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瓜TGA家族基因的鉴定及在抗病中的作用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eyviv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植物在种子萌发、幼苗逐渐成熟并开花结果最终衰老死亡的全过程当中,会一直遭遇到各种生物的侵袭打扰或者是非生物逆境的威胁与挑战。TGA转录因子作为真核生物分布最为广泛且最保守的bZIP转录因子家族中的一员。其功能也十分广泛,既参与到水杨酸(SA)和茉莉酸/乙烯(JA/ETH)的防御反应中,也参与到抗逆反应如盐胁迫,氧化胁迫中,在调控氮元素响应、镉运输中也能见到它,甚至农药残留代谢过程中也有它的参与,在植物花器官发育过程中也必不可少。这样一个如同百宝箱一样的转录因子家族,目前在甜瓜当中的有关报道仍然有限,故而本文开展相关研究,克隆和鉴定甜瓜TGA家族基因,并研究其表达模式分析,分析其功能,本文的主要结果在下方呈现:(1)基于生物信息分析,从葫芦科植物基因组数据库(CuGenDB)中鉴定并成功克隆到9个甜瓜TGA家族成员(CmTGA1至CmTGA9)。蛋白质保守功能结构域分析显示,CmTGA家族的9个成员均含有b ZIP和DOG1结构域。(2)qRT-PCR结果分析,甜瓜幼苗经水杨酸处理后、甜瓜幼苗接种甜瓜蔓枯病菌后,CmTGA5、CmTGA7、CmTGA9这3个基因上调表达;而在甜瓜幼苗经Me JA处理后,CmTGA6基因上调表达明显;在甜瓜幼苗经ACC处理后,仅CmTGA1、CmTGA4、CmTGA7、CmTGA9基因显著上调表达。(3)CmTGA蛋白亚细胞定位结果表明:CmTGA1至CmTGA9蛋白主要定位于细胞核上。(4)通过酵母双杂交方法发现甜瓜CmNPR3蛋白能与甜瓜CmTGA1、CmTGA5、CmTGA6、CmTGA9蛋白互作。CmNPR4蛋白能与甜瓜CmTGA1、CmTGA3、CmTGA5、CmTGA6蛋白互作。应用双分子荧光互补技术发现,甜瓜CmNPR3蛋白和CmNPR4蛋白可以和甜瓜CmTGA2、CmTGA5、CmTGA6、CmTGA8蛋白互作,互作定位于细胞核中。CmTGA5和CmTGA6与CmNPR3蛋白和CmNPR4蛋白的互作结果在上述两种验证蛋白互作方法中得到确认。(5)成功获得CmTGAs-OE纯合体株系。将甜瓜TGA家族CmTGA1至CmTGA9基因克隆到GFP表达载体,获得能稳定遗传的转甜瓜TGA家族基因拟南芥纯合体株系。研究了甜瓜TGA家族中这9个基因在拟南芥中异源表达后在植株抵抗生物胁迫过程中的作用。本试验中,获得甜瓜TGA家族CmTGA1-OE至CmTGA7-OE和CmTGA9-OE共8个基因过表达纯合体拟南芥植株,经注射接种Pseudomonas syringae pv.tomato(PstDC3000)后,CmTGA5-OE和CmTGA7-OE植株叶片中PstDC3000的菌含量显著低于野生型,说明CmTGA5和CmTGA7可能正调控拟南芥对PstDC3000抗性。CmTGA1-OE、CmTGA2-OE拟南芥叶片中PstDC3000菌含量高于野生型Col-0,说明CmTGA1、CmTGA2可能负调控拟南芥对PstDC3000抗性。(6)构建甜瓜NPR1-like家族中CmNPR3和CmNPR4这2个基因过量表达载体,并获得能稳定遗传转甜瓜CmNPR3和CmNPR4基因的纯合体株系。研究了甜瓜CmNPR3和CmNPR4基因在拟南芥中异源表达过后在植株抵抗生物逆境胁迫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将CmNPR3和CmNPR4基因分别转入拟南芥atnpr1、atnpr3 atnpr4突变体中,经注射接种Pseudomonas syringae pv.tomato(PstDC3000)后观察转CmNPR3和CmNPR4基因拟南芥突变体植株抗病表型,发现相较于atnpr1突变体的感病表型,CmNPR3/atnpr1和CmNPR4/atnpr1转基因植株并不能互补atnpr1突变体的表型;CmNPR3/atnpr1和CmNPR4/atnpr1转基因植株接种叶片中PstDC3000菌含量最高,atnpr1突变体次之,野生型WT最少;与atnpr3 atnpr4突变体的抗病表型对比,发现CmNPR3/atnpr3 atnpr4和CmNPR4/atnpr3 atnpr4转基因植株能部分回补atnpr3 atnpr4突变体的表型,接种叶片中PstDC3000菌含量野生型WT最高,CmNPR3/atnpr3 atnpr4和CmNPR4/atnpr3 atnpr4转基因植株次之,atnpr3 atnpr4突变体最少。初步推测CmNPR3和CmNPR4与拟南芥AtNPR3/AtNPR4功能类似,作为免疫抑制因子参与抗病反应调控中。
其他文献
涩柿果实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不断积累单宁,导致果实成熟后仍具涩味。高浓度CO2被证明是脱涩最有效的方法,然而,该处理在不同品种间呈现不同效果,其内在的分子机制仍不明晰。柿(Diospyro kaki Thunb.)果实涩味主要由可溶性单宁引起,而高浓度CO2被证明通过诱导乙醛代谢,促使乙醛结合可溶性单宁,进而实现脱涩。为进一步探究脱涩分子机制,本研究从果实内源乙醛代谢入手,研究‘老皮革’(‘Laopi
在农业生产的发展历程中,园艺作物的栽培由原先的露地栽培转向了设施栽培,可以通过各类环境调控影响园艺作物的生长发育,进而调控园艺作物的产量及品质。其中,光环境调控是最重要的环境调控手段。不同比例的红光/远红光可以调控园艺作物的分枝,进而改变其株型,影响最终的产量及品质。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作为我国栽培面积最大的设施蔬菜之一,有重要的经济价值,也是园艺作物研究中重要的模式植
桃(Prunus persica[L.]Batsch)是蔷薇科李属核果类植物,原产中国,是重要的经济作物。桃树流胶病是南方栽培区常见的一类的病害,对于果园的危害较大,选育具有优良抗性的栽培品种对南方地区桃树健康稳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于2016-2019年间,调查了由多个不同地区选育出的共计132个桃品种/系的流胶病田间自然发病情况,选出83个品系进行全基因组重测序,并与抗性表型性状进行关联分
繁殖性状作为家禽重要经济性状之一,受到许多数量性状位点(QTLs)和基因调控,揭示这些基因的遗传效应和调控机制,有利于对家禽繁殖性状的有效选择。本研究以RF酰胺相关肽(RFamide-relatedpeptide,RFRP)为繁殖性状候选基因,以振宁黄鸡为研究对象,采用直接测序的方法鉴定RFRP基因的SNP,并分析其表达特征及多态性与鸡繁殖性状的相关性,并对开产日龄与鸡繁殖性状、激素水平以及下丘脑
有机酸是决定果实风味的主要物质之一,柠檬酸是柑橘果实的主要有机酸。本研究以柑橘类果实和汁胞为材料,探索了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PEPCK)参与柠檬酸降解的代谢的路径,并讨论了PEPCK在柠檬酸降解代谢网络中的作用。主要结果如下:1.获得两个柑橘PEPCK编码基因。在柑橘基因组数据库中搜索得到两个PEPCK编码基因,Cit PEPCK1和Cit PEPCK2。系统发育分析和序列比较分析表明两基因的
果皮色泽是果实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红梨色泽的形成主要依赖于果皮中花青苷的积累。遗传基础是合成花青苷的决定因素,目前花青苷合成结构基因的研究已较为明确,MYB等转录因子对花青苷生物合成的调控已有深入研究,但对于红梨果皮着色的关键基因的定位及其功能研究仍较少。‘红早酥’梨是绿皮‘早酥’梨的芽变,其果皮可以积累花青苷。本研究以‘玉露香’与‘红早酥’的F1代杂交群体为主要试验材料,对‘红早酥’着色关键基因
蔬菜育苗是蔬菜生产过程中极其重要的环节,会直接影响蔬菜的产量和品质。通过良好的育苗管理,不仅可以培育出优质秧苗,还能使其提前适应大田的生长环境,为蔬菜后期的质量提供保障。在设施生产中,低温寡照以及土壤贫瘠等问题极大地限制了辣椒等设施蔬菜的可持续生产。因此,在育苗管理期间提高秧苗的抗逆性以及对土壤环境的适应性至关重要。补光是设施蔬菜生产过程中重要的光环境调控手段,能够有效促进蔬菜作物的生长发育,通过
芥蓝(Brassica oleracea var.alboglabra)是我国特产的蔬菜之一,是重要的芸薹属蔬菜作物。芥蓝芽菜营养丰富,特别是富含芥子油苷(glucosinolate,GLS)等生物活性物质,生长周期短且易于栽培,已成为芥蓝优质高效的新型生产方式。芥子油苷是广泛分布在十字花科植物中的一类重要的次生代谢物质,芥子油苷及其降解产物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影响蔬菜风味并具有抗癌功效。MYB2
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作为我国南北方广泛种植的一种园艺作物,营养丰富,具有高附加值。作为一种喜温蔬菜,番茄对低温反应敏感,其最适生长温度为20-25℃,适宜的温度对于提高番茄产量,改良品质具有积极作用。因而,探索番茄低温抗性机制,提高番茄低温抗性具有重要意义。乙烯响应因子ERFs受到激素信号及胁迫条件诱导,在植物对譬如病原菌、机械损伤、极端温度、紫外线、干旱和高盐等生物和
植物在整个生命周期中经常遭受到各样的生物与非生物逆境胁迫。为了适应这些逆境胁迫,植物进化形成能够感知逆境信号并做出最佳平衡生长和防御反应的分子机制,其中涉及应答逆境胁迫的基因表达转录调控机制。PLATZ(plant AT-rich sequence and zinc-binding protein)转录因子是一类新发现的植物特有的DNA结合蛋白,能非特异性地结合富含A/T序列并抑制转录。水稻和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