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变电站网络通信流量实时监测系统及仿真研究

来源 :武汉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bingfeng6154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智能变电站采用了开放的、标准的网络技术和对等的通信模式,在提高了智能变电站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的同时也带来了网络通信的信息安全问题,使得智能变电站面临了新的网络入侵威胁。针对上述问题,本文通过构建智能变电站的网络通信仿真平台和流量监测系统,开展了面向智能变电站的通信流量分析与网络入侵检测研究。通过对智能变电站典型网络入侵流量和通信系统正常流量特征指纹的分析,提出了基于改进型均值聚类算法的入侵检测研究和基于智能变电站网络通信流量特征指纹的入侵检测研究,为面向智能电网的智能变电站网络入侵检测提出了新思路。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首先,针对智能变电站的通信协议与链路基本结构和一般网络通信流量采集与分析方法,本文提出了智能变电站网络通信流量采集框架。利用流量计算和聚类分析方法对采集的流量数据集进行数据预处理。其次,结合智能变电站的通信结构及智能变电站中各个功能环节特点,以“三层两网”简易模型思想,实现对智能变电站通信系统模型的简化。利用网络通信发报模拟工具,设备CID模型和基于IEC 61850的通信服务器与客户端工具,实现了对智能变电站的过程层、间隔层和站控层的仿真平台分别搭建。并以仿真平台为对象,开展了面向智能变电站的网络通信流量监测系统的设计与仿真研究,通过仿真平台中对设备通信的模拟,实现了流量的分类分项监测,通过模拟设置异常流量场景,分析了异常流量场景下通信流量的监测过程。依据上文中建立的仿真平台和智能变电站网络通信流量监测系统的设计,分析了针对智能变电站发动的典型网络入侵和攻击的流量变化特征,对典型入侵行为带来的智能变电站通信网络数据变化进行了量化分析,得到了典型入侵行为在智能变电站通信链路上的流量异常值矩阵。另外,针对传统均值聚类算法应用到智能变电站通信网络入侵检测中的缺陷,提出了改进型均值聚类算法,分别从初始中心的选取,入侵数据样本加权和动态聚类阈值三个方面提出了改进,提高了算法的检测精度,使之更加满足智能变电站的需求。然后,研究了智能变电站网络通信正常流量特征指纹提取技术,基于网络通信协议的分析技术,提出了智能变电站特征指纹提取方法,通过对智能变电站通信网络链路和结构的分析,本文采用可分层模型思想,建立了以智能变电站通信协议类型、通信流量大小、设备协议配置和协议数据属性四类的分层流量特征指纹库。最后,以智能变电站流量监测系统和仿真平台为基础,开展了智能变电站间隔层网络流量特征和过程层网络流量特征的提取仿真。最后,在构建变电站间隔层网络流量特征指纹和过程层网络流量特征指纹的基础上,开展了面向智能变电站网络流量特征指纹的入侵检测研究。设计了基于流量特征指纹的入侵检测模型,以智能变电站网络为例,分别模拟了三种导致流量大小、协议类型、协议数据内容发生改变的不同入侵行为,进行了仿真验证。
其他文献
精细化管理这一概念源于工业管理,目前被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超大城市精细化管理即精细化管理在超大城市治理中的应用。相对于粗放式管理,精细化管理的主要特征是精、准、
报纸
作为营销人员,我们要么成为主管乃至更高级别的经理人,要么离开营销队伍.可以这样说,在企业中没有哪种工作比营销更"残酷".比不进则退更糟糕的是,一旦离开营销工作,我们必然
<正>冲压工艺是机械、汽车、家电、航空、通信等现代工业中广泛采用的一种生产加工方式。从20世纪初期的机械式冲压机面世以来,冲压加工已经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的过程。作为
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在慢性胃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此研究中所选取的76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于2015年11月至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利用抽签法将其划分为观察组以及
基于"十一五"期间中央对地方下达的化学需氧量(COD)排放控制计划,构造环境规制的政策实验,用三重差分法估计了环境规制对污染产业转移的影响。研究发现,控制计划实施后,要完
<正>1905年5月,在完成博士论文十一天后,爱因斯坦写了另一篇论文来证明不可见粒子存在的证据。从1901年开始,他就一直在对不可见粒子的随机运动进行统计分析,以表明它们如何
在目前的全球产业价值链分工体系中,我国仍处于国际产业分工链条的低端。出口产品技术含量不高,价值链短,严重制约了我国外贸可持续发展。本文在全球价值链视角下,运用SWOT模型分
党的十九大精神明确指出:贯彻并落实依法治国,将国家各项工作实现法治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既是依法治国的前提和保障,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以DSC-204差示扫描量热仪在不同试验条件下测量乙二醇比热容的数据为依据,分析DSC法测量原油比热容的误差来源.提出控制实验条件与对实验数据进行多项式拟合可使偶然误差消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