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有效硒高光谱检测方法研究

来源 :安徽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vapage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硒(Se)是作物生长发育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土壤有效硒对作物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品质提高和产量提升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土壤有效硒的快速、准确、高效检测是掌握土壤硒含量、配施硒肥、生产富硒农产品的重要依据。迄今,国内外对测量土壤有效硒的相关文献报道较少,且测量方式效率低、成本高,不具备普适性。本文针对土壤有效硒测定方法的问题,以安徽石台富硒土壤为研究对象,以土壤中的有效硒为检测对象,提出了利用非成像高光谱技术来测定土壤有效硒的方法。首先比较了不同的单一预处理方法对构建土壤有效硒预测模型的影响,并对比了两种不同波段下的建模结果,在此基础上选出最佳的预处理方式和最适合建模的光谱波段,最后对比分析两种不同的建模算法对模型预测精度的影响,依据上述研究实现对土壤有效硒的准确检测。本论文主要研究和结论有以下三个方面:(1)研究不同预处理方法对土壤有效硒预测模型构建的影响并择选出最佳预处理方法。不同的预处理方法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后续的建模结果,本实验选取常用的SG平滑、一阶导、二阶导、均值中心化、标准正态变换、对数变换、去趋势校正等七种单一预处理方法,对经风干、研磨和过筛后的原始土壤光谱数据进行光谱预处理,并对比预处理方法,根据Ridge和RBF-Ridge模型结合评价标准择选出最佳的预处理方法。结果表明,原始光谱数据在经SG预处理后模型精度均得到了提升,其中Ridge经SG预处理后的模型精度最优,其训练集R、RPD和MAPE分别为0.70、1.81、3.45,测试集R2、RPD和MAPE分别为0.70、1.84、1.24,该模型可用于土壤有效硒的定量估测。(2)研究基于不同波段的土壤光谱对建模精度的影响并确定最佳光谱波段。地物光谱仪测出原始土壤光谱可用波段一般在400-1659nm之间,由于仪器内部结构原因,土壤光谱在900nm左右存在明显的抖动情况,本实验分别对500-900nm、900-1659nm和500-1659nm波段光谱进行分析并对比,确定最适合建模的光谱波段。结果表明,采用 Ridge 和 RBF-Ridge 算法进行建模时,500-900nm、900-1659nm 和 500-1659nm区域波段建立回归模型均可行,Ridge和RBF-Ridge在相同预处理方法下在500-1659nm波段的整体建模结果要优于500-900nm波段,500-900nm波段的整体建模结果要优于 900-1659nm 波段。在 500-900nm、900-1659nm 和 500-1659nm 波段下两种模型的RPD值无明显差异,三种波段相比,Ridge和RBF-Ridge回归基于500-1659nm对原始光谱的建模结果最好。(3)研究不同建模算法对预测精度的影响并优选出最佳预测模型。模型的优劣程度取决于建模算法的选择,本实验利用岭回归(Ridgeregression)和偏最小二乘回归(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两种算法进行建模分析并对比,在上述研究基础上选取500-1659nm波段进行分析并剔除异常样本值,采用SNV+SG、DT+SG、SNV+DT、SG+SNV+DT、LG+SNV、LG+DT、LG+SNV+DT、SG+LG+SNV、SG+LG+DT 和 SG+DT等十种组合预处理方法对原始光谱进行处理,并利用Ridge和PLSR分别建模,结果表明,Ridge对于原始光谱的建模效果要优于PLSR,两种建模算法在500-1659nm波段对土壤有效硒实测值与预测值的拟合效果无太大差异,说明利用500-1659nm波段建模能够有效缓解外界因素和人为因素带来的干扰,增加土壤有效硒预测模型的稳定性。(4)设计开发土壤有效硒高光谱检测原型系统。在以上研究基础上开发了基于可视化界面的土壤有效硒高光谱检测原型系统,包括数据导入、理化数据分析、光谱数据预处理和建模分析四大模块,通过设计该系统能更为直观的展示实验结果。依据上述研究基本上实现对土壤有效硒的快速检测,同时为后期土壤有效硒的野外原位检测奠定基础和技术支持。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党委政府工作事务不断细化,党政机关公文数量有逐年递增的趋势,县级机关公文传输压力也越来越大。涉密公文在所有公文中对保密要求最高,使用和管理也最严格,而且不得通过未经加密的网络或传真传发。通常,在县域内不同单位之间涉密公文的传输是通过专门负责保密工作的人员亲自取送来完成的。由于各单位工作人员保密意识薄弱和流动性大等原因,公文和公文领取人员的管理一直是难题。公文领取过程中,存在公文领取人员
研究表明使用基于抢占机制的空分多任务共享GPU技术可以提升系统的整体性能。当多个应用并行运行在同一块GPU之上时,由于存在着对于共享资源使用权的竞争,它们各自的性能相比
从20世纪90年代起,随着传感器技术、微机电系统和无线通信技术等技术的进步,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WSN)由于其巨大的应用价值,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无线传感器网络是由大量部署在目标区域内执行特定监测任务的低成本微型传感器节点组成的,广泛应用于军事、交通、环境监测等多个领域。在WSN的实际应用中,传感器节点的位置和所处室内环境信息至关重要,因此定位技术
随着能源互联的稳步推进,作为电力系统基本问题的最优潮流,正面临着新的挑战。一方面,电力系统拓扑结构日益复杂,且不同能源系统之间互联互通,这需要建立更全面的优化模型;另
分布式共享内存为用户提供了一个分布式机器集群上的共享内存模型,其为用户隐藏了机器之间通讯的细节从而增加了编程的便捷性和程序的可移植性。分布式共享内存的主要开销来
目的:探讨ITP模型大鼠CD4+CD25+Treg细胞及Foxp3表达的变化与ITP发病机制的关系,分析临床验方——凉血散血方治疗ITP的作用机制。方法:60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空白组
会议
背景Ⅱ类错(牙合)是正畸临床中较常见的错(牙合)畸形,根据下颌第一磨牙与上颌第一磨牙咬(牙合)时的位置关系分类,这种错(牙合)表现为下颌第一磨牙及下牙弓位于上颌第一磨牙及
“职业认同”这一以概念最早是由心理学家Erikson提出的理论“自我同一性”中发展而来的,“职业认同”作为一新的研究领域,近年来一直受国内外的学者的关注,特别是受管理学和人力资源学相关的学者的青睐。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表明积极的职业认同能够带来积极的职业行为特征。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发现目前国内关于运动员的职业认同研究相对比较薄弱,且研究深度不过。自2006年以来,我国女子网球运动员在全球各大赛事上迸
位于北川龙门山区甘溪中泥盆统养马坝组鲕粒类型多样,铁质鲕粒最具代表性,属于典型的“宁乡式”鲕粒。本论文选择北川甘溪石沟里剖面为研究对象,利用碳酸盐岩沉积学和地球化学理论的数据分析,开展了铁质鲕粒的沉积成因研究,可为该型铁矿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研究表明:龙门山区北川甘溪石沟里剖面中泥盆统养马坝组的铁质鲕粒富集于铁质鲕粒灰岩、铁质生物碎屑鲕粒灰岩和铁质鲕粒生物碎屑灰岩中,呈层状、透镜状产出,围岩为灰色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基于meta分析对益气化瘀解毒法干预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客观、科学、系统的评价,为临床应用益气化瘀解毒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提供循证医学依据。研究方法参照《meta-分析设计与实施方法》与《系统评价指导手册》制定研究方案并严格执行。计算机检索4个中文数据库(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期刊中文期刊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4个英文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