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 Gray),大型溯河产卵洄游性鱼类,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目前,中华鲟的自然繁殖活动已连续三年未监测到,自然资源急剧衰退,而中华鲟全人工繁殖技术的成功,使得不同年龄梯度的中华鲟初具规模,但中华鲟的保种养殖均以淡水为主,长期的淡水环境使中华鲟面临性成熟个体比例低、成熟个体小、繁殖力低、繁殖后代个体质量下降等诸多问题。由于中华鲟的生活史大部分在海水中,海水盐度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不容忽视。因此,海水养殖可能是中华鲟迁地保护的必然过程。为了揭示中华鲟幼鱼在自然盐度环境下的适应性和生理特性,以1.5龄中华鲟为试验材料,进行了为期120天的模拟降河与如海洄游试验,包括25天的海水驯化和95天的后续海水(25‰)养殖。在海水驯化过程中取4个时间点(第0、9、17、25天)和海水养殖过程中1个时间点(第120天)进行样品的采集,用于研究海水适应过程中中华鲟幼鱼生长性能、血液学参数、血清生理特征和组织器官结构的适应性变化,旨在获得中华鲟海水保种养殖的基础参数。主要研究结果由以下四部分构成:1.海水驯化和海水养殖过程中中华鲟幼鱼的生长性能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个体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应激反应或异常行为。在海水组(SW)中观察到100%的存活率,而在淡水组(FW)中有一尾鱼死亡,表明人工繁殖的中华鲟具有一定的耐盐性。盐度对饵料系数(FCR)和肥满度(CF)的影响不显著(P>0.05),在海水驯化过程中,中华鲟的体重在海水组和淡水组两组中均逐渐增加,特定生长率在两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然而,经过大约3个月的海水养殖,两组间的平均重量和特定生长率(SGR)有显著差异(P<0.05)。2.海水驯化和海水养殖过程中中华鲟幼鱼血液学参数的变化盐度对红细胞(RBC)数量的影响不显著(P>0.05)。但经过3个月的海水养殖后,海水组白细胞(WBC)数量明显增加(P<0.05),但淋巴细胞(LY)百分比在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3.海水驯化和海水养殖过程中中华鲟幼鱼血清生化的变化随着海水盐度的变化,血清渗透压立即升高,在第9天时,血清渗透压首次显著升高,随后保持稳定。海水养殖3个月后,海水组血清渗透压明显高于淡水组(P<0.05)。Na+和Cl-的血清浓度变化规律和渗透压相似,而Ca2+和K+的血清浓度变化不明显。海水组鱼的血清皮质醇浓度在盐度为9‰时达到最高值,随后下降到淡水水平,并保持在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与随后海水养殖中的淡水组相似。盐度升高的过程中,生长激素(GH)含量没有明显的变化,但在17‰盐度后,海水组的含量增加得更大,并保持高于淡水组的水平在海水驯化过程中,海水组总蛋白(TP)含量逐渐降低,但经过3个月的海水养殖后,其总蛋白含量有所增加且高于淡水组。在整个实验过程中,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和免疫球蛋白M(IgM)水平上均表现出相似的变化规律。海水驯化期间,两组间这三个指标水平上无显著性差异,但经过3个月海水养殖后,海水组总抗氧化能力和免疫球蛋白M水平显著性高于淡水组(P<0.05)。于此相反,海水组的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显著性低于淡水组(P<0.05)。4.海水适应过程中中华鲟幼鱼组织器官结构的适应性变化通过组织学观察发现,中华鲟幼鱼海水适应过程中,随着盐度的升高,鳃组织上的鳃小片宽度显著减小(P<0.05),相邻鳃小片间距、泌氯细胞直径显著增加(P<0.05);肾脏组织中的肾小球长径显著减小(P<0.05),同时数量也略有降低;而肠道组织结构未观察到明显的变化;脾脏组织中出现淋巴细胞聚集和黑色素巨噬细胞中心增多;肝脏组织中肝细胞胞质空泡化逐渐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