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的审美文化研究

来源 :延边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kingofki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归纳和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综合运用新历史主义批评、文学社会学、文化解释学,以及传统的作家作品研究等研究方法与理论,把作家朴景利及其《土地》.放在韩国近现代史及其生存环境这个大背景下,仔细考察朴景利的人生经历、文化体验及其形成的文化心态,逐层分析其民族史观和文学观,阐释这种文化心态对朴景利审美理想的影响,归纳《土地》的审美特征,客观地评价朴景利的文学成就及《土地》的文学史地位。首先,以日本帝国主义“文化统治”、“同化政策”、6.25韩国战争及韩国资本主义发展为线索,考察当时的社会历史文化氛围,同时以朴景利个人的人生经历为考察对象,分析阐明从中形成的文化心理。朴景利家族的不幸使她的文学带上了浓厚的“恨”之情绪,这种个人的“恨”之情绪,经4.19革命脱胎换骨,从个人层次一跃而上,成为民族层面上的情绪。其次,以朴景利的民族史观和文学观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在特定文化心理驱使下,朴景利一解个人之“恨”的创作动机如何发展成为书写全民族“恨”之情绪的创作活动。从中可以感觉到朴景利有意识的排日情绪,以及皇民化教育下形成的无意识层面上的日本文化之残余,朴景利的文学观虽不可必免地带上排日意识和民族主义情绪,但更多的是对生命的关注。论文通过对朴景利文学创作道路的考察,阐释了朴景利以“恨”为美学底蕴、以·“生”为审美存在、以“真”为审美灵魂、以“风流”为审美升华的审美追求。再次,综合分析《土地》所刻画的人物及形象的审美特征,归纳《土地》的审美风格。首先对《土地》中出现的人物形象进行分类,一类是以“恨”之情绪为表征的人物形象,一类是从“恨”之情绪中超脱出来得到升华的人物形象。在《土地》中,“恨”是一种普遍情绪,与人的生命同在,并且不管是善人还是恶人,都普遍带有这一的情绪。或者因过于善良而积存了太多的“恨”,或者不能抑制无节制的欲望最终成为“‘恶”人。“恨”还可分为民族层次或民众层次上的知识分子之“恨”:有保守的朝鲜朝末期儒生之“恨”,有开化期知识者之“恨”,也有体认时代变化和民族危机进行反抗的人物(如东学、义兵抗争、独立活动等“寻找祖国”的勇士)之“恨”。此外还有个人之“恨”,有出生或身份所带来的“恨”,有无法如愿的爱情之“恨”,还有个人的“恨”转化为“恶”的情况。继而,论文对《土地》中特定的形象——未亡人、土地、观音帧画及其他自然意象与象征意蕴进行分析和阐述。《土地》中的“未亡人”形象表现出对生的坚韧的美学,象征了早年失去丈夫、作为家长维持生计的女性至难的生活经历;“土地”意象象征着“无限宽容”的母性世界、全宇宙范围的解恨相生之世界,这种至高的母性原理才是作家真正展现给读者的对生命的敬佩。此外,《土地》中还经常出现“布谷声”与“凌霄花”意象,它们构成《土地》整体上的一种氛围、一种意境,统领全篇。布谷声是一种强烈的回音,使整个《土地》战栗;凌霄花是《土地》之花,在小说中多处出现,只有经过了所有磨难之后才能似幻非幻地看到此花。《土地》中还表现了作家独特的叙事策略,还原民间文化而进行的《土地》审美叙事突出了民间传统文化、民间世态、口传的方言叙事与民谣,并以这种民间视角、通过民众的眼和口表现了《土地》所特有的历史叙事方式。最后,考察了崇尚自然和人性和谐的审美风格,以及对人性恶之反省为主的审丑的审美风格。这一部分主要通过各类人物“恨”情绪的表露,阐明作家的世界观,即作家所表露出的对生命思想具体的确认。作品中还可以发现对传统思想肯定性的继承,即“恨”之情绪、对生命的热爱、对恶行的包容及对惩恶的信任。此外,作家在试图解决个人欲望和社会责任之矛盾的过程中,作出了对利己的贪欲、支配欲的警戒,并对当时的制度和习俗提出了异议。作为克服的方案她强调了自由意志的重要性,以及人作为一个生命体维护人的尊严和平等而必需的怜悯和大慈大悲的思想。要“把握《土地》的文学性,就要在其中读出一个自然”,《土地》正是对“自然的模仿”中的“自然”本身。《土地》通过民间生活及其“眼”来刻画了自旧韩末到解放为止的朝鲜历史,也正如“土地”这个题目,其内里有着“自然”之象。,对亲身经历并目睹了日本殖民地时期、韩国6.25战争及资本主义转型期的朴景利来说,《土地》叙事可以说是以“近代”的视角进行的对过去历史的回顾,是“自然”与“近代”碰撞时作出的对“文化”的思考。在国民国家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构成的近代意识形态下,朴景利的视角并未停留在历史与社会现实或两者的相互关联上,更多关注的是超越这些而存在的人的本性或超越存在的一般性。总而言之,《土地》的意义在于,始终以审美视角来进行“文化”的批判性思考,把对生命的热爱与对恶行的包容、对惩恶的信任等韩民族传统的思想相贯通,通过一个个民间人物含“恨”的生活的展示,把最具韩民族特色的“恨”之情绪附在了《土地》整篇小说的底层,把对生命的尊重推向了生态界乃至全宇宙范围。朴景利这种对生命深刻的探讨及对民族文化的审美发现,使《土地》不愧为“韩民族文化的巨塔”,作为民族向心力的源泉,为保存和发展韩民族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从这一点可以说《土地》取得的成就在韩国文学上首屈一指。
其他文献
多坐标纤维缠绕轨迹规划是成型复杂几何形状制品的关键技术之一。以典型回转体构件为参考模型,给出了基于非测地线回转曲面上纤维路径设计的完整算法;通过对芯模和丝嘴相对运
目的:探讨阿托品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治疗组20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经过阿托品联合纳洛
利用磁流变体粘性可变的特性,设计了一种自适应变阻尼磁流变体减振器.该减振器无需能源装置,控制方式简单、可靠,结构紧凑、轻巧.理论分析及试验结果表明该减振器可以衰减振
八数码问题是人工智能中的一个典型问题,目前解决八数码问题的搜索求解策略主要有深度优先搜索、宽度优先搜索、启发式A*算法。对这些算法进行研究,重点对A*算法进行适当改进,
美国财经杂志《福布斯》发布亚洲十大房地产投资城市排行榜,新加坡排名榜首,中国内地“北、上、广”三座城市均名列前五,中国的香港和台北也榜上有名。前十名的城市分别为新加坡
随着世界各国工业和科技等方面的不断发展,我们对大自然的生态环境造成了非常严重的伤害。工业的生产、建筑的用地、能源的浪费使得气候变暖,温室效应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越来越
本文实现了一个基于小波变换的静止图象压缩系统,包括以下工作,用引入了小波包思想的小波变换将图象分解到一个完备的多分辩的空间上去,对系数做标量量化,利用小波变换的方向性进
本文对20个二棱大麦品种(系)的10个性状进行了相关、通径分析并利用通径系数测验法建立多元回归方程。提出了高产二棱大麦的形态模式:以增加株穗数的“多穗型”为主攻目标,兼
~~
马来西亚当代英语小说十分关注身份认同问题。尽管许多当代马来西亚人的祖先在多个世纪之前就已经在这片土地上定居,但他们的身份认同问题至今仍然存在。生活在这样一个后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