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自复位耗能装置的研发及其在钢框架--支撑结构中抗震性能的应用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hjdrm2254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震是一种突发的、破坏性极大的自然灾害,强烈地震不仅造成结构的严重破坏,还会引发火灾、爆炸、海啸等次生灾害,地震灾害已成为建筑物可遭受的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地震灾害发生时,传统建筑结构主要依靠其自身的强度、刚度和塑性来抵抗地震和消耗地震能量,在抵抗地震灾害的同时常常伴随着多种结构构件的屈服甚至破坏;而安装耗能构件的结构利用耗能构件耗能,但强震过后会有很大的残余变形,传统建筑结构与安装耗能构件的结构均有修复成本巨大或修复困难的特点。消耗能量的同时又兼具自复位功能的结构的研究正成为当今土木工程结构抗震领域的研究热点。同时,以保证生命安全为单一设防目标的两阶段抗震设计理论存在自身的不足,需要完善,结构性能化抗震设计也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在此背景下,本文采用理论分析、试验研究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形状记忆合金(SMA)材料的性能,修正了现有多线性本构模型,对基于形状记忆合金的自复位耗能装置(SCED)的性能、安装自复位耗能装置的钢框架-支撑结构的性能进行研究,并基于性能化抗震思想,对一12层钢框架-支撑结构(SF-CB)案例进行性能化抗震分析,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系统介绍了结构振动控制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发展现状,总结了目前基于SMA的自复位耗能装置的最新研究成果,提出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2)将SMA本构模型归纳为T-L-B系列模型、O-G-W系列模型和其他模型三类,并详细介绍了本文所用多线性本构模型;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测试了超弹性Ni-Ti SMA丝的相变温度;开展了SMA的材料力学性能试验,研究了循环次数、直径、加载速率、温度、加载幅值及初应变对SMA丝力学性能的影响,提出了考虑多因素的SMA力学性能表达式和本构模型修正函数,修正了SMA材料多线性本构模型。
  (3)研发了一种基于SMA的自复位耗能装置,对其开展了力学性能试验,考察分析了核心SMA丝束面积、加载速率、加载幅值和SMA初应力等因素对装置力学性能的影响,给出了考虑多因素的SMA耗能自复位装置的力学性能表达式;建立了该装置有限元模型,对其力学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并与试验结果对比,结果表明:基于SMA的自复位耗能装置的模拟结果和试验结果吻合较好;提出了SMA自复位耗能装置的三阶段理论模型。
  (4)设计制作了一榀1:2缩尺的两层单跨平面铰接钢框架-自复位耗能支撑(SF-CEB)子结构模型,试验结果发现,铰接钢框架-自复位耗能支撑子结构具有较好的耗能能力且卸载后结构可实现自复位,验证了自复位耗能装置的有效性;该结构具有较高的抗侧移能力、较大的延性和自复位能力。
  (5)提出自复位耗能支撑的等效参数表达式,建立了铰接钢框架-自复位耗能支撑子结构的等效梁单元模型并进行数值模拟,经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发现该模型数值模拟结果可以较好地吻合试验结果,为性能化分析提供研究基础。
  (6)针对本文设计的铰接钢框架-自复位耗能支撑结构,对其结构性能水平进行细化,提出了基于最大层间位移角和残余层间位移角的性能水平评判指标;给出了针对自复位钢结构的性能化抗震设计步骤;对一既有12层钢框架-支撑结构进行性能化评估,提出结构的减震率和回复率性能需求,利用动力时程分析方法对安装自复位耗能装置的铰接钢框架-自复位耗能支撑结构进行性能化分析,讨论该结构的减震性能和自复位性能,为自复位钢结构的发展和性能化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绿色环保、可工业化生产的现代木结构建筑逐渐受到人们的青睐。其中正交胶合木(CLT)结构是目前主流的多高层木结构体系。但由于木材可燃,木结构的抗火性能始终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当CLT木结构建筑发生火灾时,其火灾特性及发展规律与普通室内自然火灾有显著区别,传统基于标准火灾的抗火设计方法已不再完全适用。目前,国内外对木结构抗火设计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
随着发展中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全球可再生资源减少且环境染污加重。因此,为了保持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积极使用高性能天然复合材料是公认的有效对策之一。事实上,近数十年来,各国研究者在与天然复合材料相关的研究或工程应用方面均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在这一背景下,为了研发轻质绿色的新型环保的装配式建材,本研究在回顾本课题组长期从事的甲虫前翅轻质复合材料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我国秸秆水泥基建筑材料的系统综述,发现了
实时混合模拟是一种具有高速计算、高速加载和高速信息交互能力的动力试验方法。该方法采用子结构试验原理,将研究系统分为数值和试验子结构,其中前者通过有限元模拟分析,而后者在实验室进行同步加载。实时混合模拟可以显著降低试验花费,提供了一种在有限空间内研究大尺度结构动力性能的有效试验方法,被视为是今后土木工程试验的发展方向。目前,该方法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本文针对实时混合模拟中的误差影响分析与修正技术,先后
冷成型钢结构具有轻质高强、环保节能、施工快捷等特点,契合我国大力倡导的建筑工业化和绿色建筑的发展趋势,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鉴于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多层冷成型钢结构更符合我国民用建筑的需求,为此叶继红教授课题组提出了一种能兼顾结构竖向承载、水平抗侧和抗火等多项需求的多层冷成型钢住宅结构体系,本文针对该体系若干关键问题——装配式建造技术、大型结构振动台试验、简化数值分析方法、强震倒塌机理、地震
碳纤维增强聚合物(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简称CFRP)由于其轻质、高强、耐久性能优良等优点,在结构加固领域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近年来,外贴CFRP加固钢结构技术引起了学者强烈的兴趣,同时也展开了一些关于CFRP加固钢结构的研究。研究表明,CFRP与钢结构之间粘结界面的性能对加固效果有决定性的影响,因此CFRP-钢界面粘结性能就成为外贴CFRP加固钢结构技术
学位
长细比较大的构件在轴心压力作用下趋于发生整体屈曲。对于具有双轴对称截面的轴心受压构件,弯曲屈曲是最常见的整体屈曲形式。为解决常规钢中心支撑在地震作用下容易发生整体弯曲屈曲引起的失稳从而严重损害其抗震性能的问题,本文通过将采用特定折痕方案的基于变角度Miura折纸的管状构形运用于中心支撑上,在轴心压力作用下的一定变形范围内通过沿预设折痕的局部变形抑制了构件发生整体弯曲屈曲,形成了一种折纸型屈曲控制支
在现代高层建筑结构中,钢筋混凝土(RC)剪力墙结构由于其抗侧刚度大、抗震性能好等优点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在实际工程中,通常会因为各种原因形成小剪跨比剪力墙,如窗间墙、结构布置时因错层产生的小剪跨比剪力墙或由建筑造型需要而形成的小剪跨比剪力墙等,且历次震害表明,高宽比较大的剪力墙在地震作用下也可能形成广义小剪跨比剪力墙,从而发生脆性的剪切破坏。本文采用试验研究、理论分析及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小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