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多发伤后规范化镇痛对应激、炎症反应调控作用的临床研究

来源 :第三军医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an9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引发创伤的因素有增无减,如各类事故(交通、工矿等)、灾害、恐怖袭击和战争等。创伤,尤其是严重多发伤危害严重,在我国与欧美发达国家死因顺位都已位居第四。同时,因创伤多发生于青壮年,人均寿命损失年数则高居首位。据WHO预计,至2020年,道路交通伤致死和致残人数将增加60%,死因排位将跃升至第3位。严重多发伤后都可能继发各种严重的并发症,而严重并发症是导致伤后死亡,特别是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实施有效的早期救治,防止早期伤亡,为后续治疗和组织修复创造条件,俨然已成为创伤医学的首要任务。严重多发伤后全身性反应涉及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复杂的病理生理反应过程,而伤后早期首先表现为炎症反应的失衡。如失衡的炎症反应得以有效控制,可使病情趋于稳定、恢复;如失衡的炎症反应得不到有效控制,随着炎症反应紊乱加剧,极易发展为脓毒症、休克、多器官功能不全(MODS)及多器官功能衰竭(MOF)等,最终可导致死亡。目前针对严重多发伤后炎症反应的调控措施,包括炎症介质拮抗剂(如TNF-α拮抗剂依那西普)、炎症介质相关酶类抑制剂(如TNF-α转化酶抑制剂)、基因治疗、血液净化等,但均存在一定缺陷与不足。创伤后疼痛是创伤应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复杂的病理生理反应过程的主要始动因素之一,对病人的生理、心理及创伤的预后均有较大影响。严重多发伤会导致躯体剧烈疼痛,而剧烈疼痛作为一种强应激源非但不利于伤者病情的稳定、恢复,反而会加剧免疫炎症反应的失衡、诱发代谢紊乱,使感染、MODS等的发生率增高。然而创伤疼痛问题一直没有引起临床足够的重视,不恰当的疼痛处理非常普遍。尽管最近已逐渐取得共识,但临床对创伤后镇痛治疗的研究仍极少。其结果是,往往在病人难以忍受疼痛时才给予临时镇痛治疗,病人常常长时间处于剧烈疼痛状态中。既往关于围手术期镇痛有较多研究,包括术前超前镇痛,术中、术后镇痛等多种镇痛模式都已证实,围手术期的镇痛不仅可以缓解疼痛,改善患者的舒适感,同时还可以有效减轻手术应激,调节免疫状态,调控炎症反应,改善预后。而创伤后,尤其是严重多发伤后通过有效镇痛对应激、炎症反应等方面调控的研究则很少。但创伤毕竟不同于手术,手术是有计划性、可控、可预期、有选择性的;创伤是无计划性、不可控、不可预期的、非选择性的。因此,创伤,尤其严重多发伤会对机体造成更大的应激,免疫紊乱、炎症反应失控会更为明显。那么,严重多发伤后的有效镇痛是否也能达到围手术期镇痛的效果,起到减轻应激、调节炎症反应的作用,还缺乏有说服力的研究。目的:1.规范化镇痛对严重多发伤患者疼痛的作用评价2.探讨严重多发伤后规范化镇痛对应激、炎症反应的调控作用3.评价严重多发伤后规范化镇痛在严重多发伤早期治疗中的地位4.建立严重多发伤后早期应激、炎症反应调控的新技术路径方法:前瞻性研究2015年4月~2016年12月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创伤救治中心收治的,创伤严重度评分(ISS)16~25,格拉斯哥评分(GCS)≥14,疼痛评分(视觉模拟评分结合脸谱评估)≥6的严重多发伤患者。按照SPSS18.0软件生成随机数字法,将入组患者随机分成规范化镇痛组与传统镇痛组,每组分别拟定30例。传统镇痛组中,依据在临床观察期间(伤后10d以内)是否给予镇痛治疗,再分为临时镇痛组与无镇痛组。规范化镇痛组在入组时予舒芬太尼联合曲马多经静脉自控镇痛(PCIA),以控制疼痛评分≤3为目标;传统镇组在患者疼痛难以忍受时予肌注杜冷丁75mg或皮下注射吗啡5mg临时镇痛,以满足患者主观镇痛要求为目标。比较分析入组时及伤后24、48、72、120、168、240h的疼痛评分、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评分,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的变化;及入组时与伤后第1、2、3、5、7、10d(晨8:00抽血)的血浆皮质醇水平。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采用单因素线性回归法。结果:1.入组病例一般资料共纳入58例患者,男44例,女14例;年龄16-75岁,平均(46.22±14.14)岁:规范化镇痛组28例(2例因拒绝行PCIA而被排除出组),其中男19例,女9例,年龄(48.36±15.75)岁,受伤至入组时间(5.68±2.40)h,ISS(21.96±2.82)分,GCS(14.86±0.36)分;临时镇痛组17例,其中男16例,女1例,年龄(43.47±11.63)岁,受伤至入组时间(5.94±3.00)h,ISS(21.71±2.39)分,GCS(14.88±0.33)分;无镇痛组13例,其中男9例,女4例,年龄(45.23±13.74)岁,受伤至入组时间(5.62±2.79)h,ISS(21.54±3.10)分,GCS(14.77±0.44)分。各组在性别比、年龄、受伤至入组时间、ISS、GCS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疼痛评分的比较入组时,三组间的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入组的所有严重多发伤患者都处于中度以上疼痛(疼痛评分≥6)状态,随后,三组的疼痛评分均呈下降趋势(P<0.05)。从伤后24h开始至往后各个时间点,规范化镇痛组的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其余两组,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时镇痛组的疼痛评分略低于无镇痛组,但在各个时间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皮质醇的比较入组时,三组间的皮质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皮质醇整体水平在伤后随即迅速升高,伤后24h内便达峰值,随后均呈下降趋势(P<0.05)。规范化镇痛组与其余两组比较,皮质醇从伤后48h开始至往后各个时间点,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规范化镇痛组较余两组的皮质醇水平下降更快更明显;临时镇痛组与无镇痛组比较,皮质醇在各个时间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58例伤者中,共3例出现皮质醇减低,其中规范化镇痛组2例(分别为25.49ng/m L、27.21ng/m L),均出现在伤后第3天;无镇痛组1例(42.57ng/m L),出现在伤后第2天。而规范化镇痛组2例的皮质醇水平均在伤后第4天便恢复至正常范围(分别为89.44ng/m L、94.64ng/m L);无镇痛组1例的皮质醇水平直至伤后第5天才恢复至正常范围(95.74ng/m L),说明规范化镇痛组亦可以促进低水平皮质醇的恢复。4.炎症指标的比较1)SIRS评分的比较入组时,三组间的SI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58例伤者中,共53例在入组时就已发生SIRS(SIRS评分≥2),发病率为91.38%,随着病情改善,SIRS评分逐渐降低(P<0.05),直至零。规范化镇痛组与临时镇痛组比较,SIRS评分在伤后48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规范化镇痛组与无镇痛组比较,SIRS评分在伤后24、48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规范化镇痛组较余两组的SIRS评分下降得更快更明显;临时镇痛组与无镇痛组比较,SIRS评分在各个时间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TNF-α的比较入组时,三组间的TNF-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TNF-α在伤后24h左右达峰值,而后逐渐下降(P<0.05)。规范化镇痛组与其余两组比较,TNF-α从伤后48h开始至往后各个时间点,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规范化镇痛组较余两组的TNF-α水平下降得更快更明显;临时镇痛组与无镇痛组比较,TNF-α在各个时间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IL-6的比较入组时,三组间的IL-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IL-6在伤后24h左右达峰值,而后逐渐下降(P<0.05)。规范化镇痛组与临时镇痛组比较,IL-6在伤后72、120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规范化镇痛组与无镇痛组比较,IL-6在伤后48、72、120、168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规范化镇痛组较余两组的IL-6水平下降得更快更明显;临时镇痛组与无镇痛组比较,IL-6在各个时间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IL-10的比较入组时,三组间的IL-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IL-10在伤后随即迅速升高,伤后24h内便达峰值,而后逐渐下降(P<0.05)。规范化镇痛组与临时镇痛组比较,IL-10在伤后72、120、168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规范化镇痛组与无镇痛组比较,IL-10在伤后48、72、120、168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规范化镇痛组较余两组的IL-10水平下降得更快更明显;临时镇痛组与无镇痛组比较,IL-10在各个时间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皮质醇、SIRS评分、TNF-α、IL-6、IL-10等指标与疼痛评分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皮质醇、SIRS评分、TNF-α、IL-6、IL-10等指标与疼痛评分呈线性正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r>0),这些相关性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呼吸频率、心率、收缩压、体温等生命体征的比较1)呼吸频率的比较入组时,三组间的呼吸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伤后呼吸频率加快,随着病情缓解逐渐降至正常范围(P<0.05)。规范化镇痛组与其余两组比较,呼吸频率在伤后48、72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规范化镇痛组较余两组的呼吸频率改善得更快,更明显;临时镇痛组与无镇痛组比较,呼吸频率在各个时间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心率的比较入组时,三组间的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伤后心率加快,随着病情缓解逐渐降至正常范围(P<0.05)。规范化镇痛组与临时镇痛组比较,心率在伤后48、72、120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规范化镇痛组与无镇痛组比较,心率在伤后24、48、72、120、168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规范化镇痛组较余两组的心率改善得更快,更明显;临时镇痛组与无镇痛组比较,心率在各个时间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收缩压的比较入组时,三组间的收缩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伤后收缩压整体变化不大(P>0.05);在各个时间点,规范化镇痛组、临时镇痛组、无镇痛组之间的收缩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规范化镇痛对伤者收缩压影响不明显。4)三组间体温的比较入组时,三组间的体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伤后体温会升高,随着病情缓解均逐渐降至正常范围(P<0.05);在各个时间点,规范化镇痛组、临时镇痛组、无镇痛组之间的体温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严重多发伤后规范化镇痛可以快速有效缓解患者疼痛;2.严重多发伤后规范化镇痛可以有效减轻应激反应;3.严重多发伤后规范化镇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节炎症反应;4.严重多发伤后规范化镇痛非但不会对伤者的呼吸、循环状态导致不利影响,反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其呼吸、循环状态,有利于病情的恢复;5.规范化镇痛可能是严重多发伤后早期应激、炎症调控的技术路径之一,其理念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创新性、精准性。
其他文献
<正>高级篇常用汉字设置固顶紫光华宇拼音输入法具有一项"固顶汉字"的特性,在设置了字的顺序后,将不会随字频的变化而变化。紫光华宇拼音输入法对于每个拼音可以定义8个固顶
针对电力系统装置间相互协调运行的问题,对配有电力系统稳定器(PSS)的励磁系统发电机与装有静止无功补偿器(SVC)联合运行的发电厂厂用电系统,分别建立了PSS、SVC和带励磁系统
褪黑素具有调节植物生长,抗氧化等方面的功能。本实验以多年生黑麦草为材料,结合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6000模拟干旱,分析了0、25、50、75、100和200μmol/L褪黑
<正>在二十世纪后期众多古代文学研究专家中,傅璇琮先生无疑是极为引人注目的一位。这首先是因为他文史兼善,考论并擅,成果卓著,堪称学界典型;其次是他热心学术事务,
背景颅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外科疾病,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预后差等特点。TBI按损伤发生的前后可分为原发性及继发性颅脑损伤。原发性
立足于海事现行法律法规和防治污染管理现状,从船舶污染防治海事监管防、治、赔三个环节,对法律法规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意见和建议,以期从立法层面完善船舶污染防治法
<正>为激荡中医药行业传承创新的源头活水,激发中医药学人科技创新的巨大热情,激励中医药领域具有实用性、创新性、前瞻性、战略性的真知灼见,从而进一步活跃"百花齐放、百家
本文对锌与硝酸铜溶液的置换反应产物进行了定量分析。目的在于纠正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定性描述时容易引起的认识上的缺陷和与实际情况的偏差。
介绍了一种使用多触点MEMS开关实现的新型可调微波MEMS低通滤波器,应用MEMS制作工艺在石英衬底上实现滤波器结构.滤波器基于慢波共平面波导周期性结构,具有尺寸小、插损低、
本文运用随机成本边界模型测算2005—2011年国内13家商业银行成本效率,分析信用风险对银行成本效率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对银行成本效率的提高,不仅不良贷款率呈现显著的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