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剥夺模型大鼠下丘脑GABA与Ach表达及失眠中医古文献研究

来源 :陕西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dgerg454h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探究PCPA造模后不同时程下大鼠下丘脑组织内中枢性神经递质GABA、Ach的动态变化情况,从而进一步探讨二者之间有无相关性。(2)在数据挖掘技术和证素研究思想的基础之上,对古文献资料进行研究,初步整理出失眠中医病性证素的分布特征,并结合当今对失眠相关临床文献资料进行证素研究的结果,进一步探讨与现代医学中失眠的关系。
  方法:实验部分:选取大鼠54只,随机分成CC组、SD1d组、SD2d组、SD3d组、SD4d组、SD5d组、SD6d组、SD7d组、SD8d组。每组各6只。分组后第1、2天进行PCPA造模。第3天开始每日一组依次对SD1d组、SD2d组、SD3d组、SD4d组、SD5d组、SD6d组、SD7d组、SD8d组进行强迫游泳实验(FST)和悬尾实验(TST),CC组与SD8d组都在第10天进行强迫游泳实验(FST)和悬尾实验(TST)。实验结束断头取脑行HE染色、酶联免疫,观察大鼠下丘脑形态及GABA、Ach的含量变化。文献研究部分:利用大型电子丛书《中华医典》搜索出与失眠相关的条文,并提取病性证素信息,运用频数分析方法进行统计,分析失眠的病性证素分布规律。
  结果:实验结果:(1)大鼠下丘脑形态:CC组、SD8d组神经细胞形态较为规则,神经元分布规则有序,细胞在数量和层次上都致密有序,胞质染色均匀,核大而圆,核仁清晰,胞质较均匀;与CC组相比,SD1d组、SD2d组、SD3d组、SD4d组、SD5d组、SD6d、SD7d大鼠下丘脑神经元排列疏松,结构不完整,神经细胞分布少,胞核染色深且着色不均匀,核仁固缩且小,细胞分裂停止,其中在SD4天组时较明显。
  (2)行为学实验:经PCPA造模后的不同时程中,SD1d组、SD2d组、SD3d组、SD4d组与CC组比较FST得分质升高(P<0.01)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且SD1d组、SD2d组、SD3d组、SD4d组的得分成逐渐增加趋势,到第4天组达到峰值。CC组与SD5d组、SD6d组、SD7d天组比较(P<0.01)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SD8d组时与CC组比较(P>0.05)接近正常水平。各组大鼠TST得分数值变化趋势同FST得分值变化趋势基本一致。(3)大鼠下丘脑GABA、Ach含量:大鼠下丘脑中GABA含量CC组和造模后SD8d组最高,SD3d组最低,随着造模后时间的延长,从CC组到SD3d组先下降,SD3d组后又开始上升。大鼠下丘脑中Ach含量CC组和SD8d组最低,SD4d组最高,随着造模后时间的延长,从CC组到SD4d组先上升,SD4d组后又开始下降,到SD8d组接近CC组。(4)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PCPA造模后不同时程大鼠下丘脑中GABA、Ach含量变化呈反相关性,P<0.001,相关系数r=-0.657。
  文献研究结果:(1)单证素结果:实证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热(火)、气滞两种病性证素,即构成分别占24%、16%。其次,是虚证因素,气虚占了11%、阴虚占了9%、血虚占了7%、阳虚占6%、痰邪占5%,累积构成比达38%。气逆、寒、水湿、水饮、津液亏、血热、食滞等病性证素也占据重要位置,在很多文献中都会有描述。在古籍中国较少被提及毒、脓、虫、风、燥等邪气。(2)二证素结果:占据显著地位的是:气滞+热组合最为常见,构成比24%,约占1/6;其次是阴虚+热组合,构成比21%;然后是气血俱虚,构成比是14%。(3)三证素结果:气滞+痰+热组合在三证素中最为常见,出现频次97,构成比19%;其次是气滞+气虚+血虚、气滞+痰+血瘀、气虚+血虚+阴虚、气虚+血虚+血瘀组合,分别出现77次、60次、58次、55次,构成比均在10%以上,然后是风+热+阴虚构成比为9%,气滞+血瘀+热组合、气血俱虚合并热,构成比均为7%;随后是构成比占5%的气滞+热+气逆组合证素;气滞是三证素组合中出现频率较高的病性证素,在共9个组合证素中,共有5个组合证素中都有气滞存在,分别是气滞+痰+热组合、气滞+气虚+血虚组合、气滞+痰+血瘀组合、气滞+血瘀+热组合、气滞+热+气逆组合。(4)四证素结果:气滞+气虚+血虚+热共出现16次;气滞+气逆+痰+血瘀共出现15次;气滞+痰+瘀+热共出现10次;气滞+气虚+血虚+血瘀共出现8次;气滞+气虚+水湿+血虚共出现6次;阴虚+热+痰+气逆共出现5次。
  结论:实验结论(1)大鼠PCPA造模后第4天强迫游泳实验(FST)、悬尾实验(TST)得分最高,失眠最严重的。第8天强迫游泳实验(FST)、悬尾实验(TST)得分降低到正常范围,失眠大鼠逐渐恢复睡眠并至正常状态。这两种不同的行为学得分值的趋势基本一致,说明了失眠造模成功。(2)大鼠PCPA造模后Ach的含量变化呈波动性升高,其中造模后第4天最高,第8天大致恢复正常,这与下丘脑形态学变化相符,与强迫游泳实验(FST)、悬尾实验(TST)得分情况整体趋势呈正相关性。(3)大鼠PCPA造模后GABA的含量变化呈波动性降低,其中造模后第3天最低,第8天大致恢复正常,这与下丘脑形态学变化相符。与强迫游泳实验(FST)、悬尾实验(TST)得分情况整体趋势呈反相关性。(4)PCPA造模后逐渐恢复睡眠并至正常状态过程中大鼠下丘脑中GABA和Ach的表达具有强的反相关性。文献研究结论:(1)本次研究发现失眠的各证素组合中气滞、热出现频次最多,其原因可能是在宋金元之前比较盛行气血阴阳理论来解释失眠,到宋金元之后特别从金元四大家运用郁火理论对失眠进行解释,进一步推进了后人对失眠更深的认识,一直到现代此理论仍盛行。另外本次课题纳入的书目中宋金元之后的占有绝大部分,这些都可能促成了气滞、热相对最多。这一结果与现在研究者对近10年间失眠相关临床文献进行研究发现,火(热)排第一位、气滞排第三位,也有一定的趋同性。(2)失眠的病因病机复杂,临床辨证也复杂多样,证候类型也不能统一规范。近年来证素的提出对失眠的临床诊治是一个新的突破口。从目前查阅的相关文献发现,高血压、头痛、心血管等一些疾病已经开始从证素进行研究,失眠虽然已有研究者对近10年间的临床文献资料进行中医证素研究,但是还未见有人基于古文献来挖掘失眠中医病性证素分布特征的研究,本次课题通过古文献挖掘,发现在单证素中病性证素占据首位的是火(热)、其次是气滞,所占比例分别是24%、16%,;在二证素中占据首位的是:气滞+热组合,构成比24%;在三证素中,占据首位的是气滞+热+痰组合,构成比19%,另外仔细观察本次课题研究的,三证素的9种组合中,有5种组合中含有气滞、5种组合中含有热;在四证素中气滞+热+气虚+血虚所占频次最高,并且在四证素的6种组合中,有5种含有气滞,3种含有热。从以上各证素组合中可发现失眠的病性证素主要以气滞、热所占比例最大,出现频次最多。这与有研究者对近10年间失眠相关文献进行证素研究发现,火热排第一位、气滞排第三位基本吻合;同时又查阅相关文献发现,在现代医学的临床研究中失眠病人50%存在焦虑症状,30%-50%存在抑郁症状。抑郁、焦虑相当于中医的郁证主要症状是以情绪低落,善太息,胸闷,胸胁胀痛,五心烦热,易怒等这些为主。若用本次研究的方法可提取抑郁、焦虑主要症状的病性证素为气滞、热。因此本次研究结果气滞、热在失眠证素中占较大比例与现代医学失眠中伴随抑郁焦虑的患者占较大比例也相符。表明古籍记载的知识与现代医学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的一致性。反而也说明了在古代失眠中可能也有较多的,被现代医学所称的失眠伴抑郁焦虑的患者。由于近年来失眠伴抑郁焦虑的患者还在逐年增长。因而提示了在现代临床治疗失眠伴抑郁焦虑患者时还是要重视疏肝解郁,清火安神药物的应用。
其他文献
目的:运用阳和汤对Lewis肺癌荷瘤小鼠进行干预,研究阳和汤对肿瘤免疫应答的影响,基于温阳法探讨阳和汤的抑瘤作用机制,为阳和汤临床治疗肿瘤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将50只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分别为单纯荷瘤组、阳和汤+单纯荷瘤组、顺铂+单纯荷瘤组、阳虚荷瘤组、阳和汤+阳虚荷瘤组。连续8天氢化可的松给阳虚荷瘤组和阳和汤+阳虚荷瘤组小鼠灌胃,其余各组小鼠适应性喂养。培养Lew
学位
目的:观察左金丸对PLGC大鼠胃粘膜组织中C-myc、Lgr5、Notch1、Notch4和DLL4等相关信号指标的影响,初步探讨左金丸对PLGC的作用机制,为临床逆转PLGC,进一步预防GC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本实验采用复合造模法(即MNNG溶液联合酒精,水杨酸钠等)将SD雄性大鼠造成PLGC的动物模型,确认造模成功后使用左金丸对PLGC大鼠进行药物干预。将6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
[目的]  通过建立SD大鼠肝郁痰凝型乳腺癌癌前病变模型,观察实验大鼠乳腺组织形态变化、雌激素受体(ERα、ERβ)、孕激素受体(PR)、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以及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PIK3CA和Akt1的表达,探讨皂翘消癖颗粒对肝郁痰凝型乳腺癌癌前病变的效应及相关分子机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SPF级SD雌性大鼠70只,常规适应性饲养1w后,按体重(20
学位
【目的】  探究贝参茱萸方的急性毒性及其抑制H22肝癌小鼠模型肿瘤生长的效果和分子机制,为贝参茱萸方的临床应用及开发用于治疗和改善原发性肝癌患者生存质量的中成药制剂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1.贝参茱萸方的急性毒性研究  (1)预实验将贝参茱萸方浓缩到最大浓度,以0.04ml/g剂量给贝参茱萸方组小鼠灌胃一次,根据预实验是否得出LD50(半数致死量)进行正式实验。  (2)正式实验,以贝参茱萸
学位
背景:放射性肠损伤是指腹腔恶性肿瘤病人在放疗中或放疗后出现的直肠并发症。放射治疗后直肠粘膜在放射线的作用下出现充血、溃烂引起腹痛、腹泻、里急后重、便血等一系列症状,显著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临床针对放射性肠损伤尚无特效药物或治疗手段,单纯运用西药治疗的临床疗效不甚理想。随着近年我国中医药事业的蓬勃发展,中医疗法再度受到临床工作者的重视和肯定。笔者在检索既往运用中药灌肠治疗急性放射性肠损伤的研究
目的:观察宣痹通脉汤对冠状动脉临界病变阳虚痰瘀互结型的临床疗效、Lp-PLA2、常规心电图、运动平板试验结果及中医症候积分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宣痹通脉汤治疗冠状动脉临界病变阳虚痰瘀互结型的作用机制。  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冠脉临界病变标准的71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6例及对照组35例,对照组根据冠心病二级预防原则给予单纯西药规范化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宣痹通脉汤(中药颗粒剂)。两组
目的:建立大鼠膜性肾病(MN)模型,验证柴苓益肾汤对大鼠MN抗磷脂酶A2受体抗体(Anti-PLA2R )及蛋白尿的影响,初步探讨其治疗MN的作用机制是否与Anti-PLA2R的表达有关。  实验方法:首先应用阳离子化牛血清白蛋白(C-BSA)建立大鼠MN模型;将健康清洁的3月龄雄性SD大鼠,体重(200±20)g/只,共30只,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柴苓益肾汤组(给
学位
目的:1.通过MTT实验,明确在不同浓度的右归丸含药大鼠血清的干预下,不同时间点,对肝肾阳虚型退变髓核细胞的活性及增殖状况的影响;2.比较右归丸含药大鼠血清干预前后肝肾阳虚型退变髓核细胞活性及增殖状况的变化,与活血化瘀组、空白血清组比较,证明中医辨证施治的科学性。  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19年12月就诊于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脊柱骨科并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选择其中中医
学位
目的:分析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单因素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及ROC曲线,探讨乙肝肝硬化、肝癌患者发生肝肾阴虚证的客观指标。  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本课题入选的病例来源于近6年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陕西省中医院、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安市中医医院、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咸阳市中心医院、榆林市中医院、湖北省中山医院门诊病人和住院病人的病例,将患者
疏筋解毒止颤方是王亚丽教授及其课题组通过对帕金森病相关中医药文献的大量研究,结合临床实践观察及实验研究,总结出的治疗PD的有效方剂。在前期的实验研究中发现,疏筋解毒止颤方对PD模型大鼠具有抗炎、抗氧化、抗凋亡保护神经元的作用,同时发现疏筋解毒方可通过对Ft及FP-1的调节来间接控制PD模型大鼠中脑SNC中铁的沉积,从而起到脑保护的作用。小胶质细胞是脑内的炎症和氧化应激细胞,广泛参与了PD发病,在P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