铋掺杂纳米NaTaO3的结构和电子特性研究

来源 :内蒙古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yuanluyi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氢能作为无污染的生态清洁能源,一直倍受各国科技工作者的关注。半导体光催化制氢是实现工业化、廉价制备氢气的重要手段,利用太阳能光解水制氢,则是一种“阳光经济”的理想方案。为了降低能耗,研究和开发高催化制氢活性半导体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NaTaO3体系具有ABO3的钙钛矿结构,在紫外光照射下产生氢及氧,是良好的光催化剂材料,因而已成为近年来国际上热点研究领域之一。纵观目前NaTaO3光催化研究,绝大多数的研究重点放在光催化剂改性,提高其使用性能和光利用效率上,导致重复性研究十分严重,而对其影响机制的研究也是猜想多于证据,对光催化剂性能起决定作用的结构和电子特性研究显得尤为不足。为此,本文围绕铋掺杂纳米NaTaO3的结构特性、光学特性、光催化和理论研究四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获得了以下重要结论:1、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及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对铋掺杂纳米NaTaO3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铋掺杂使NaTaO3的XRD(110)与(112)衍射峰向2θ小角度方向移动并出现宽化现象,导致NaTaO3发生晶格畸变,并对NaTaO3晶粒长大有抑制作用。基于XRD与HRTEM分析和理论模型的结构优化结果认为,铋掺杂离子在NaTaO3基体中存在如下两种形式:取代Ta5+离子进入NaTaO3晶格之中和以氧化物形式局部集聚在NaTaO3晶格内。2、采用UV-VIS和PL对铋掺杂纳米NaTaO3测定了其光学性质。实验结果表明,铋掺杂纳米NaTaO3的UV-VIS吸收边发生了红移,带隙变小,并且随着Bi掺杂浓度的增加能隙逐渐变小。Bi掺杂在荧光光谱中没有引起新的发射峰,但影响钽酸钠的发光强度。3、对NaTaO3和不同浓度Bi掺杂NaTaO3进行光降解实验,我们发现制备的纳米NaTaO3具有很高的光催化活性,同时随着Bi掺杂浓度的增加,NaTaO3的光催化活性受到影响。4、采用基于第一性原理的量化软件计算了铋掺杂纳米NaTaO3的电子结构。计算结果表明,铋的掺入使晶体的能带结构、态密度和电子性质都发生了变化。比较铋掺杂和纯NaTaO3晶体,发现导带下移,带隙变窄。同时,随着掺杂浓度的增加,带隙越小。
其他文献
<正> 刑法客观主义曾经占据西方近100年的历史舞台,这表明了其理论与西方社会环境在某种程度上的契合性。到19世纪末叶以后,刑法学思潮开始了大幅度的转向,刑法主观主义(刑法
不同形貌和大小的纳米粒子使纳米科学丰富多彩。在纳米结构的尺寸控制,定向生长,层状自组装及形貌控制方面我们都已经作了很多努力。新奇形貌与结构的材料可能具有普通材料所
文章简要回顾了外国有代表性的几大档案鉴定理论,对各个理论的优势与局限性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揭示了档案鉴定理论的发展规律,最后提出了需要解决的问题和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TiO2介孔材料因其在光催化、催化剂载体、传感器、电化学器件等方面具有种种潜在的用途而备受关注,已经成为材料科学一个崭新的研究方向。在处理有机废水方面显示了比纳米TiO
泡沫钛是一种新型多孔轻金属材料,具有密度小,比表面积大,比强度、比模量高,耐蚀性好以及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黏附性等特点,使得材料结构性能与功能性能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全球气候变暖将对陆地生态系统(尤其是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碳循环产生深远影响。该研究依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藏北高原草地生态系统研究站(那曲站),设置不同增温
通过水培试验研究了观赏性植物吊兰、绿化地被植物三叶草及其伴生藻类对Cd的富集特征。结果表明:Cd2+对吊兰生长起一定促进作用,对三叶草生长有抑制影响。吊兰根、叶中Cd含量
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普及使得大数据技术成为可能,而将大数据技术运用于保险可以颠覆传统保险以历史数据为基础的保险计算技术,特别是各种移动终端的运用使得保险公司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