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快速液相色谱联合质谱分析法对胆道疾病的胆汁酸分析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juejiang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胆石病即胆道内胆汁的某些成分(胆色素、胆固醇、粘液物质及钙等)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析出、凝集形成石头而导致的疾病。胆结石分为胆固醇结石和胆色素结石,超过90%的胆结石都是以胆固醇为主的结石,结石可以发生在胆道的任何部位。据统计学分析,胆囊结石70%为胆固醇结石。原发性胆管结石以胆色素结石为主,所占比例在70%左右。来自胆囊的继发胆总管结石为胆固醇结石[1]。结石主要成份的不同表明二者的发病原理各异。已有的对于胆道结石患者胆汁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血清胆汁酸的研究上。现有的研究结果表明胆石病患者血清七种结合胆汁酸总量显著增高。胆结石患者胆汁中存在着胆汁酸成份的改变,结合鹅脱氧胆酸(CDCA)量在总量中比例明显下降[2],但亦有研究发现与上述结果恰恰相反[3]。此外关于胆道结石患者胆汁中牛磺石胆酸(TLCA)的研究发现胆总管结石患者TLCA明显增高而胆囊结石患者TLCA降低[4]。目的:探讨不同胆道疾病患者胆汁酸亚组份的类型和含量,为胆囊息肉、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的形成、胆汁酸组成成份及早期诊治、预防治疗提供参考价值。方法:应用超快速液相色谱(UFLC)联合质谱分析法(MS),测定3例慢性胆囊炎并胆囊息肉患者、3例慢性胆囊炎并胆结石患者、9例胆总管结石伴/不伴胆道感染患者胆汁酸亚组份及含量。结果:从三种不同胆道疾病(慢性胆囊炎并胆囊息肉、慢性胆囊炎并胆结石和胆总管结石伴/不伴胆道感染)患者胆汁标本中共检测出八种胆汁酸亚组份,分别为牛磺胆酸(TCA)、甘氨胆酸(GCA)、牛磺鹅脱氧胆酸(TCDCA)、甘氨熊脱氧胆酸(GUDCA)、牛磺脱氧胆酸(TDCA)、甘氨脱氧胆酸(GDCA)、牛磺石胆酸(TLCA)、甘氨石胆酸(GLCA)。其中TCA、GCA、TDCA为所有胆汁标本共同含有的胆汁酸亚组份。GUDCA为胆总管结石组胆汁标本所特有。TLCA、GLCA为慢性胆囊炎并息肉组与慢性胆囊炎并胆结石组所特有胆汁酸亚组份。结论:胆囊息肉与胆固醇结石的形成中有部分共同的发病机制;胆囊息肉组和胆结石组胆汁酸亚组份与胆总管结石组存在着较大差异;超快速液相色谱联合质谱分析法(UFLC-MS)对胆汁酸成分分析有着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本研究以成都市441名职业高中生为研究对象,使用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HT)分别测查职业高中生的家庭环境状况和心理健康水平。采用描述性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疲劳分析方法对某型LNG运输船进行典型节点疲劳分析,与现场建造过程中的控制手段相结合,总结大型LNG运输船结构疲劳点与强度热点之间的关系,给出大型LNG运输
本论文选择当代苏联作家艾特玛托夫的小说作为研究对象,主要是因为他的作品具有突出的全球意识、浓厚的悲剧意识与拯救意识。艾特玛托夫总是以终极的视角来审视整个人类的命
【正】 一 传统文化有精华糟粕的两重性,剔除糟粕吸取精华,这是公认的原则。但是这一原则一旦具体化就难免要偏,“国粹”派偏讲精华,西化派偏说糟粕,而一旦以偏概全,那就根本
<正>巴彦淖尔市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不断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全力推动非公企业思想政治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及冠心病危险因素对其的影响。方法分析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为冠心病的384例患者临床资料,应用免疫比浊法
目的观察替米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对糖尿病大鼠血管肝细胞生长因子表达及内皮细胞形态的影响,为临床防治糖尿病早期动脉粥样硬化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并干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然而,我国城乡差距亦显著扩大。针对日趋严重的“三农”问题,2006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
通过对不同设计使用年限的地震作用与50年设计基准期具有相同的概率保证的分析,提出了对不同设计使用年限下地震作用参考取值的建议。
在慢性肾脏病(CKD)的治疗中,现代医学经常使用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但在激素治疗过程中因激素的药理特性和疾病特点,经常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本课题旨在观察自拟滋阴活血益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