提供适宜的营养水平,以充分发挥杂优猪的生产潜力。
为了避免外国投资者针对同一投资争端寻求重复性救济,许多国家在缔结投资条约时都会采纳“岔路口条款”,以此来平衡东道国司法主权和国际投资仲裁机构的管辖权之间的关系。但是,在ICSID(International Centre for Settlement of Investment Dispute,解决国际投资争端中心)仲裁实践中,ICSID仲裁员在许多案件中都倾向于拒绝“岔路口条款”的适用。所以从现
中国传统律学远绍秦汉,近迄明清,历两千年而不衰,实为中国古代法文化苑中的一株奇葩。中国传统律学水平的高低不仅直接影响了中国古代司法,而且与中国古代的立法及法律发展状况直接相关,故律学研究一直是中国法律史研究的重要领域。虽然律学在汉晋之际非常繁荣,汉晋的律学家们在律学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以致到了唐代,推出了代表古代世界最高法律水平的《唐律疏议》,中国传统律学也由此达到了一个高峰。但若论律学的水
学位
自20世纪70年代以降,现代西方国家的社会规管体制从福利国家背景下的社团型规制逐步转向风险社会背景下的社会型规制,作为规管体制转型阶段的重要工具依赖,通过法律的生态环境治理已经被广泛运用于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的司法实践中。回看中国,当下的社会经济结构、文化形态、价值观念正在发生急剧变革,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客观上要求对生态环境治理体制机制进行改造革新,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的法律化已经成为中国
1988年生效的《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United NationsConvention onContractsfor the International Saleof Goods,以下简称《公约》或CISG)被广泛认为是迄今为止最为成功的国际统一私法运动成果,它在便利国际贸易、解决跨国贸易纠纷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CISG作为不同国家法律制度融合妥协的产物,许多无法达成共识的问题均
学位
2016年“中美南海无人潜航器事件”、2017年“也门领海无人潜航器事件”和2019年日本启动在钓鱼岛海域部署潜航器的计划表明海洋强国正在着手部署无人潜航器于他国管辖海域内进行军事测量的情报收集活动,威胁着沿海国的主权安全。作为未来重要的军事力量,军用自主型无人潜航器在特性上区别于传统船舶,其功能还愈发具有综合性与侵略性,这引发了沿海国对规制无人潜航器相关国际法问题的关注。这些问题包括无人潜航器的
学位
经济危机引起的全球制造业危机,重创了航运市场。运力过剩,运价低迷,是目前航运市场的真实写照。2013年中国第四大航运公司海南泛洋航运宣告破产,2017年全球最大的航运企业韩进海运宣告破产,跨境海事破产案件对中国的影响也日渐增大。面对日益频发的跨境海事破产现象,《企业破产法》(以下称《破产法》)第5条对于跨境破产的原则性规定,以及《海商法》和《破产法》价值取向和具体制度的差异所引起的程序冲突问题已越
学位
国际投资协定中并未对缔约国的征收行为进行合法与非法的定义与区分,此等区分亦并非国际投资仲裁中固然适用,而是通过近年来一系列仲裁案件被引入公众的视野。从历史的纵向维度来看,霍茹夫工厂案是首个区分了合法征收与非法占有的经典案件;该案对非法占有所创设的“完全赔偿”原则在现代投资者-东道国争端解决机制下再现,并得到了新的适用和实践。尽管如此,此等适用亦得到了种种批评和质疑。  对此,基于现有的学术探讨以及
第三方资助作为一种法律融资模式,是指争议案件中的当事人与第三方达成协议,约定第三方为当事人启动并运行争端解决程序提供资助,并以获取相应的胜诉利益作为资助的回报。在此过程中,第三方为“资助人”,当事人为“受资助人”,双方由此形成了同一法律关系。  在英美法系,第三方资助大致经历了被禁止到被合法化的历史转变,有关第三方资助的争议也由此转移到如何规制的问题上来。第三方资助主要涉足诉讼、仲裁领域,相较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