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叶越桔根内生菌多样性及其优势真菌的化学生物学研究

来源 :西南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dychen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樟叶越桔(Vaccinium dunalianum Wight)属杜鹃花科越桔属植物。主产于云南、贵州、四川、西藏等地,在云南省境内则主要分布于云南西北部经滇中高原至滇南和滇东南。其幼嫩叶芽,因形似雀嘴呈锥状,在云南彝族民间又称“雀嘴茶”,据记载自明代开始就作为一种茶代用品长期饮用至今,具有祛风除湿、舒筋活络等功效。樟叶越桔还是一种富含咖啡酰熊果苷类物质的特殊资源植物,其主要成分的黑色素生成抑制活性优于熊果苷,且毒性仅为熊果苷的1/2。熊果苷是源于绿色植物的天然活性物质,是国际公认的21世纪的最为安全有效的理想皮肤美白祛斑活性剂。由于熊果苷作为次生代谢产物通常以微量形式存在于植物体中,且天然植物来源困难,因此,樟叶越桔有望作为熊果苷天然替代品资源加以应用,具有重要的开发价值。本研究以樟叶越桔为植物材料,分别开展了樟叶越桔根部内生真菌及内生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多样性分析、优势内生真菌二型伞霉的抗旱促生作用等生物学特性以及二型伞霉次生代谢产物的化学成分分离鉴定等三方面的研究工作,以期为深入研究内生菌与宿主植物抗性、次生代谢产物之间的关系奠定科学基础,以及为樟叶越桔及其内生菌资源的进一步综合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从樟叶越桔根部分离培养了284株内生真菌和57株内生细菌,结合形态学观察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将284株内生真菌归属为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子囊菌门(Ascomycota)和接合菌门(Zygomycota)3门7纲11目18科的21个属38种菌。将57株内生细菌归属为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3门5纲7目12科13个属的细菌。其中,子囊菌门和接合菌门的内生真菌分离数几乎各占一半,接合菌门的内生真菌只有两种,二型伞霉的分离频率最高,而担子菌门的真菌仅有1株菌。子囊菌门的内生真菌多样性最为丰富,可归属于19个属35个种。同时进一步将内生真菌中分离频率高达44.7%的优势内生真菌确定为接合菌门(Zygomycota)伞状霉属(Umbelopsis)的二型伞霉(Umbelopsis dimorpha)。2.用樟叶越桔根中优势内生真菌二型伞霉的菌液浸泡接种于拟南芥种子中,以不同浓度的聚乙二醇(PEG)6000为胁迫剂,模拟干旱胁迫条件下优势内生真菌对拟南芥种子抗干旱促进萌发以及对根长的生长促进作用。试验结果显示,在水分正常的情况下,接菌的拟南芥种子的萌发速度比未接菌组快,平均根长为11.3cm,显著高于未接菌组6.76 cm的种子根长。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不断增加,在10%~25%PEG浓度时,接菌的拟南芥种子的萌发速率和萌发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未接菌的种子,在15%~25%PEG浓度时,接菌后拟南芥种子的萌发率分别从81.10%、38.00%和0%提高到了92.10%、51.95%和4.81%,接菌的拟南芥种子的根长可高达未接菌组的两倍。表明樟叶越桔根中的优势内生真菌二型伞霉不仅可以在水分正常的情况下,促进拟南芥种子的萌发和根的生长,还能够在干旱胁迫的条件下提高种子的活力及萌发率,并且对种子的根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将樟叶越桔根中的优势内生真菌二型伞霉回接到樟叶越桔的组培苗中进行干旱胁迫试验,结果显示在水分正常的情况下,樟叶越桔根中优势内生真菌在植物正常的生长过程中有助于增强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在干旱胁迫下,接种优势内生真菌能够快速且显著的增强植物中POD的活性,有利于组培苗迅速调节自身的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起到能够增强组培苗中CAT活性的作用,能够更加快速且明显的增强植物中脯氨酸的含量。同时,樟叶越桔根中优势内生真菌还能够提高组培苗的可溶性糖含量的调控响应速度,在干旱胁迫下有助于植物体中可溶性糖的累积。实验结果表明,樟叶越桔根中的优势内生真菌二型伞霉能够增强樟叶越桔抵御干旱的能力。3.运用植物化学的研究方法,将樟叶越桔根中的优势内生真菌二型伞霉进行发酵培养,发酵产物进行提取和萃取后分为甲醇部分和乙酸乙酯部分,进一步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凝胶等多种柱层析和高效液相色谱半制备Rp-18方法进行分离纯化,从中共分离得到46个化合物,其中不重复的化合物34个(1-34)。采用MS、~1H和13C NMR波谱技术鉴定了14个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其中有3个化合物为新化合物。新化合物分别为dimorpharin A(5*)、dimorpharin B(17*)和dimorpharin C(18*),其余已鉴定的化合物分别为:2’-氧-甲基-腺嘌呤核苷(2’-O-methyladenosine,7)、4-羟基马尿酸甲酯(4-hydroxyhippuric acid methyl ester,8)、(S)-3-(4-羟基苯基)-2-羟基丙酸[(S)-2-hydroxy-3-(4′-hydroxyphenyl)propanoic acid,10]、latifolicinin C(11)、腺嘌呤(adenosine,13)、1-(β-D-ribofuranosyl)-1H-1,2,4-triazone(14)、β-胸腺嘧啶核苷(thymidine,20)、腺嘌呤核苷(adenosine,23)、2’-氧-甲基-鸟嘌呤核苷(2’-O-methylguanosine,27)、6’-O-咖啡酰熊果苷(6’-O-caffeoylarbutin,32)、2,4-二羟基-3,5,6-三甲基苯甲酸甲酯(methyl2,4-dihydroxy-3,5,6-trimethylbenzoate,33),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二型伞霉中分离得到,其余化合物的化学结构正在鉴定中。
其他文献
五螺箍型钢混凝土柱(简称五螺箍SRC柱)是指将普通箍筋换成五组圆形螺旋箍筋,其中四个小螺旋箍筋位于矩形混凝土柱四个角,大螺旋箍筋位于矩形柱截面中心,包围在型钢外侧共同约束核心区混凝土的一种新型配箍结构。型钢由混凝土包裹在中心能够分担一部分轴压,五组圆形螺旋箍筋约束整个截面混凝土抑制裂缝开展,在同等用材下力学性能更优。本文主要通过进行轴压和滞回的数值模拟对五螺箍SRC柱研究,并根据应力分布修正五螺箍
随着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轨道交通驱动方式逐渐多元化。其中,以直线电机为牵引驱动的列车,因其爬坡能力强、转弯半径小、噪声低、清洁安全等优点,逐步成为轨道交通驱动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双馈直线电机(DFLM)是一种新型直线电机,双边绕组结构使其具有多种不同的运行和控制方式,有望在轨道交通领域得以应用。本文主要围绕双馈直线电机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展开研究。首先,论文介绍了DFLM的基本结构,分
汽车从出现到现在一百余年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纯机械系统阶段、自动化阶段和智能化阶段。汽车的智能化具有提高安全性、缓解驾驶疲劳、降低成本、缓解交通堵塞的重大意义,因此智能汽车已经成为当前学术界和工业界的研究热点。随着5G、机器学习、物联网等高新技术的发展,以及传感器、计算芯片硬件成本降低和国家对智能化车辆的政策支持,围绕智能车辆的相关研究和投入呈现“井喷式”的爆发。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以校园结构化
硒元素自1817年被发现以来逐渐被应用于各行各业中。硒存在多种同素异形体,从晶型上可分为晶体硒和无定形硒(非晶体硒)两大类。前人通过X射线衍射等多种研究方法对晶体硒的分子结构进行了充分研究。他们也尝试通过上述方法对无定形硒的分子结构进行研究,并提出了无定形硒分子的可能结构(分子链、分子环等)。但无定形硒由于其非晶体结构,其分子的确切结构无法通过上述方法获得,因而至今仍未能确定。近年来,无定形硒由于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日常生活中人们对于制冷器件的需求也不断提高。但是全球空气质量变差和气候变暖以及能源日益枯竭等使得传统气体压缩制冷机的高能耗与释放有害气体等副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因而室温磁制冷机凭借其环保无污染且高效节能等特点正慢慢成为研究热点。室温磁制冷机主要利用的是磁性材料的磁热效应,即磁性材料在绝热退磁时会从外界环境吸收热量,绝热励磁时会向外界放出热量,通过外
我国经济发展进程逐渐向纵深化推进,要既想有效地保证现代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步伐,又想要尽量减少现代城市中小型汽车在城市行驶的数量,优先建立以城市轨道交通运输为基础和主体的现代城市公共交通服务机制,破解当代城市运行过程中存在交通隐患的困境,已成为全球诸多地区的一致追求。作为衔接城郊的重要交通手段,市域快轨主要解决中心城区与外围组团城镇间多点性客流交通,具有更高的便捷性、衔接时效性、多点换乘共享一体化优势
相对于电池储能,超级电容器有功率密度大、寿命长的优点,因此在新能源发电、新能源车、应急电源等行业广泛应用。超级电容应用过程中,其电压随着存贮能量变化而大幅度变化,通常最大电压与最低电压比达到两倍以上,因此与之配套的变流器控制电源要适应宽输入电压范围。本文针对以超级电容为储能介质的EPS(Emergency Power Supply)电源,研制宽输入电压范围的高效率控制电源。本文根据宽输入电压范围的
隧道穿越高压富水断层带时,由于断层破碎带岩层具有富水性好、稳定性差以及力学强度低等特性,导致施工中易发生突水突泥等灾害。另外,断层带往往是地下水渗流的良好通道,断层带衬砌承受的水压较高,导致该段易成为运营期间隧道渗漏水病害的重灾区。鉴于以上问题,本文以华蓥山隧道为工程依托,采用资料调研、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等研究方法对高压富水区断层破碎带隧道渗流场以及地下水处理对策展开了深入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构建隐性思政教育方式下的“课程思政”建设模式,通过创新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将思政内容融入专业知识传授。以《现代企业物流管理》课程思政建设为例,采用案例事件、产业数据材料和实时政策方针为载体,开展教学设计启发学生共同探讨学习,学生掌握现代企业物流管理技术和方法的同时,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端正理想信念及价值取向,领会国家战略发展相关精神。在知识传授过程中注重正确价值观和思想意识的引导,以期为专业课程
铁路接触网混凝土支柱是电气化铁路站场或区间的一种重要支撑设备,其安全性决定着列车是否能够正常行驶。但是由于接触网混凝土支柱长期暴露在恶劣环境中,从而导致混凝土支柱老化,降低其安全性,因此需要对老化或者废旧的铁路接触网混凝土支柱进行更换或者拆除。在接触网混凝土支柱更换或拆除过程中,为了便于将庞大且笨重的废旧支柱进行装车并运输到指定的粉碎地点,所以需要将整根支柱进行切割。目前,市场上还没有一种针对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