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胆石病即胆道内胆汁的某些成分(胆色素、胆固醇、粘液物质及钙等)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析出、凝集形成石头而导致的疾病。胆结石分为胆固醇结石和胆色素结石,超过90%的胆结石都是以胆固醇为主的结石,结石可以发生在胆道的任何部位。据统计学分析,胆囊结石70%为胆固醇结石。原发性胆管结石以胆色素结石为主,所占比例在70%左右。来自胆囊的继发胆总管结石为胆固醇结石[1]。结石主要成份的不同表明二者的发病原理各异。已有的对于胆道结石患者胆汁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血清胆汁酸的研究上。现有的研究结果表明胆石病患者血清七种结合胆汁酸总量显著增高。胆结石患者胆汁中存在着胆汁酸成份的改变,结合鹅脱氧胆酸(CDCA)量在总量中比例明显下降[2],但亦有研究发现与上述结果恰恰相反[3]。此外关于胆道结石患者胆汁中牛磺石胆酸(TLCA)的研究发现胆总管结石患者TLCA明显增高而胆囊结石患者TLCA降低[4]。目的:探讨不同胆道疾病患者胆汁酸亚组份的类型和含量,为胆囊息肉、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的形成、胆汁酸组成成份及早期诊治、预防治疗提供参考价值。方法:应用超快速液相色谱(UFLC)联合质谱分析法(MS),测定3例慢性胆囊炎并胆囊息肉患者、3例慢性胆囊炎并胆结石患者、9例胆总管结石伴/不伴胆道感染患者胆汁酸亚组份及含量。结果:从三种不同胆道疾病(慢性胆囊炎并胆囊息肉、慢性胆囊炎并胆结石和胆总管结石伴/不伴胆道感染)患者胆汁标本中共检测出八种胆汁酸亚组份,分别为牛磺胆酸(TCA)、甘氨胆酸(GCA)、牛磺鹅脱氧胆酸(TCDCA)、甘氨熊脱氧胆酸(GUDCA)、牛磺脱氧胆酸(TDCA)、甘氨脱氧胆酸(GDCA)、牛磺石胆酸(TLCA)、甘氨石胆酸(GLCA)。其中TCA、GCA、TDCA为所有胆汁标本共同含有的胆汁酸亚组份。GUDCA为胆总管结石组胆汁标本所特有。TLCA、GLCA为慢性胆囊炎并息肉组与慢性胆囊炎并胆结石组所特有胆汁酸亚组份。结论:胆囊息肉与胆固醇结石的形成中有部分共同的发病机制;胆囊息肉组和胆结石组胆汁酸亚组份与胆总管结石组存在着较大差异;超快速液相色谱联合质谱分析法(UFLC-MS)对胆汁酸成分分析有着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