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氮除磷体系中颗粒污泥的结构和稳定性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hai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废水生化处理的同步脱氮除磷过程涉及多种微生物菌群,其中包括自养硝化细菌、异养反硝化细菌、聚磷菌、聚糖菌等,它们之间互相竞争、合作,逐渐形成一种稳定成熟的好氧颗粒污泥体系。目前关于颗粒污泥微生物菌群动态演变及其污水处理效果等方面的研究已比较完善。然而随着实际培养条件或特定处理要求的不同,对于其微观结构和稳定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关于在指定条件下微生物聚集体特定的微观结构、力学表现以及如何提高其稳定性和耐冲击特性,仍需要深入的探讨。本论文以脱氮除磷污泥体系为研究对象,在其好氧颗粒污泥驯化、污泥微观表征、力学响应描述、微生物固定化、载体渗透性分析等方面展开相关研究:在同步硝化反硝化除磷反应器中驯化出结构致密、微生物菌群丰富的好氧颗粒污泥;运用流变学方法表征颗粒污泥的流变学结构特征和粘弹性响应,并利用Wagner模型模拟污泥系统简单流动下的粘度值;采用三乙酸纤维素成功合成具有除碳脱氮功能的污泥包埋载体,并能够长期稳定于高浓度磷溶液废水中。主要内容和结果包括:1.在稳定运行的生物强化除磷反应器基础上,通过控制溶解氧、沉降时间、剪切速率等操作条件培养好氧颗粒状污泥,实验结果表明成熟颗粒污泥粒径在2mm左右,结构密实,微生物种类丰富,胞外聚合物含量较高;且该颗粒污泥能够实现短程硝化反硝化,同时周期性监测其代谢动力学间接证明其中有反硝化作用的聚磷菌存在。基于具体实验结果,确定下一步研究方向:测试颗粒污泥的微观结构及其力学性能、寻找结构更稳定的固定化体系替代自絮凝结构。2.用稳态剪切和振荡剪切等流变学方法测试颗粒污泥力学响应,结果显示流变学参数能够准确反映其微观结构,同时表明好氧颗粒污泥是一种具有屈服假塑性的剪切变稀流体,其流动行为可用Herschel-Bulkley方程描述;同时颗粒在应力扫描、频率扫描和温度扫描中表现出特有的粘弹性响应,反应其同时具有弹性固体和粘弹性流体特点,和絮状污泥流变测试相比进一步突出了胞外聚合物在其污泥颗粒化中的不可或缺。此外,我们首次在污泥体系中引入Wagner模型模拟其流变学行为中的非线性和依时性,将粘弹响应和稳态剪切行为相结合,推广了本构模型在预测污泥流动行为中的应用。3.通过尝试不同的混菌包埋材料进行污泥固定化试验,合成沉降性能良好、能够在较高浓度磷溶液废水(>10mg/L)中长期稳定存在的三乙酸纤维素包埋载体。合成废水处理结果证实包埋载体具有非常高的稳定性,且保持良好的生物活性,能够同时实现生物氧化、硝化和反硝化作用;渗透性分析表明包埋载体渗透性参数ξ为10.9,液体收集效率η为0.034,即其载体内部流对沉降行为影响不显著。该实验结果为实现同步脱氮除磷的污泥固定化技术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其他文献
<正>感染性动脉瘤主要以假性动脉瘤为主,较动脉硬化性主动脉瘤更易发生破裂、出血等严重并发症[1],疾病进展迅速,病情凶险,常导致患者突然死亡。本文报道沙门菌致感染性胸主
绿色生态小区是改善城市环境和城市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对雨水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出了现代城市雨水系统设计应遵循的指导思想、核心技术和解决途径 ,对生态小区雨水
文章认为, 在商品经济形态下, 市场发育状况决定产权制度的供求与配置。文章提出了集体所有制乡镇企业的两种产权制度: 社区政府内化制和社区政府外化制。总体而言, 市场缺损阶段
目的:探讨依那普利叶酸片与阿托伐他汀钙片在H型高血压并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90例H型高血压并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予
目的:探讨针刺结合超声波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30例)、针刺结合超声波治疗组(30例)及药物组(30例)。针刺组给予针刺治疗,
随着畜禽、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和生物制药的发展,抗生素的种类和用量越来越大。在环境中呈现假性持续现象,并出现大量耐药性致病菌和抗性基因。抗生素进入环境中通过水体、土壤
本文重新构建包容性创新指标评价体系,利用能够客观赋权的熵值法,对浙江各地市包容性创新水平进行测度;依据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因素和包容性创新的作用,找出两者之间的契合路
目的观察比较α-硫辛酸和甲钴胺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
中医药在胃癌的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不同阶段运用不同的中医治法可起到增效减毒的作用,最大程度地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增强免疫功能、防止复发转移、提高生存率。但
在这个数据无价的年代,数据的安全性成为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而移动硬盘所存储的数据更不例外。毫无疑问,移动硬盘在方便存储的同时,也存在数据安全风险。例如移动硬盘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