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水土保持生态修复云南大姚试点工程效益监测研究——水土流失监测分析

来源 :昆明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195084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严重的国家之一,根据第二次全国水土流失遥感调查成果,20世纪90年代末,全国水土流失总面积356km2,占全国土地面积的37.08%。水土流失导致的生态恶化、土地退化和泥沙危害等问题,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水土流失已成为我国的头号环境问题。为了加快水土流失治理的进程,改善生态环境,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2001年水利部提出了新时期水土流失治理的新思路:充分发挥大自然的力量,依靠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促进植被的大面积恢复,加快水土流失治理步伐的新思路。2002年全国有128个县(市)开展了“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试点工程”,大姚县是云南省7个试点县之一。为了了解和掌握生态修复工程及其措施改良土壤、控制侵蚀的规律和效果,并回答其改良土壤、控制侵蚀的程度。本研究以大姚县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试点工程为依托,在修复区选择有代表性的典型样区建立监测站,根据水土保持监测技术标准并结合修复区的实际情况,选择一套能科学反映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在改良土壤、控制侵蚀方面效益的监测内容和指标,以传统监测技术为主,“3S”技术为辅,对生态修复区土壤及其土壤侵蚀进行监测研究。在回答上述问题的基础上对大姚县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试点工程提出完善建议。 大姚县生态修复区经过实施3年的生态修复工程,生态环境质量出现良好发展的迹象:植被覆盖度由原来的49.40%提高到80.44%,生物多样性开始增加,“乔-灌-草”或“灌-草”搭配的群落面积逐渐增多,修复区生态景观有所改善,大部分区域从过去矮小稀疏的灌丛或裸地演变到现在大片绿色山地,植物群落正在向良好方向演替。生态修复工程及措施改良土壤、调节径流、控制侵蚀的效果显著。通过为期2年的监测、分析和评价,得到以下主要结果: (1)植物改良土壤的效果显著,提高了土壤抗冲性和抗蚀性。监测还发现,在“裸地→草地→稀树草丛地/稀树灌丛地→林地”的地类系列上,存在土壤理化性质逐步得到改善的趋势。比如有机质含量、>0.25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土壤孔隙度、土壤含水量、土壤渗透速度单项指标逐步得到提高;结构体破坏率、容重、比重等单项指标逐步降低;水稳性指数等综合指标有逐步增加的趋势;抗冲模数等综合指标则逐渐降低。植被改良土壤的作用逐步增强,土壤抗侵蚀能力逐步提高。 (2)修复区中实施水土保持措施的各地类,土壤侵蚀得到了控制,侵蚀量模数在232~456t/km2.a之间,土壤侵蚀降到轻度及其以下程度,有的甚至基本完全控制了水土流失。而裸地是重要产沙源地,侵蚀量模数在6660~8640t/km2.a之间,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7292.75t/km2.a,是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重点对象。 在“裸地→草地→稀树草丛地/稀树灌丛地→林地”的地类系列上,存在着地表径流由高到低、土壤侵蚀由强到弱的趋势。植被调节径流、控制侵蚀的能力逐渐增强。 动态分析表明,修复区土壤侵蚀得到控制,土壤侵蚀量减少,微度侵蚀面积增加,轻度、中度和强度侵蚀面积减少。土壤侵蚀量由修复前的194231.09t降到修复后的107819.62t,土壤侵蚀量比生态修复前减少了44.89%,微度侵蚀面积由修复前的182.85km2增加到修复后的324.56km2,平均土壤侵蚀模数由1125.73t/km2.a下降到334.09t/km2.a。仅从控制土壤侵蚀这一角度来看,生态修复的效果比其他方法好,而且适宜在以轻度和中度土壤侵蚀为主的地区开展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程,控制土壤侵蚀的效果最显著。 (3)监测分析表明,植被与土壤、径流量、土壤侵蚀量有很强的相关关系,而且植被群落结构越复杂,演替等级越高,这种相关关系越强。 (4)植被恢复采用“乔-灌-草”或“灌-草”模式较好,其改良土壤、调节径流和控制侵蚀的能力较强。而采用单一的草地模式或“乔-灌”模式,水土保持作用相对较差。另外,引起土壤侵蚀的最小降雨强度(或侵蚀降雨强度阈值),一般都存在“乔-灌-草”或“灌-草”模式高于单一的草地模式或“乔-灌”模式。 坡改台(梯)修复措施改变微地形,调节径流、控制侵蚀的效果显著。监测发现,采用宽台面且反坡、台面外边沿留围埂的坡改台(梯)生态修复措施,调节地表径流、控制侵蚀的效果显著,反之则效果较差。从大姚实施情况看,台面一般不小于3m且反坡,围埂高20cm,基本不产生径流和侵蚀。 土壤侵蚀量与降雨强度成显著的正二次或幂函数关系,与降雨量关系较弱。径流系数、土壤侵蚀量与土壤稳定渗透系数分别成显著的负二次函数和负对数关系,土壤侵蚀量与水稳性指数和抗冲模数分别成显著的负对数函数和对数函数关系。 (5)经过监测发现,在“裸地→草地→稀树草丛地/稀树灌丛地→林地”演替系列上,确实存在地表径流量由高到低、土壤侵蚀由强到弱的趋势,降雨强度阈值(产生土壤侵蚀的最小降雨强度)也存在由低到高的趋势。同时,也存在土壤理化性质逐步得到改善的趋势。根据“时空代换”法的思路,如果顺其自然发展,演替早期植被类型将被演替晚期植被类型所取代,其改良土壤、控制土壤侵蚀的能力更强,作用更明显。
其他文献
生物处理是目前世界上最经济有效并被广泛采用的污水处理方法,污泥则是二级污水处理过程的必然产物,体积约占所处理污水体积的0.5%~1%。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进程
学位
背景与目的:肝内胆管细胞癌(ICC)为常见的肝脏胆道系统肿瘤.临床上40%~50%的ICC患者临床确诊时需要进行手术切除病灶,本研究旨在探讨ICC患者切除术后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选
步入21世纪,平板玻璃深加工企业如雨后春笋发展极快,同时对用于深加工的平板玻璃表面质量的要求也相应增加,平板玻璃风化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由风化引起的力学性能和表面性能
近20年来,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受周边地区农业开发活动的影响,如水利工程设施的建设和周边井灌水田的迅速发展,以及保护区管理能力建设滞后等多方面的原因,导致该保护区湿地生态
在水环境中高氯酸盐和硝酸盐经常同时存在。高氯酸盐是一种具有高度扩散性的持久性有毒污染物,广泛应用于军工和烟火生产等领域。高氯酸盐进入人体后会抑制甲状腺激素的产生,从
稀土金属(Gd)是目前公认的最常用的室温磁制冷工质,但由于Gd的居里温度固定,可工作的工作温区较窄,并且高纯Gd的价格昂贵。为了适应实际需要,拓宽磁制冷的最佳工作温区,我们有必要进
纳米碳洋葱具有新颖的结构和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能,对它的研究涉及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高分子科学、催化化学、电化学、超导体与铁磁体等众多学科和应用研
陈建兵1983年出生于江西播阳,2003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系景德镇市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西省景德镇市美术家协会会员。其个人作品融入了传统陶瓷艺术与现代陶瓷艺术,使现代陶
本文采用磁控溅射方法制备了SmCo系列单层和多层磁性薄膜,并采用X射线能量色散谱仪(EDS)、X射线衍射分析仪(XRD)、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和扫描隧道显微镜(STM)等对薄膜的成分
背景与目的:尿苷二磷酸-葡萄糖6-脱氢酶(UGDH)是一种将UDP-葡萄糖转化为UDP-葡萄糖醛酸的代谢酶,通过参与糖胺聚糖在肿瘤组织中的生物合成来影响肿瘤的侵袭能力和耐药性.多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