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近年来国内外校园暴力事件愈演愈烈,大多数攻击者或受害者逐渐以中小学生为主体,并且其攻击性行为的发生比率有向低龄化趋势发展。攻击性是导致攻击性行为发生的可能性,是中小学生典型的心理行为问题,其已成为社会问题研究的热点。本研究从外显与内隐的角度出发,探讨中小学生攻击性的特征及其心理结构。本研究采用问卷测量与实验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探索,共包含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内容是针对中小学生的外显攻击性特征及其相关因素进行了研究。采用刘俊升、周颖等人以青少年为被试修订的《Buss-Perry攻击性量表》,并结合《罗森伯格自尊量表》和王黎等人编制的《青少年依恋问卷》对1800名四年级至高二年级的中小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第三部分是采用IAT内隐联想测验对中小学生的内隐攻击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并结合外显攻击性问卷探讨外显攻击性与内隐攻击性之间的关系。第四部分是采用点探测任务考察不同内隐攻击性水平组的中小学生其注意偏向特征。通过2(高内隐攻击性组、低内隐攻击性组)×2(校园日常攻击性情境、校园日常中性情境)两因素混合实验设计,以为被试对探测点的反应时为因变量,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综合以上四个研究,得出以下结果:(1)中小学生的外显攻击性总体水平处于中等偏下位置,部分中小学生具有高攻击性特征。不同性别、是否独生、出生顺序、家庭所在地、学校类型以及成绩水平的中小学生在外显攻击性量表上存在不同程度的显著差异。(2)在发展性特征方面,不同学段、年龄的中小学生在外显攻击性的表现形式上存在不同。从发展趋势上看,10岁是中小学生攻击性发展的分水岭,其各维度在这一年龄均呈下降趋势,而后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小学生外显攻击性的表现形式逐渐以替代攻击为主,直至18岁时,除敌意维度有所下降之外,其整体攻击性水平呈阶段性上涨趋势。(3)自尊在依恋与中小学生外显攻击性的关系中起着中介作用。其中,自尊在家人亲和性依恋与中小学生外显攻击性的关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而在家人焦虑性和朋友焦虑性依恋中起部分中介作用。(4)中小学生之间的内隐攻击性水平有所差异;与外显攻击性的关系上,两者之间相互分离,构成了双重攻击模型,这支持了内隐—外显分离论这一说法。(5)不同内隐攻击性水平影响着学生对校园日常攻击性场景的注意偏向,高内隐攻击性水平学生对校园日常带有攻击性刺激的场景产生注意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