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中非淀粉多糖的微生物降解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ping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酶活力为唯一评价指标,从实验室保藏的十个菌种中分别筛选出了β-葡聚糖酶、羧甲基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高活力菌株三株:菌株3.316,菌株3.4265,菌株5.132。通过优化产酶条件,选择出各菌株的最适培养条件和培养方法,并对其酶作用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发酵前后饲料原料中戊聚糖含量和浸提液粘度的变化来评价非淀粉多糖的微生物降解效果。另外,通过体外消化试验评价了三个菌株所产酶制剂的作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 (1) 菌株3.316最适碳源为a-乳糖、浓度4%,最适氮源为牛肉膏、浓度0.1%,在25℃恒温培养72h后,β-葡聚糖酶活力高达736IU/ml,该酶的最佳缓冲液是柠檬酸缓冲液,最适pH是3.0,最适反应温度为60℃,该菌株纤维素酶活力达830IU/ml,发酵后饲料粘度降低了56.59%(P<0.01),戊聚糖含量下降了3.28%(P>0.05),添加该菌株NSP复合酶后,小麦千物质、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的体外消化率分别提高了8.08%(P<0.05)、6.72(P<0.05)、10.66%(P<0.01)、17.01%(P<0.05)。体外消化滤液粘度下降了2.49%(P>0.05)。 (2) 菌株3.4265最适碳源为麸皮、浓度4%,最适氮源为柠檬酸氢二铵、浓度0.1%,28℃恒温培养84h后;木聚糖酶活力达445.73IU/ml,该酶的最佳缓冲液是磷酸氢二钠-柠檬酸缓冲液,最适pH为5.4,最广西人学了吹_卜学位论文饲料中非淀粉多糖的微生物降解研究适反应温度为50℃,该菌株p一葡聚糖酶和纤维素酶酶活也达到较高水平。发酵后饲料原料粘度下降了67.91%(p<0 .01),戊聚糖含量下降7 2.72%(p)0.05)。添加该菌株的Nsp复合酶后,小麦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的体外消化率分别提高了11.1%(p<0 .01),15.47%(P(0.01),14.70%(P(0.01),21.70%(P<0.05)。体外消化滤液粘度降低7 3.95%(P>.05)。(3)菌株5.132菌株最适碳源为数皮、浓度4%,最适氮源为酵母膏、浓度0.1%,在25一28℃恒温培养216h后,木聚糖酶活力达470.45!U/ml,该酶的最佳缓冲液是柠檬酸缓冲液,最适pHS.O,最适反应温度为50℃,该菌株p一葡聚糖酶和纤维素酶活力较低。发酵后饲料原料粘度降低了65.31%(P<0 .01),戊聚糖含量下降4.72%(p> .05)。添加该菌株的NsP复合酶后,小麦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的体外消化率分别提高了6.1%(p<0 .01),15.96%(p(0.01),11.67%(P(0.05),19.29%(P(0.05)。体外消化滤液粘度降低7 4.90%(P>0.05)。
其他文献
对铺锦水闸的重建,从荷载、抗滑稳定、基础处理等方面进行完建工况、设计工况以及地震工况的计算。从"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得知,现水闸所在位置的前后工程地质相差不大,为与中
目的:提出循证药学的定义、内容以及在临床药物治疗决策中的应用原则,促进临床安全、有效地用药。方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并结合肿瘤临床药学实践,从搜集药学情报、药物应用评
中国银行是中国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之一。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金融市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小股份制银行数量增加,业务发展速度加快,竞争力不断增强。外资银行目前虽然市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建筑工程“四新”技术的不断运用,我国原有的建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已不能满足工程质量管理的需要。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建设部提出了
水利建设任重道远,在可持续观的指导下对水利进行战略管理已达成普遍共识,但水利战略管理的效果并不如人意。本文在全面分析水利战略的实践和理论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从管理的视角
丰都长江大桥悬索桥具有外张式空间曲线主缆、隧洞式锚碇和钢桁架加劲梁的设计特点,结构新颖、技术复杂、工艺精度高,施工难度大,其施工方法和施工中开发的新技术具有重要的应用
介绍了模糊综合评价法原理和评价步骤。从个体、组织、环境三个角度分析疏散人员行为对疏散结果的影响,并结合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建立人员疏散评价指标体系。应用该方法对某
《收养法》对收养人的条件规定过于严格且收养类型单一,造成了实践中出现大量民间收养行为,使得收养人与被收养人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为了解决民间收养困境问题,拟从放宽
<正> 红阳是目前全世界唯一具有商品价值的红肉型猕猴桃新品种,种源发现于四川苍溪,并在苍溪县选育而成,是四川苍溪县林业局林贸实业公司繁育推广开发的世界珍稀红肉型特优新
控制系统的可靠性是系统能投入运行的关键,切实保障现代复杂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故障诊断与容错控制技术的出现,为提高复杂系统的可靠性开辟了一条新的途