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M-164通过降低YAP活性抑制人胶质瘤细胞增殖的分子机制研究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rmAir19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胶质瘤作为临床上最常见的原发性颅脑恶性肿瘤,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的特点,当前胶质瘤的常规治疗方案是最大安全程度的外科手术切除并同步放、化疗,但极高的侵袭特性和对放化疗的抵抗使胶质瘤常规治疗效果并不显著,患者生存期仍较短。因此,针对致病基因及相关信号通路的靶向治疗已成为治疗胶质瘤的重要手段之一。Src是第一个被人类发现的原癌基因,其编码的蛋白是一种非受体酪氨酸激酶,在促进胶质瘤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等进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有研究证实干扰Src的表达可以抑制胶质瘤细胞的增殖。UM-164是一种新开发的高效Src抑制剂,相对传统Src抑制剂,UM-164具有与Src更高结合能力的特点。然而,目前尚未见UM-164影响胶质瘤细胞增殖的相关报导,本研究旨在探讨Src抑制剂UM-164对人胶质瘤细胞增殖的作用,并阐明其分子机制,为胶质瘤靶向治疗的新药研发奠定理论基础。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UM-164处理人胶质瘤细胞SF767,Cell Counting Kit-8(CCK-8)检测SF767细胞活力;克隆形成实验考察SF767细胞集落形成能力;BrdU和Ki67掺入实验检测SF767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分析SF767细胞周期分布和凋亡;蛋白免疫印迹实验(Western blotting,WB)检测Src、p38、YAP及Cyclin D1的蛋白表达水平;免疫荧光实验(Immunofluorescence,IF)观察YAP的细胞核定位情况。结果:CCK-8实验结果显示UM-164可显著抑制SF767细胞活力,且抑制作用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P<0.05);克隆形成实验结果显示UM-164可抑制SF767细胞的集落形成能力(P<0.01);BrdU和Ki67掺入实验结果显示UM-164处理后BrdU和Ki67标记的阳性细胞显著减少(P<0.01);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UM-164可诱导SF767细胞阻滞于G0/G1期(P<0.01),但不能诱导SF767细胞凋亡;蛋白免疫印迹结果显示SF767细胞经UM-164处理后,p-Src、p-p38和细胞周期相关蛋白Cyclin D1的表达显著降低(P<0.01),p-YAP(S397)表达显著升高(P<0.01);免疫荧光结果显示UM-164促使YAP滞留于胞质且入核减少。结论:UM-164能够抑制人胶质瘤细胞的增殖,其机制可能与UM-164降低YAP活性有关。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Meta分析评价PD-1/PD-L1抑制剂在晚期NSCLC患者一线治疗中的疗效,探索PD-L1表达作为预测晚期NSCLC一线应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疗效的生物标志物的可行性,更好地指导NSCLC一线治疗方案的选择。方法:全面检索Embase、Pub Med、The Cochrane Library等外文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中文数据库,以及ASCO、ESMO和WCLC等国际会议的会议
目的:肺癌是全球范围内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同时也是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2015年统计数据显示我国肺癌年发病例数约为73.3万,年死亡例数约为61.0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数据显示,在所有肺癌患者中约有85%的肺癌患者病理类型为非小细胞肺癌。近年来随着低剂量CT普查以及外科微创手术技术的发展和靶向药物及免疫治疗的应用,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其5年生存率仍处于较低水平。目前非小细胞肺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非小细胞肺癌中,ImageJ IHC profiler是否能够应用于肿瘤免疫组织化学切片判读;以及以CD3、CD20、CD38、CD68为代表的肿瘤浸润免疫细胞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病理因素和生存预后之间的相关性,探讨肿瘤浸润免疫细胞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作用。研究方法:筛选2009-2014年辽宁省肿瘤医院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资料共177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C
目的:探讨基于磁共振骨盆骨髓ADC值及临床因素对宫颈癌同步放化疗(Concurrent chemoradiotherapy,CCRT)患者骨髓抑制(Bone marrow suppression,BMS)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本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间行CCRT治疗的局部晚期宫颈癌(Locally advanced cervical cancer,LACC)患者,最终纳入120例,根据
目的:研究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Peripheral blood lymphocyte subsets,PBLS)在良恶性骨肿瘤中的分布特点以及其对骨肉瘤的预后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9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良恶性骨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临床资料、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检测指标和血常规指标等,根据纳排标准最终筛选出70例恶性骨肿瘤患者(骨肉瘤组)和70例良性骨肿瘤患者(对照组)进行研究。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预处理前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PGR)是否与晚期胃癌患者一线化疗的预后和化疗结果有关。方法:本研究回顾性的调查了281例不可切除胃癌患者的资料。首先通过ROC曲线分析确定了PGR的cut-off值,再采用卡方检验分析PGR与化疗疗效的关系。之后采用Kaplan–Meier方法绘制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曲线,并使用多变量Cox回归分析来识别可预测死亡率的因子。结果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对宫颈癌术前病情的评估价值。方法:研究纳入273例经术后病理证实的IB1-IIIC1期宫颈癌患者,术前均行MRI序列和DWI序列扫描,比较二者对宫颈癌术前分期的诊断效能;测量DWI序列宫颈病灶的表观扩散系数平均值(ADCmean),进行ADCmean与宫颈癌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分析,绘制ADCmean预测术后是否需要辅助治疗的ROC曲线。结果:DWI在术前对宫
目的:骨肉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骨肿瘤,主要影响年轻人的健康。不能切除或切除后复发的骨肉瘤患者的预后很差。本研究旨在寻找骨肉瘤的预后分子特征,并构建风险模型来预测预后。方法:从TARGET数据库中下载骨肉瘤患者的转录组数据和临床数据。分析在转移组和非转移组中差异表达的基因,并进行富集分析。进行单变量和多变量Cox回归分析以筛选预后基因并建立风险预测模型。然后开发并验证了一个结合临床信息的诺莫图,以
目的:基因组不稳定性是一种被广泛描述的白血病发生机制,它也在其他血液疾病向白血病的转化中起到作用。本研究将利用TCGA数据库的急性髓系白血病数据集筛选出与基因组不稳定性相关的lncRNA并通过这些lncRNA建立预后模型预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预后。方法:1.利用在线数据库TCGA下载AML患者的临床特征、RNA-seq表达数据和基因突变信息数据集。2.基于基因突变假设设计计算框架,筛选出基因组不
目的:回顾性分析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应用于一线、二线及跨线治疗晚期非鳞非小细胞的疗效差异,旨在分析贝伐珠单抗的应用时机对患者疗效、无进展生存及总生存期等指标的影响。研究方法:本研究回顾性收集了中国医科大学肿瘤医院2016年1月1日至2020年3月31日收治病例记录完整的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共99例,随访时间截止至2020年11月30日,其中死亡患者73例,存活患者23例,总生存期(OS)失访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